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出海上一个七年——亲历中西品牌打法的不同( 五 )


真要指望靠着海外品牌带我们走 , 恐怕大多数企业要失望 。
老品牌不一定有高附加值 , 而做新品牌也很难开始就追逐着高品牌附加值去 , 所谓的品牌大红的偶然性事件毕竟可遇不可求 。 我认为品牌出海的根本 , 还是用品牌精准的定义产品 , 在用户提高认知度的同时将我们产品与供应链端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
三、中国打法 , 走向未来
最后 , 我们需要承认 , 在这两年中小企业出海越来越多 , 越来越成功的出海人结合中国企业的特点和优势 , 发展出来了适合中国的品牌出海之路 , 这是我们之后文章所讨论所有内容所在的出海大环境 。
1. 差异化品牌的更多涌现
中国应用高中低端不同层级品牌结合的打法将越来越得心应手 , 已经如同当年日本出海一样 , 学习接受了这个概念 。 服装类、电子类品牌在过去三年内大面积应用这项打法 , 例如森马在东南亚和欧洲就孵化了五六个高中低本地品牌 。 上文提到的手机出海中 , 也有一个有趣的例子:
我记得我第一次去非洲的时候 , 在埃及街头见到了N多山寨logo , 比如Faceboon , Stars&Bucks 。 一次在路边见到了一个门店 , 上面的标志是一个巨大的itel , 和Intel的设计几乎一模一样 , 就改了个红色 。 在我与同事们回来吐槽的时候 , 别人告诉我 , 你out了 , itel是中国牛逼的非洲出海企业——传音旗下的品牌 , 而在当时国内鲜有人了解到此品牌 。
而传音的出海非洲 , 为了尽可能全面占有市场 , 首先推出Tecno高端手机 , 之后为了应对非洲市场的下沉 , 又主动的“自己山寨自己” , 做了Tecno的低端仿品Itel;目前 , 传音在非洲有四五个不同层级和时段的品牌 , 互为防火墙 , 市场占有率超过52.5% , 在这片人类最后10亿级以上人口的土地上妥妥的第一 。
2. 产品与品牌 , 两条线齐头并进
除了西方学到的 , 我们再聊聊中国比西方熟的 。
在行业界主要有产品盈利和品牌盈利两条主线 , 产品盈利是通过成熟的产品 , 成熟的供应链降成本带来更多的利润 , 而品牌盈利是通过品牌价值来实现盈利;这背后是产品本地化与品牌国际化精品化两个话题的辉映 。 在未来我们力争会形成双强的局面 , 也就是产品盈利和品牌盈利双引擎托举一家企业 , 我认为这个局面也一定会到来 。
但是在目前 , 出海不同的市场中 , 我们也往往发现产品盈利和品牌盈利往往并不是一同实现的 。 很多企业在欧美不挣钱做品牌 , 而在新兴市场做产品盈利 , 这是一个可行的现状;另外对中国企业我们已经说过 , 追求高品牌盈利并不是一个我们特别擅长的路径 。
在一段时间内 , 我们可能发挥更多的还是在消费自西向东转移的浪潮中 , 抓住积极崛起的低龄新兴消费群体 , 在出海东南亚、非洲等市场中 , 将供应链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 这是我们擅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