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时期,中原地区如何加强自身文化交流?( 二 )



曹魏时期,中原地区如何加强自身文化交流?
文章图片
而辟雍碑碑阴生员题名中 , 确有“散生西域朱乔尚建、散生西域王迈世光、散生西域隗景大卿(车师人)、散生西域隗元君凯(车师人)”及诸多敦煌寓洛生员的遗迹 。 这与史载“泰始元年(265)冬十二月丙寅 , 设坛于南郊 , 百僚在位及匈奴南单于四夷会者数万人”③的盛况华章 , 可谓晋世中外人事往来气息中天的绘声描写 。 西晋时期西域文化与内地之交流 , 时人文章亦有辞赋之一例 。 潘尼《玻璃碗赋》赞西域传来玻璃制品欣动中原时有谓:“览方贡之彼珍 , 玮兹碗之独奇 。 济流沙之绝险 , 越葱岭之峻危 。 其由来也阻远 , 其所托也幽深 。

曹魏时期,中原地区如何加强自身文化交流?
文章图片
据重峦之亿仞 , 临洪溪之万寻 。 接玉树与琼瑶 , 邻沙棠与碧林 。 瞻阆风之崔嵬 , 顾玄圃之萧参 。 于是游西极 , 望大蒙 。 历锺山 , 窥烛龙 。 觐王母 , 访仙童 。 取琉璃之攸华 , 诏旷世之良工 。 纂玄仪以取象 , 准三光以定容 。 光映日耀 , 圆成月盈 。 纤瑕罔丽 , 飞尘靡停 。 灼烁旁烛 , 表里相形 。 凝霜不足方其洁 , 澄水不能喻其清 。 刚坚金石 , 劲励琼玉 。 磨之不磷 , 涅之不浊 。 举兹碗以酬宾 , 荣密坐之曲宴 。 流景炯晃以内澈 , 清醴瑶琰而外见” 。 对这类天方珍宝极尽状摩之能事 , 从而折射出晋人称誉西域的情怀 。
结语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阶段来考察 , 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当中国封建社会国体分散、民族交往的激荡岁月 。 适当期间的中外社会往来 , 亦呈活力充斥、流波跌宕的时代 。 相对大一统帝国政治一元化局面高度强化的势态 , 此间各割据政权的内部空间已给东西方各族人民的往来交流提供了异常宽松的氛围 。 这无疑促成了丝绸之路沿线各个民族文化交流的畅达 。 这种包容异域文化相互交流的历史际遇 , 为后来中原地区的隋唐帝国提供了走向东方封建国家繁荣昌盛之道的文化预演 。

曹魏时期,中原地区如何加强自身文化交流?
文章图片
综合论述:
曹魏时期,中原地区如何加强自身文化交流?】通过对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往 , 历史景深的上述回顾 , 我们可以看出 , 中国古代史上这种因地域资源差别而推动的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 , 从生计追求的根本动力上促成了多民族血缘融合和意识形态趋同的历史进展 。 这种“血浓于水”而浸入意识形态深层的民族交流与融合 , 有力地推动了繁衍至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整体铸就 。 今天 , 活跃在祖国广袤无垠原野城乡的十四亿中华儿女 , 说到底正是千百年来中华故土上数目无尽的民族融合的历史产物 。 这种体现着各个民族特色而又感受着祖国大家庭温暖的亿万颗憧憬美好生活的芸芸人心 , 铸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一体健康发展的永恒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