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行
第一 , 申时行作为张居正曾经的嫡系心腹 , 在清算张居正运动中 , 申时行也在所难免的被卷入其中 。 我把《万历十五年》关于这一段的精髓内容提取出来 , 也让大家看看职场的复杂 。 这些人想要攻击申时行 , 但他们一时摸不透万历皇帝的态度 , 所以他们采取了步步为营的打法 。 这些人先投石问路抛出一个敏感话题来试试水 , 这个话题就是张居正四个儿子中 , 有三个中了进士 , 三人其中的两个进了翰林院 , 这个话题的核心点在于申时行是当时会试的主考官之一 , 这些人质问申时行“张居正的三个儿子中进士 , 入翰林院 , 敢说跟你没关系” 。 在清算张居正运动中 , 这显然是个敏感话题 , 虽然敏感但也仅仅是试试水而已 。 为什么?试卷摆在那里 , 人们可以随便看 , 张居正中进士的三个儿子到底有没有文采是一目了然的事 , 才华这东西真是作不了弊的 。 就算张居正儿子的文采是真的烂 , 申时行也可以把责任推给早已死去的张居正 , 张居正当时身为权势熏天的首辅 , 他强迫一个主考官给自己儿子走后门是一个能令人信服的理由 。 所以说这个话题根本搞不倒申时行 , 他们就是想看看借着张居正这个敏感话题 , 年轻的万历皇帝对申时行会是何态度 。 这一次申时行毫发无伤的站住了 , 很显然皇帝是挺申时行的 。 在看到了皇帝的态度后 , 攻击力度开始加大 , 他们把攻击的切入点换为了当时的礼部尚书杨巍 , 说他无论任何事都以内阁的旨意马首是瞻 , 说白了他们就是在点首辅权势熏天 , 更直接的说就是首辅已经是能影响皇权的存在 。 这次的攻击也很毒辣 , 但申时行还是站住了 。 《万历十五年》没讲申时行这次是怎么站住的 , 但我可以给大家一个答案 , 那就是申时行是以辞职的方式来避嫌继而说明自己并没有那么大的政治野心 , 言外之意就是请皇帝放心 , 让皇帝相信自己并不是会影响皇权的一个存在 。 申时行这招以退为进实在是高 ,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申时行是一个搞懂了规则的人 。 这里的规则是什么?就是辞职 , 大明是允许官员辞职的 。 如果申时行选择一昧的解释而不是选择主动辞职 , 那他这一关很难过去 。
连续两次攻击不成 , 申时行的对手也调整了策略 , 因为他们基本摸清了皇上对申时行的态度 , 也摸透了申时行的道行 。 但攻击一经开始 , 就不会轻易停下来 , 总要有个结果 , 这就是职场或者说是江湖一个残忍的点 。 这两次攻击明显是不死不休的那种 , 化干戈为玉帛这句话我们也就能在书里看到几眼 , 现实里是很少发生的 。 最后 , 他们开始参劾礼部尚书徐学谟 , 这次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徐学谟在给万历皇帝选择陵寝地址时 , 没有广泛采取堪舆专家的意见 , 最后导致没有给万历皇帝选一个真正的风水宝地 。 各位注意了 , 这次的攻击不同于上两次 , 因为这次攻击没有带上张居正也没有涉及到首辅而是把重点放在皇帝的身上 。 这次成功了 , 为什么?因为这次涉及到了皇帝的切身利益 , 大家都知道万历皇帝早早的就开始营建自己的陵寝 , 再加上封建社会都很注重自己的身后事 , 尤其万历还是皇帝 , 所以万历皇帝是非常关注陵寝这件事 。 最后徐学谟被成功弹劾了 。 弹劾徐学谟跟申时行有什么关系?这次攻击看似是与皇帝有关 , 但实际上申时行与这件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第一 , 徐学谟和申时行都是张居正的嫡系心腹 。 第二 , 徐学谟和申时行是亲家关系 , 在被弹劾不久前 , 徐学谟把女儿嫁给了申时行的二儿子申用嘉 。 万历皇帝会不知道徐学谟与申时行的关系吗?万历皇帝肯定知道 , 但因为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 所以万历皇帝不愿意考虑这些问题 。
跟申时行有关的攻击没奏效 , 与申时行表面无关的攻击反而却产生了效果 , 这些人其实也是一群把规则玩透了的存在 。 在规则之内 , 皇帝陵寝是头等大事 , 这是他们的最大依仗 , 皇帝对陵寝的态度是一种可以被看穿的人性 。 从这件事我们能看出两点 , 第一 , 合理利用规则很重要 。 第二 , 在职场上彼此攻讦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 如果你想扳倒你的敌人 , 那么你就学申时行的敌人 。 先投石问路试试水然后逐渐递进展开缜密的攻击 , 最后的杀招就是一个让对手利用不了规则的话题 。 所以说《万历十五年》真是好人看了会有感悟 , 坏人看了就会魔高一丈 。
第二 , 在第一点中 , 申时行的敌人只是拔掉了申时行一个强有力的帮手 , 但没有伤及到申时行的根本 , 所以攻击还要继续 。 通过第一点 , 申时行的敌人知道要想扳倒申时行就必须要下更重的猛药 , 这时候万历朝著名的高启愚案就发生了 , 《万历十五年》也简短的讲述了这个案子的经过 。 高启愚是翰林出身 , 曾担任过北京和南京的国子监祭酒 。 在申时行的大力推荐下 , 高启愚以礼部右侍郎的身份担任皇帝的经筵讲官 。 按照大明的惯例 , 高启愚在未来入内阁是指日可待 , 说不定最后还能当上首辅 。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的是申时行对高启愚有提拔之恩 。 当高启愚春风得意之时 , 他突然被人给举报了 , 举报内容是在张居正活着时 , 高启愚曾主持了应天府的一次乡试 , 这次乡试的试题是高启愚亲自出的 , 题目是“舜亦以命虞” 。 这次的举报可以说是十分之毒辣 , 为什么?在好人眼里看来 , 这个试题宣扬的是一种美德;在别有用心的人眼里 , 这个试题是可以被大炒而特炒的 , 因为他们可以把这个试题定义为高启愚是想让万历皇帝禅让于张居正 。 在封建时代 , 尤其还是家天下思想极重的明朝 , 你让一个皇帝禅让于一个臣子 , 这简直是罪大恶极中的十恶不赦 。 关于这段内容《万历十五年》写出了一种难言的毒辣 。 在职场里 ,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毒辣的人 。 按照我的经验来看 , 你要想赢只有比他更毒辣 , 否则你只有死路一条 。 这种置人于死地的毒辣手段实在是不可取 , 希望大家不要效仿学习 。
- 日本想让日本演员出演《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结果被我国直接拒绝
- 最后一位仍在世御医,被关28年,出狱后主动上交祖传秘方
- 《叛逆者》穿帮镜头合集
- 《大秦赋》不止演员像兵马俑,道具也和博物馆里摆的一样一样……
- 《山河令》温周番外45,温客行周子舒弥补童年憾事
- 《红楼梦》有个“脂砚斋”,存在就是个谜,看破他,不要迷信他!
- 《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影评—缘起
- 《聊斋》小故事 一开始救人 而受人之恩又恩将仇报 到底孰正孰恶
- 《延禧攻略》皇帝独宠璎珞24年,其中的缘由,太后早已暗示了
-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懂《诗经》真的有如此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