按关键词阅读: 技巧 制作 笔录 询问
然后将被查人陈述与拟定的询问提纲对照 , 审查看哪些讲了 , 哪些没讲 , 有哪些新情况 ,哪些仍有疑点矛盾 。
对被查人承认又与询问人掌握情况相符的应认定 , 不要复重 。
对没有讲的 , 下次再问 。
对新情况和疑点、矛盾应采用其他方法核实 ,核实后根据情况确定询问方法和内容 。
。
23、询问时要有重点 ,提问要有针对性 ,不要泛泛地问 。
为使询问按顺利进行 , 可就一个时期、一个地方、一种类型、一次或一笔违法情况逐一发问 , 弄清一个再转入下一个 , 然后综合起来研究 认定 , 去伪存真 , 决不能让税收违法与犯罪事实漏网 。
三、拒绝询问者心态及询问技巧在具体办案中 ,决大多数询问对象会热情、 主动向卫生执法人员如实交待问题 , 提供线索 。
但是 , 由于利害相关 , 有的被询问者一开始就不合作 ,有的在反映或交待中 , 对一些实质性、 关键性问题躲闪、回避 , 甚至拒绝回答 。
这种拒绝询问的心理通常起因于被询问对象对后果的顾虑 与担忧 , 对卫生执法人员的误解、 敌视 , 以及对11被询问事件的戒备等等 。
因此 , 有必要研究和解决 。
24、询问的技巧问题 。
1、拒绝询问者的通常表现在办案中让卫生执法人员碰钉子的都是些什么人呢?1)一般性证人 。
他们对自己没把握 , 怕说出来于己不利 , 常常躲闪回避 , 有时会给询问者软钉子碰 。
2)当时人之一 。
这些人对卫生执法人员办案目的有怀疑 , 会出现恐惧心理和强烈的自我辩解意识 , 对询问后果表现出明显的忧虑和担心 。
另外还有一类是明知自己违法情节严重 , 已触犯刑律 , 他们会故意给卫生执法人员出难题 , 甚至专门找岔子 , 阻挠办案 。
2、改变被询问者拒绝态度的可能性社会心理学把态度的改变过程视为沟通、 劝导过程 , “是劝导者通过各种方法 ,作用于目标对象的过程” 。
“实际上是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 ,劝导者(改变别人态度者)有意识向目 。
25、标对象(态度被改变者)传递通过考虑设计的信息 , 希望能够借此以改变对方的态度”。
这里说到了在改变态度过程中 ,起作用的四个因素: 劝导者卫生执法人员 ,目标对象拒绝询问者 ,传递的信息卫生执法人员对政策、法规的宣 传教育 , 以及拒绝询问者周围的情境 。
1)劝导者 。
卫生执法人员如果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政治素质等 , 在询问时 , 又能以自己的诚恳、 刚正赢得拒绝询问者的信任 , 就有利于其改变态度 。
2)目标对象 。
从案发的情节和性质的严重程度看 , 情节较轻且性质为一般违章的易于改变拒绝态度;12反之则难 。
3)传递的信息 。
执法人员宣传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是否适合被询问者的心理特点 , 讲话的方式是否恰当 ,。
26、找出突破口的时机是否恰到好处等等 , 决定了说服效果的好坏 。
4)周围的情况 。
一般情况下被询问对象对周围情境所持的立场、态度 , 对其是否改变态度起重要作用 。
只有掌握了这些因素 , 才能与被询问者沟通思想 ,使其正确对待发生的问题 ,严格履行提供证据的义务 。
3、改变拒绝态度的询问技巧1)从认知入手 。
对认为如实反映情况于已不利 , 担心影响上下、周围关系而拒绝回答的人 , 关键要解决“认知”方面的错误 。
卫生执法人员要耐心宣传国家法律对举报人及证人的保护 , 强调所发生事实对社会的危害 ,以正确的劝导改变其认知 ,达到促使其转变态度的目的 。
这是一种通过认识的改变而消除拒绝询问的心理的方法 。
2)从情感矛盾入手 。
除了认知方面的 。
27、错误外 , 还有一部分拒绝询问者 , 明知要回答的情况于已不利 , 但是社会舆论、社会道德以及所发生事情对社会的危害造成对自己良心的谴责使其常常处于十分矛盾的心理状态之中 。
这时有效的方法是正确利用其矛盾心理 , 有目的地进行劝导 , 促使其接受询问的心理占优势 。
首先要分析拒绝询问的情感矛盾 。
比如:先了解询问对象的职务、文化水平、个性特征以及对所发生事情的基本态度等 。
询问时 , 通过观察分析 , 13从而判断出对方在这件事上有哪几种想法 , 有哪些情感矛盾及其起因、性质与程度等 。
通过说服、教育促使 矛盾转化 。
一是开导他们 , 通过申述和答复 , 或者通过法律程序去解决在其心底的问题与痛苦等 。
稿源:(未知)
【傻大方】网址:/a/2021/0924/0024170149.html
标题:询问|询问笔录制作技巧x( 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