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统治者积极处理与蒙古的关系,优待归降的人并对他们以礼相待
随着洪武时期明太祖朱元璋 , 对蒙政策的施行与落实 , 大量故元官兵以及普通蒙古民众 , 大规模的归附明朝 , 在明朝辖境内对这些来归人员 , 进行安置是十分必要的 。 这就促使明朝形成了以卫所安置为中心 , 分封、授官、赏赐等众多手段为辅的安置归附人的基本安置政策 。
在面对蒙古归附人员的安置问题时 , 明朝统治者首先展现出的是 , 自己面对这些归附人时的态度——广示恩信、待之以礼、积极争取、妥善安置 , 努力向已归附以及还未归附的蒙古人 , 众播迁自己优待降人的政策 , 以期能够招徕更多归附人并为明朝所用 。
文章图片
朱元璋认同要想成就大功业 , 就要有大气度的观念 , 即便曾经是互为对立面的仇敌 , 也要想办法收为己用 , 不能私相报复 。 对待来归的蒙古人众同样要有这样的襟怀 , 只要是能够顺应天命、前来归附 , 都能够与中国之民抚养无异永安于中华 。
这是明朝统治者 , 在积极地消弭民族界限 , 使更多的蒙古归附人认同 , 明王朝统治中原的正统合法性 , 为后世子孙传承消除后顾之忧 , 归根结底是在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 但客观上保证了安置工作的进行 。
文章图片
洪武三年六月 , 明军大克应昌 , 左副将军李文忠遣人送所获故元诸孙买的里八剌等 , 及其宝册至京师 , 同行者还有大批一同俘获的公主、后妃、宫人、诸王、大臣等各色人等 。
到达京师后 , 以省臣杨宪为代表的一些朝臣 , 主张对买的里八剌实行献俘之礼 , 这本来是一个宣扬明朝威严的大好机会 , 然而明太祖朱元璋当即否决 。 洪武十一年 , 朱元璋听闻爱猷识理达腊去世 , 立即遣使前去祭奠 。
礼部大臣认为此去路途遥远 , 使者难以到达 , 况且风俗差异很大非典礼所加 , 可以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 但是朱元璋却不同意 , 随后更是亲自为之撰写祭文 , 遣使前往吊唁 。
文章图片
在归附后的安置工作中 , 朱元璋对待元室女性的有礼有节 , 则也很值得称道 。 皇后脱忽思 , 随买的里八剌一同被送至京师 , 朱元璋命令负责照管脱忽思皇后 , 和其他女眷的相关人员在她们的生活起居上务适其宜 。
这是充分考虑到这些女眷在北方边地以肉食、乳酪为主要饮食习惯以及耐寒惧暑的生活习性 , 与中原地区生活习惯存在差异而制定的 , 希望能够更加细心周到的照顾她们 , 而且朱元璋还下令若其欲归 , 当遣还沙漠 , 这无疑又给予了她们很大的行动自由 。
文章图片
在安置时不仅关注她们的生活起居 , 在对女性的隐私、名节方面同样看重 。 洪武二十一年 , 蓝玉受命率军声讨残元 , 于捕鱼儿海大败虏主脱古思帖木儿 , 俘获大量元室贵族 。
蓝玉派人护送虏主次子地保奴及后妃公主等至京 , 不久后有传闻玉私元主妃事 , 元主妃闻之惶惧因自尽 。 明太祖闻知后大发雷霆 , 怒斥刚刚取得重大军事战果的朝廷重臣蓝玉无礼如此 , 岂大将军所为哉!
这些人都是蒙古贵族 , 本身就具有特殊的身份地位 , 对他们广施恩信、礼遇有加既能够拉拢已归附之人的心 , 使他们安心居住在明朝境内 , 减少叛变的可能;也能够播迁明王朝优怀远人的安置思想 , 为萌生归附之心的其他蒙古人树立良好的典范 。
文章图片
【明代统治者积极处理与蒙古的关系,优待归降的人并对他们以礼相待】这种态度不仅在蒙古贵族身上有所体现 , 在蒙古大臣以及普通民众身上也有展现 。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 , 甘肃塔滩长史马哈沙怯失、迭力迷失等不以道远、艰险跋涉赶来献贡 , 明太祖朱元璋感念他们的辛劳 , 特意下谕旨允许留居京师南京进行休整 , 并给予了丰厚的赏赐 。
虽然事情很小 , 但是很能体现明朝优待这些归降人的意图 。 朱元璋不仅以身作则 , 他还要求朝中大臣也礼待这些归附人 。 洪武三年十一月 , 明朝的北征大军凯旋而归 , 朝廷内外 , 喜不自胜 , 各武将纷纷上贺表称颂 。
文章图片
其中李文忠的贺表中透露出 , 对元朝的不屑与诋毁 , 太祖大怒 , 当即斥责宰相 , 遂速令改之 。 此外榜示礼部凡北方献捷至 , 尝仕元者 , 不许称贺 。
- 宋代太学管理:为统治者培养出大批官员和学者,给后代以很大影响
- 宋朝统治者法制意识较强,重视法律规定,使亲邻法更加制度化
- 应州之役:把握正德嘉靖之间的政局走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明初统治者拉拢蒙古瓦剌,获得支持,建立朝贡贸易,双方各取所需
- 清朝统治者究竟愚昧到什么程度?看明朝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就懂了
- 古代殿试:唐代初创一直到了明代的时候完备
- 元朝和清朝统治者是怎么看待自己的?会自认为是中国吗?
- 明代宗朱祁钰的悲剧皇座:文武百官,太后宗亲都视他为代理皇帝
- 政治下抑制创新精神,明代科技发展遭遇挫折,造成经济困顿
- 明代宗朱祁钰,怎样才能逆天改命,阻止夺门之变,保住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