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匈奴部落?深山发现匈奴后裔,据说在此生活已有800年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最后的匈奴部落?深山发现匈奴后裔,据说在此生活已有800年
文章图片
这句诗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此后 , 桃花源一度成为人们理想社会的代名词 。 现在湖南、安徽、河南等地都有以桃花源为地名的地方 。 安徽大山深处有个地方不称桃花源 , 反与桃花源的境遇很是相似 。 在其中生活的人们也十分不简单 , 他们已在深山中生存八百年 , 据传是匈奴部落的后裔 。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 , 每每对中原政权造成强大威胁 。 有关匈奴的诗句很多:霍去病的“匈奴未灭 , 何以家为”、李白的“叱咤经百战 , 匈奴尽奔逃”、曹植的“长驱蹈匈奴 , 左顾凌鲜卑”……
提起犯边的匈奴 , 古人总是恨得咬牙切齿 。 而现在呢?安徽大山深处的人们是最后的匈奴部落吗?若是 , 他们为何隐居 , 现状又如何?

最后的匈奴部落?深山发现匈奴后裔,据说在此生活已有800年
文章图片
在安徽省东至县花园乡的深山峡谷中 , 有一个金家村 , 又称南溪古寨 。 附近的人知此村存在 , 却俱不知其来历 。 面对调查人员的询问 , 金家村村民三缄其口 。 直到调查人员耐心解释新中国的政策 , 金家村里的人才为难地告知 , 他们是匈奴人 。 由于怕旁人将自己视为异类 , 祖训禁止他们将来历告知外人 。
相关专家闻言 , 立即来此走访调查 , 想知道他们是否确为匈奴后裔 。 村民拿出了记载历史的族谱 , 专家从族谱中发现其祖为金日磾 。 而金家的历史很是波折 , 金日磾便是汉武帝时期的人 。
当年汉朝坚决打击匈奴 , 霍去病重创了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 , 还缴获后者保管的匈奴重器 。 两人战败 , 均惧怕被单于诛杀 。 浑邪王降汉 , 休屠王降汉又反悔 , 浑邪王诛杀了他以表决心 。 此后休屠王的家眷没入汉朝官府为奴 , 金日磾是其子 , 也在其列 。

最后的匈奴部落?深山发现匈奴后裔,据说在此生活已有800年
文章图片
金日磾从匈奴王子沦落为养马奴隶 , 却将马养得膘肥体壮 。 汉武帝某次兴起想看御马 , 进而召见了他 。 他对答如流 , 不卑不亢 , 获得了汉武帝的赏识 , 不仅被赐名 , 此后还平步青云 , 成为汉武帝的重臣 , 最后还被指定为年幼汉昭帝的托孤大臣之一 。
汉朝时 , 金家始终昌盛 , 但他们不巧与王莽是姻亲关系 , 害怕受王莽牵连便举家出逃 。 其后各代 , 金家一直有人出仕 。 直至唐末 , 金家又为避黄巢之乱 , 一部分逃到如今的南溪古寨繁衍生息 , 至今已在此定居八百年了 。
族谱最早建于明朝万历年间 , 第一篇便标注了金氏源流为金日磾 , 还记载了他们历代的变迁 。 有确切历史可考 , 可以确认他们是匈奴后裔无疑 。 当地有180多户人家 , 七八百口人 , 大多姓金 , 仅有几户异姓 。 他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还有着匈奴部落的影子 。

最后的匈奴部落?深山发现匈奴后裔,据说在此生活已有800年
文章图片
南溪古寨是国家AA级景区 , 距东至县城约25公里 。 由于他们初为避乱 , 此地地处偏僻 , 长期与世隔绝 。 虽没到“不知有汉 , 无论魏晋”的地步 , 却也直到2004年才通乡级公路 。 此地地形特殊 , 村落的原始状态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
南溪古寨很长时间都是人迹罕至之地 , 周围由几条蜿蜒曲折的幽深峡谷组成 , 三面环山 , 山崖陡峭 。 只有一条进村通道 , 村口小溪上还有三座石拱桥 , 可谓“进村三把锁” 。 南溪古寨小桥流水 , 曲径通幽 , 外人容易迷失方向 , 可谓难进难出 。

最后的匈奴部落?深山发现匈奴后裔,据说在此生活已有800年
文章图片
村中绝大多数民房与徽派建筑有些类似 , 但却独有酷似碉堡的碉屋 。 墙壁上还有瞭望和射箭之用的众多洞孔 。 每户堂前留有匈奴图腾 , 使匈奴的骁勇善战一直影响着金氏后人 。 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也很是不同 , 他们祭祀朝北 , 崇尚武力 , 在解放前还保留着弟继兄嫂的古匈奴风俗 。
他们注重传承 , 有座规模不小的宗祠 , 立有99根梁柱 , 祠堂柱子上的雕刻和蒙古族风格类似 , 许多画上绘有游牧民族骑马放牧、打仗骑射的场景 , 也是村民深信自己是匈奴后裔的重要佐证 。 祠堂也是游人来此必定参观之地 。 村长会带几个本村妇女 , 穿着蒙古族服装样式的衣服 , 表演特有的舞蹈 。 不过 , 少有年轻人愿意跳此舞蹈 , 他们多外出打工 。
当地是个景区 , 也欢迎着来自各地的友好游客 。 这里自然景观甚多 , 是个观光、消夏的好去处 , 双狮戏舞、美女抱瓶等景观数不胜数 , 幽深秀丽 , 令人啧啧称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