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刊文|小暑遇伏天,一年中最容易生病的15天!送上9个食谱保平安

7月7日5时将迎来“小暑”节气,7月11日开始进入“三伏天”中的头伏,标志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尤其是从小暑到大暑,即7月7日到7月22日,这段时间可谓是一年中非常容易生病的15天!
小暑的到来意味着进入了盛夏,素有“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三伏天”的头伏热浪也即将袭来,入伏后,炎天暑月,骄阳似火,上蒸下煮,酷热难耐。
健康时报刊文|小暑遇伏天,一年中最容易生病的15天!送上9个食谱保平安
文章插图
小暑+伏天,易生病!
一、天气炎热——中暑、热射病、皮肤病
在高温天气中,中暑不是什么罕见事儿。一般情况下,人在37℃左右的恒定温度下,依靠自身产热、散热功能,可以保证身体的“冷热均衡”。一旦进入高温环境,人体的“调温”就容易出现障碍,身体会出现像头昏、多汗、疲乏、恶心等中暑症状。
然而,如果是重症中暑,情况就不一样。其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何忠杰2016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介绍,热射病死亡率高达60%,是临床表现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中暑。很多人对这种中暑类型了解很少,一旦发生,致死事件不在少数。
同时,因夏季高温引起的季节性皮肤病也明显增多,除了被虫咬引发的,因日晒引起的日光性皮炎也很多,皮肤被晒伤,红肿起泡,毛囊炎等。另外,因天气太热,身上出湿疹和痱子也是常见的皮肤病。
二、过度贪凉——感冒、心血管疾病、肠胃疾病
1. 贪吹空调凉风
颈椎对着空调吹,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此外,每年夏季因为直吹空调造成面瘫的人也不在少数。
2. 贪吃冷饮
天气炎热出汗较多,如果迅速、大口喝冰镇饮料,忽然过冷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容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3. 贪洗凉水澡
夏季出汗后,毛孔全张开着,这时候再用凉水一冲很容易感冒。此外,在凉水刺激下,血管迅速收缩,还会引起血压上升、心脏供血不足等情况,尤其是有高血压的老人。
三、心情烦躁——情绪病、失眠
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徐涛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气温超35°C、日照超12小时、湿度高于80%等,人体就会处于易激惹状态,“情绪中暑”发生的比例就会明显上升。比如因一句刺耳的话、一件不顺心的事便无比气愤、出口伤人、挥拳相向、行为不能自控。
此外,因为夏季的气温较高,人的情绪容易不稳定,再加上昼长夜短,因此也更加容易诱发失眠。
健康时报刊文|小暑遇伏天,一年中最容易生病的15天!送上9个食谱保平安】平安过夏,记住9个养生食谱
一、多吃三种菜
1、 绿豆芽——补充水分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张敬2015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小暑节气后,餐桌上建议适当多些绿豆芽。
夏天出汗多,钾、钠等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的矿物质容易随汗液排出,用绿豆煮汤来补充是最理想的方法。不仅能补充水分,还能及时补充无机盐,对维持水液电解质平衡有帮助。
此外,建议餐桌上加盘绿豆芽。尤其是发芽4~7天的绿豆,在发芽过程中维生素C会增加很多,而且部分蛋白质也会分解为各种人所需的氨基酸,可达到绿豆含量的七倍。
2、 莲藕——增加营养
一直以来有小暑吃藕的习俗。山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马迭微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藕含有的钾、维C和膳食纤维也比较丰富,白色的藕中还含有抗氧化的多酚类物质,用富含淀粉的藕替代部分主食,可避免主食过于单调,还能增加营养素的摄入。
尤其是凉拌的做法,能最大程度确保食物中的营养素不流失,并保留莲藕独有的清香,爽口解腻,促进食欲。
3、 黄鳝——滋补养生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陈燕清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夏令之补,黄鳝为首”,小暑后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是滋补的好食材,特别对身体虚弱、病后以及产后之人更为明显。
黄鳝只有一根主刺,骨少肉多,煎炸蒸煮均适宜,最常见的就是红烧和炖汤。
但黄鳝炖汤更能发挥其食疗效果,搭配相应的菜,还能起到独特的滋补养生作用。与红萝卜一起吃,可以明目;加入白菜或山药炖煮,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加入冬瓜,可缓解风湿关节病;与猪蹄、牛蹄筋一起炖着吃,有助强健筋骨;与猪肉一块煮食,能补气;加一些当归,还可以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