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出海上一个七年——亲历中西品牌打法的不同( 二 )


1. 国牌依旧在挣扎
品牌是一个与大多数人生活非常贴近的概念 , 似乎每一个人都能或多或少的听过一些国牌、奢侈品、海外品牌的讨论 , 比如波司登和大鹅的故事 。
民族企业家痛心疾首的说人家胳膊上贴个圆标比我们多卖5000块钱 , 国人也多年觉得国际大牌就是比国牌好 。 这当然也有各种产品质量、营销、心理上的原因 。
这是我们要承认的现实 , 国牌仍旧在挣扎 , 很多企业在国内的品牌战略仍旧不是很顺畅 。 在今年我们看到消费的大热 , 许多中国新品牌的涌现 。 但是真正想突破这个局面 , 大家也知道需要花很久的时间 。
这种长久以来的影响也影响到了中国品牌在海外的战略 , 自己的地盘都做不好 , 谈何到海外去?以至于早期出海消费品企业大多都是用“买海外大牌”(买到的还大多是二流的) , 结合产品线突破、供应链盈利输血支撑的方式推进品牌战略 , 对自己的品牌不自信 。
2. “品牌出海”还是“出海做品牌“?
如果不说买 , 只说自己做品牌 , 那么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就出现了:我们看中国过去在海外做大的品牌有很多的单一品牌海外扩张 , 他们在海外主打的品牌是一个统一的品牌 , 都想成为苹果或者可口可乐;这也是中国超强的产品导向思维决定的 , 产品差异化上我们可以做到极致 。
一个手机到了东南亚可以定向开发美颜相机 , 但是品牌上我们并不愿做差异化去做一个新的;这种打法有其优点 , 适合中国强供应链 , 强产品的特点 , 只要本地销售团队强就能迅速铺开 。 其成功的代表是Oppo、格力、联想等等 , 国代都是“一方诸侯” 。
单一市场的国代能力强 , 资源丰富 , 迅速打下市场占有率 。 如果没有合适的团队 , 则无法扩张 。 而且在打破国别更大的全球化 , 尤其是文化背景不同的市场时会遇到瓶颈 。
这种模式适合资源和能力超强的头部企业 , 如华为 。 但是对于大量中小出海企业在国内也没有成功的品牌 , 谈何出海?
容易陷入东施效颦 , 毕竟成为“可口可乐”毕竟太难 。 好孩子在初期也是做“好孩子”本品牌出海 , 但是事实上发现这种策略只能拿下较低维度的新兴市场 , 在北美不好使 , 这也是之后我们在北美走了新品牌和新产品道路的直接原因 。 而中国出海人 , 也开始探索“品牌出海”和“出海做品牌”之间的上下之辨 。
二、亲历中西品牌打法的不同
造成以上格局的原因有很多 , 人才结构、供应链优势、品牌的理解 , 甚至语言文化等等 , 有很多大家系统的分析过 。
我们也经历过长时间的破局摸索 , 和大家分享一些过去的经历:
1. 第一关 , 破除对品牌过度的神化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