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柳州啊,就是螺蛳粉那里吧】黄馨慧
柳州是螺蛳粉的发源地 。 这本是一种街边小吃 , “闻起来臭臭的” , 却让人欲罢不能 。 螺狮粉凭借着速食化与产品化 , 一跃成为“国民美食”新宠 。
不过柳州这座岭南小城 , 在许多人心中 , 仍然显得遥远又有些陌生 。
文章插图
柳州 , 很多人不熟悉的岭南小城
它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社畜的美食之光
作为一位柳州人 , 以前跟别人谈及家乡时 , 总要稍微解释半天 。 广西 , 是个不那么有存在感的地方 , 既不像青海、西藏、新疆这样波澜壮阔、大开大合 , 也不似周围的云贵、湘西那般神秘莫测 , 夹在粤菜与湘菜两大菜系之间 , 桂菜也并不显眼 。
每当提起柳州 , 对方大都会说 , “柳州啊 , 就是螺蛳粉那里吧” , 往往还伴随一个心照不宣的笑容 。 那是一种对螺蛳粉这种既臭又带有特殊的“重口”风味的共同热爱之情 。
许多人认识螺蛳粉是从袋装螺蛳粉开始的 , 热腾腾的米粉加浓郁鲜美的汤底 , 很适合搭配蔬菜、煎蛋、丸子、午餐肉等配菜 。 对于“社畜”来说 , 这是一种平衡了美味与便捷、廉价与易得 , 再好不过的慰藉食物 。
文章插图
许多人认识螺蛳粉是从袋装螺蛳粉开始
有意思的是 , 通过探究和回溯螺蛳粉的起源 , 我发现40年前 , 螺蛳粉也是一种绝佳的“社畜美食” 。
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博物馆 , 柳州也不例外 , 但柳州还有一座“柳州工业博物馆” , 而螺蛳粉的发源秘密 , 就藏在这“工业”二字之中 。
文章插图
柳州工业博物馆的一个展览展示“柳州制造” 。
走进柳州工业博物馆 , 里面陈列着各种大型器械与工业数据 , 除此之外 , 剩余的展品仿佛让人像是穿越回了上世纪80年代 , 带有浓浓时代印记的大花脸盆、茶缸暖壶、缝纫机、自行车 , 老旧的洗衣机、电视机 , 还有各种“时装”服饰 , 糖纸的外包装……
文章插图
柳州工业博物馆 展品
令人诧异的是 , 这些全都是柳州所生产的 , 现在一些退休的老工人说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柳州 , 都还是满满的骄傲:“那时的柳州真是应有尽有 。 什么都造 , 什么都赚钱!”
工业城市塑造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 那时候 , 工人们常常需要上夜班 , 柳州的夜生活也前所未有地丰富起来 , 电影院的晚场电影、夜市里繁盛的小商品地摊 , 当然还有人们所最钟爱的宵夜文化 。
《风味人间》里说:“如果说早餐是一个城市的良心 , 那么宵夜就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 在中国的宵夜版图上 ,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 。 宵夜不仅是一日三餐之外的犒赏 , 也是对人际关系的养护 , 更是对昼夜滋味的依依不舍 。 ”
文章插图
柳州宵夜
在柳州 , 一位退休老工人对我回忆 , 当时他们年轻人最流行的就是下夜班以后 , 在夜市上“嗦螺蛳” 。
柳州人嗜酸辣 , 煮螺往往以骨头汤打底 , 再配以酸笋、干香的辣椒、新鲜紫苏与八角等各味香料 。 酸笋则是本地特制 , 腌制发酵后带有微微臭味 , 但酸味和香味 , 都比单纯的醋要层次丰富 。
文章插图
嗦粉的快乐
到底谁做了第一碗螺蛳粉已不可考 , 大约在80年代初 , 有人要求在油水甚多的螺蛳汤里加入米粉一同食用 , 慢慢就形成了螺蛳粉的雏形 。
文章插图
配料丰富的螺狮粉
再后来 , 各家摊主在汤底、螺蛳、酸笋、配菜等方面 , 对螺蛳粉进行研究改良 , 逐渐定型为了如今的“辣、酸、鲜、爽、烫”的口味 。 螺狮粉遂从工业城市时代的“社畜快餐” , 渐成柳州第一原创小吃 。
一座汽车驱动的城市
柳州的另一张名片 , 是汽车 , 其中要以“五菱”最有代表性 。
这种小面包车 , 你可能不陌生 。 街头巷尾 , 城乡县郊 , 都常常能见它的身影 , 灰扑扑不起眼 , 但非常实用 , 拉人载货 , 搬家客运 , 被昵称为“神车” 。
- 女人喋喋不休的抱怨,无非就是男人不懂事
- 掌握爱的能力,就是延续有质量的感情
- 营销技巧:客户的担心点就是我们的机会点,反过来运用就行
- Uzi|BLG年前对阵RNG最后一战,Uzi依然没有首发!有点失望啊
- 年轻就是资本,拥有的是什么资本
- 做丁克最受伤的就是女人,建议大家慎重
- 此时此刻|这就是18+的力量?腾讯《光与夜之恋》因新卡太涩冲顶热搜?
- 8.5,这就是宅男的一生?
- 肠梗阻|笋很鲜美 一定要细嚼慢咽啊!8厘米长的笋块在老人胃里"大闹天宫"
- 婚姻到底是什么?难道离婚就是件坏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