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上市公司IPO扎堆撤材料 风向变了吗?( 二 )


上交所则表示 , 科创板设立以来 , 上交所始终坚守定位 , 在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同时 , 严把上市公司“入口关” 。 开板至今 , 科创板累计受理企业540家 , 通过审核问询、现场督导和自律监管等全链条监管 , 共淘汰了80多家 , 每年的审核淘汰率始终在17%左右 , 有效减少企业“带病申报 , 抢跑占位” 。
上交所表示 , 在发行上市审核过程中建立了面向保荐机构的现场督导机制 ,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 督促保荐机构勤勉履职 , 不断提高申报项目执业质量 。 近两年来 , 上交所对45家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项目的保荐机构启动了现场督导 , 其中37家主动撤回材料 , 传递了压严压实中介机构把关责任的明确导向 。
现场检查震慑力
“监管严把上市入口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注册制推行 , 拟上市企业申报数量增多 , 出现了IPO堰塞湖 。 ”上述券商投行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2月26日答采访人员问时表示 , 当前IPO申报企业排队现象与历史上的“堰塞湖”问题有区别 。 当时市场关注焦点主要在于 , IPO没有实现常态化 , 停停开开 , 预期也不明朗 , 一些企业从首次提交申请到获得核准用时需要2到3年 。 近年来 , 证监会科学合理保持IPO常态化 , 特别是注册制改革后 , 证监会着力提高审核透明度和效率 , 目前科创板、创业板审核注册平均周期已经大幅缩减到5个多月 。
王骥跃认为 , “按说注册制 , 市场化和法治化 , 规则中审核期限明确 , 说好了的审核可预期性大幅提高了 , 为什么还会出现IPO排队的问题?”
他表示 , IPO排队形成原因很简单:上游进水速度远超过下游排水速度 , 所以一是进太快 , 报太多 , 根子上是注册制下的审核精神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 , 实质性审核大幅减少 , 再加上沪深交易所竞争上市资源 , IPO难度大幅下降 ,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放水” , 从而带来了新申报家数大幅增加;二是放太慢 。 “注册制的本意 , 是让符合发行上市条件的公司更有效的进入资本市场 , 从来没有说过监管部门不审了随便放行全交给市场 。 ”王骥跃认为 , “申报的公司太多了 , 就意味着一定会出现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 , 监管部门通过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导来遏制浑水摸鱼者 , 也就是在情理之中了 。 ”“所以 , 一方面证监会保持甚至略微加快了批文节奏 , 保证了IPO的持续性和市场可预期性 , 保证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支持的公司得以正常融资;另一方面证监会交易所加大清退力度 , 正常问询清理不了的公司 , 就利用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导的方式清理 。 ”王骥跃表示 。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2月26日表示 , IPO申报企业排队现象也反映出 , 实施注册制后市场有一逐步适应的过程 , 有关方包括发行人、中介机构等对注册制的内涵与外延理解不全面、对注册制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关系把握不到位、对注册制与交易所正常审核存在模糊认识 , 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
拟上市公司IPO扎堆撤材料 风向变了吗?】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称 , “近日 , 我会启动对各板块企业的现场检查并完成抽签工作 , 后续将抓好落实 , 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发行人信息披露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问题进行分类处理 , 严格对保荐机构的评价标准 , 加大奖惩力度 , 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 。 我会将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 , 常态化开展问题导向及随机抽取的现场检查 , 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上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