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作文 思考 教学 高中
写作技巧需要教 , 需要学生自己领会并在作文中去运用 。
教师课堂上讲的技巧往往很空 , 如果有了这样的辅助教材 , 学生在课余阅读中能领略写法 , 在具体文章中体会这种技巧应用的好处 , 比如句式的整散结合 , 比如末字合理入韵等 。
教学生写作文的选文水平不能太高 , 否则学生不但什么也学不到 , 反而给吓跑了 。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都是各个时代大浪淘沙下来的精华 , 思想深度、艺术品位绝对是每位作家的巅峰之作 , 这对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有好处 , 但对写作帮助并不大 。
三、多种形式 。
7、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作文教学不只是教写作的知识 , 更是要唤起学生对生活、对人生、对艺术的热爱 , 让学生感受到创作的美感和成就感 , 引导学生能进行个性化的创作 , 写出有个人语言风格的作品 。
建议教师们可以采取作文竞赛、优秀作品展览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 这对擅长写作的学生是很大的鼓励 。
十六七岁的孩子往往会把这种热情和动力带入三年的高中生活中去 , 在生活中观察思考 , 也许会出现类似花季雨季十七岁不哭等原创作品 。
教师帮可助学生将习作修改整理、发表、出版 。
古有“诗言志”“诗言情”之说 , 时至今天 , 文学作品仍然是情感或人生经历的记录 。
学生的习作也是如此 , 它是学生生活见闻和心灵历程的记录 。
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多练笔 , 初中段的 。
8、学生 , 每周至少两篇 , 高中段学生 , 建议每周至少一篇 。
重在坚持 , 日积月累下来 , 学生们便会积累下厚厚的几大本习作 。
对于写作水平高的学生 , 教师应帮助其反复琢磨、修改文章 , 择优发表到各级各类报刊上 , 甚至结集出版 。
教师还可以设计“试笔”环节 , 和学生们一起写文章 。
这种做法古已有之 ,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 , 主考官要作出八股文的范本 , 让考生们研读 。
有的教师继承了这个优秀传统 , 每次给学生布置作文 , 自己都要写一篇同题作文 , 与同学们分享自己构思写作的一些想法以及创作经验 , 也让同学们做评判 , 说说哪里写得好 , 哪里需要改进 。
四、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写作没有什么捷径 , 如果说有 , 一个是多读 , 一个是多写 。
增大阅读量一定会促进写作水平的提 。
9、高 , 许多有名的大作家有一个共同点 , 就是从小就博览群书 , 不管什么类型的作品 , 都尽可能多读 。
有了五代冯延巳的词中“日日花前常病酒 , 不辞镜里朱颜瘦”的句子 , 才有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 ,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千古名句;先有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 , 我今停杯一问之” , 才有苏轼的“明月几时有 , 把酒问青天”的佳作;红楼梦中也有许多前人的诗词、成语、轶事和典故 。
这些创作经验都表明 , 阅读才是写作的基础 , 读的多了 , 语言的积累多了 , 写作时才有素材可用 , 也会更懂得怎样写 。
教师应建议学生多读经典 , 少读时髦的“畅销书” 。
网络上、书店里最明显的位置 , 常常充斥着一些非常时髦的“畅销书” , 读过之后 , 会发现脑子里不会留下什么深刻的东西 。
10、 , 只是热闹一阵 。
阅读是吸收营养、储藏的过程 , 是不断充实自我的过程 。
读好书会让人浸染上“文人气” 。
读鲁迅、冰心 , 读李白、杜甫 , 读莎士比亚、莫泊桑的学生 , 和整天读“畅销书”“网络文学”的学生比 , 其心灵世界和文学功底肯定是不同的 。
阅读文学作品 , 尤其是经典阅读 , 学生最初的兴趣是不大的 , 这时语文教师要像导游一样 , 指点方向 , 做大体介绍 , 引起“游客”的兴趣 , 埋下伏笔 , 吊足学生的胃口 , 然后告诉学生要放慢速度 , 放平心态 , 不要急功近利 , 慢慢读 , 慢慢品味、咀嚼、鉴赏 。
读书和旅游一样 , 光听导游的介绍是没有意思的 , 一定要自己身临其境 。
走进文本 , 才能印象深刻 , 有所感悟 , 有所积累 。
五、轻作文指导 , 重作文讲评作文教学应该少做 。
11、写前指导 , 多做写后讲评 。
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 , 一味地讲怎么写 , 不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发现自我 , 见效不大 。
沈从文先生教学生写作时 , 非常重视讲评 , 他给学生做的点评 , 有时甚至比学生的文章还要长 。
首先 , 教师做示范讲评 , 让学生了解讲评作文的要求、标准和范围 , 掌握基本的讲评方法 。
来源:(未知)
【学习资料】网址:/a/2021/0321/0021743163.html
标题:高中|高中作文教学几点思考(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