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平:实体店生鲜引流的逻辑不成立了( 二 )


而且退一步说 , 最早诞生的大卖场生鲜引流案例已是出自20年前 , 主流消费群体也从60后、70后 , 更新为80后、90后 , 这一逻辑可谓不得不变 。
陈立平:实体店生鲜引流的逻辑不成立了】为什么不能引流了
陈立平认为 , 上述一系列渠道衍变路径 , 实际上已经体现出生鲜引流逻辑为什么不成立了 , 即市场需求量整体缩小 , 消费者购物习惯变化;渠道更趋细分化、专业化;以及零售企业“迷信商品”而“轻配套动作” 。
“需要强调的是 , 这不是说生鲜品类不重要了 , 而是说它无法再发挥与此前同等吸引顾客的作用 。 这里的吸引顾客 , 则主要是指帮助零售企业维持现有客群的到店频率 , 并尽可能吸引新用户 。 “陈立平补充道 。
他最先关注到的变化是整个社会大环境在改变 , 老龄化、少子化成为社会现象性问题 。 这意味着当前的主流家庭结构在进一步缩小 , 例如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 , 我国每个家庭平均只有3.02人 。 也就是说 , 消费者在家做饭越来越不经济 , 外出就餐次数增加 。
反应到生鲜消费上 , 常规的生鲜品类就会出现销售下降 。 其中较为明显的是肉馅、五花肉、排骨等耗时商品的销售下滑 , 并且带动副食品、啤酒、调味料、蔬菜等一系列商品销量下降 。
同时 , 生鲜消费渠道在进一步细分 。 例如300-500平方米左右的社区生鲜超市是从大卖场中分了生鲜、食品等品类出来;100平方米上下的钱大妈等业态进一步细分出果蔬、肉类等生鲜品类;而百果园、鲜丰水果等水果专业店则将经营范畴进一步缩小 。
这一方面说明行业朝着细分化、专业化发展 , 生鲜品类的经营逻辑也从引流发展至“盈利” 。 另一方面 , 消费者选择更多之后 , 仅仅是靠生鲜 , 已经难以吸引顾客进入实体店购物 。
值得关注的是 , 在社区团购出现之前 , 虽然线上平台对实体店有一定冲击 , 但主要吸引的是年轻客群 , 实体店依然有大量中老年客群 。 但随着社区团购覆盖至村镇的大力度地推及价格补贴 , 对于价敏感性较强、更需要方便送达的中老年消费者来说 , 分流作用十分明显 。
“就拿60后来说 , 智能手机、微信已经普及十年了 , 只要社区团购触达他们用第一次 , 后期会十分顺畅 。 ”陈立平举例称 。
而且 , 相比较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 三四线城市的生鲜引流影响力弱化现象实际上更为明显 。 因为这些区域零售企业 , 大多是依靠此前积累的先发优势及资源优势获得市场份额 , 在商品、服务性方面竞争力不强 。 加上市场容量本来就小 , 它们面临的形势比北京、上海等地更为严峻 。
陈立平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 “其实我们零售企业做的并不十分到位 。 就像这几年提起生鲜竞争力 , 就只专注自营、直采、供应链 。 这虽然重要 , 但是属于战术 , 而非战略 。 而在消费环境大变革的背景下 , 战略要远远比战术重要 。 ”
他同时指出 , 零售商“迷信商品”也是一大短板 。
虽然说商品是核心竞争力 , 但不是说有了商品就一定能吸引消费者 。 这里面既有选择渠道众多的问题 , 也关系到如何让消费者精确理解到“好商品”等配套动作 。 因此陈立平认为 , 企业不应只专注于商品 , 而应该同等重视陈列、营销、用户运营等一系列环节 。
重塑“到店理由”
陈立平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 生鲜引流逻辑不再成立是一个必然趋势 。 但就像布兰德于1963年提出的“手风琴理论”所说 , 零售组织的经营范围是从综合到专业 , 再从专业到综合 , 如此循环往复 , 会一直继续下去 。
为此 , 零售商的库存商品种类是从大深度/小宽度到小深度/大宽度 , 再到大深度/小宽度循环变化 , 实体店不会被淘汰 , 只是需要重新为消费者找到一个“到店理由” 。
陈立平认为 , 这里面有三个重点方向值得关注:
一是基于门店提供的加工熟食 , 以此迎合消费者小家庭化三餐需求 。 但陈立平认为零售企业不应该迷信工厂化生产 , 它虽然可以做到标准化、提高生产效率 , 但与中国人喜食现做现售食品的生活习惯背道而驰 。
“工厂化发展满足不了顾客 , 所以更多是要求现场制作 。 我觉得这是一个肯定的大趋势 , 就看各家哪个东西多品种、少量、价格、品质要素做的好 。 你看北京稻香村就不受影响 , 消费者会排队买熟食、火腿、香肠、顺便买肉 。 由此也能看出靠肉引流已经不可能了 。 ”陈立平举例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