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有无夏朝?记载的一特殊诸侯国,表明夏朝确实存在

上世纪二十年代 , 在西方影响下 , 中国疑古思潮盛行 , 怀疑、推翻上古历史成为潮流 , 一些学者认为“夏代传说之确立 , 至早在殷周之际 。 夏史大部为周人依据东西神话辗转演述而成者 , 故周人盛称之 , 而殷人则不知 , 亦无怪乎卜辞之不见其踪迹矣” , 究其原因在于认为没有确凿的考古证据证明夏朝存在 。 这一观点流传甚广 , 至今仍被不少学者奉为圭臬 。
甲骨文中有无夏朝?记载的一特殊诸侯国,表明夏朝确实存在】其他暂且不谈 , 先说考古对历史的作用 , 中国记载历史的传统绵延数千年而不绝 , 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 让后人可以轻松了解数千年前古人所作所为 , 但西方真正规范的历史记载还不到500年 , 之前几乎没有什么历史记载 , 因此中国考古主要是印证历史 , 西方考古主要是发现历史 。 所以 , 在文献记载了夏朝的基础上 , 考古是证实文献记载 , 并进一步揭开夏朝的神秘面纱 , 考古是否能够发现夏朝 , 基本是有则可喜可贺、无则无伤大雅 。 如果一切向西方看齐 , 以考古发现为唯一证据 , 彻底否定先人对夏朝的历史记载 , 岂不是历史虚无主义?
其次 , 即便从考古上看 , 甲骨文中就有夏朝存在的一个铁证 。 在甲骨文卜辞中 , 记载了一个特殊的诸侯国——杞国 , 周武王、周成王、孔子等先后向其致敬 , 证实杞国是夏朝姒姓之后 。

甲骨文中有无夏朝?记载的一特殊诸侯国,表明夏朝确实存在
文章图片
01:夏亡之后 , 姒姓后裔何去何从?
大约公元前1600年 , 鸣条之战后夏朝覆灭 , 在方国部落的支持下 , 商汤在亳称“王” 。 夏朝灭亡之后 , 商汤肯定不可能全部放过夏朝王族 , 但也不会全部处死 , 大约就是既想立牌坊 , 又要进一步削弱夏朝东山再起的潜力 。
根据文献记载 , 夏朝灭亡之后 , 夏族人大约分为三支:一是部分留居中原 , 二是夏桀带着不少族人从历山南迁至南巢 , 这便是南支 , 三是北支进入蒙古高原 , 与当地诸族融合 , 司马迁认为匈奴祖先是夏人 , “匈奴 , 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 , 曰淳维” , 但现代考古发现匈奴并非夏人 。 关于第三支 , 郭沫若等考古认为甲骨文中记载的、位于山西北部的土方 , 应该就是夏朝后裔 , 因此夏朝后裔可能向北迁移了 , 但没有进入蒙古高原 。
留在中原的这一部分 , 商汤允许其建国 , 继续祭祀夏人祖先 , 这也是中国的“二王三恪制” 。 春秋时期左丘明的《国语·周语下》中记载王子晋的话说:“有夏虽衰 , 杞、鄫犹在 。 ”西汉的《大戴礼记·少间篇》记载 , 商汤灭夏之后 , 将夏禹后人封在杞地为诸侯王 。
商朝建立之后 , 作为“前朝余孽”的杞国有何命运?甲骨文卜辞中有杞国的大量记载 。

甲骨文中有无夏朝?记载的一特殊诸侯国,表明夏朝确实存在
文章图片
02:甲骨文中 , 商王经常巡视杞国
迄今为止 , 一共有六块殷墟甲骨文提到杞侯或杞地 , 可作为商代杞国存在的铁证 。
甲骨文卜辞最早记录的是武丁时期 , 其中一篇甲骨文记载了武丁问候杞侯:“丁酉卜 , 嗀(hù)贞 , 杞侯爇(ruò) , 弗其祸?凡有病 。 ”这句话的大意是 , 商王武丁贞问杞侯爇 , 不会有灾祸吧?另外甲骨文记载 , 武丁曾娶一位杞国的女子为妃 , 是其六十多个后妃之一 。 可见 , 武丁与杞侯爇关系极为密切 , 曾经的家国仇恨已经烟消云散 。
武丁之子是祖甲 , 在征讨人方(大约在山东或安徽境内)的返回途中巡视杞国:“已卯卜 , 行贞 , 王其田 , 亡灾?在杞 。 ”大意是 , 祖甲在杞地进行佃猎活动 , 祭祀问是否会发生灾害 。
商代晚期 , 在祖甲和帝辛(商朝末代帝王)时期 , 发生两次征人方的重大军事行动 。 帝辛“征人方”返回时 , 也有巡视“杞”国的卜辞 , 两条:一是“庚寅卜 , 在香贞 , 王步于杞 , 无灾?”纣王祭祀问从香地步行到杞国有没有灾难;二是“壬辰卜 , 在杞贞 , 今日王步于诇 , 无灾?”纣王祭祀问从杞国步行到诇地是不是有灾难 。 可见 , 直到商朝晚期 , 杞国还依然存在 。
当然 , 这个杞国是不是姒姓杞国 , 就很难说得清了 , 毕竟商朝国祚长达六百年 , 中间杞国发生点什么政权变化 , 以当时的交通与通讯条件 , 其他部落也很难搞清楚 。 先秦之前 , 古人即便鸠占鹊巢 , 如田氏代齐、周朝之周源于商朝武丁时期的妘姓周国之类 , 通常不会更改国名 , 因此商朝晚期的杞国还是不是原汁原味的姒姓杞国还真不好说 。 但不管怎么说 , 杞国始于夏朝姒姓早已深入人心 , 因此才有之后周武王、周成王、孔子的一系列异常举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