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内在小孩,活出更好的自己( 三 )


如上文所述 , 父母若能够给孩子提供恰当、稳定和持续的养育条件 , 不仅能给孩子建立很好的安全感 , 也可以培养孩子很强共情力 。

拥抱内在小孩,活出更好的自己
文章图片
改变——重塑被摧毁的价值信念
父母不恰当的养育方式 , 如不断地批评和贬低、重男轻女、没有鼓励和包容 , 以及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等 , 都会摧毁孩子的价值信念 , 让孩子的内在小孩认为——我不行 , 我不好、我不配、不喜欢 , 不认同 。
当孩子无法从原生家庭获得这些自价值感时 , 重塑自己的价值信念就变得非常重要 。
施琪嘉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里指出 , 通过寻回赤子之心、开发自身未知的优势 , 以及与更好的自己融为一体 , 可以重塑被摧毁的价值信念 。
1.寻回赤子之心
所谓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其实不过是孩子提早被孵化了 , 他们过早地失去了内在小孩的“上帝”般权利 , 在原本该享受父母疼爱的年纪 , 早早地承担起不属于自己的家庭责任责任 。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有“内在匮乏感” , 总有饥渴感 , 缺乏安全感 。
而施琪嘉所说的赤子是指那些对人友好、遇事沉着稳重、大方得体的人 。 他们从小生活无忧甚至富足、单纯而友好 。 而穷人家的孩子无法获得这些生存条件 。
椎原崇在《习惯陷阱:终身自我更新的15堂必修课》里说的“你大部分的魅力 , 都是你身体里的‘内在的小孩’所拥有的”“对自己的情感保持诚实 , 让自己的心灵自由自在 , 对任何事情都抱有极大的兴趣 , 全力讴歌当下” , 与施琪嘉所说的赤子之心不谋而合 。

拥抱内在小孩,活出更好的自己
文章图片
如何寻回自己的赤子之心呢?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指出 , 通过商场购物和医院消费可以消除“内在匮乏感” 。
那些剁手党、拼命买东西的人 , 其实并不是炫富 , 而是通过买东西来满足自己内在小孩的匮乏感 , 寻找自己的存在价值 。
不少人因成长的经历而存在躯体形式障碍 , 他们身上会莫名其妙地疼痛和不适 , 但是反复检查却又没有发现器质性问题 。 他们喜欢往医院跑 , 而且挂自己熟悉的医生和专家号 。 施琪嘉指出 , 他们之所以喜欢往医院跑是因为喜欢被医生温柔地对待 , 给他们量血压、摸脉搏以及打针 。 这些对他们来说就像是被自己的父母爱着的感觉 。
那些长期卧病在床的病人时常会对照顾他的人撒娇、拒绝配合、甚至咒骂 , 其实也是一种寻找被自己父母无条件爱着的感觉来满足他们的“内在匮乏感” 。 在我看来 , “久病床前无孝子”并非无孝子 , 而是多数长年照顾病人的人无法看清和忍受病人的这种寻找母爱环境的做法 。
2.开发自身未知的优势
大脑教练吉姆.奎克在《无限可能》里指出 ,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 唯一能限制我们的就是我们相信极限的存在 。
人的潜能存在于对外界和自然的探索中 。 精神分析大师荣格将人的探索过程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 , 从刚出生到15岁 , 孩子向外探索 , 主要注意力在母子关系 。
第二阶段 , 15-35岁 , 人的主要注意力和潜能仍然是向外探索伙伴和人际关系 , 追求更多的成就如跑得更快、挣更多的钱等 。
第三阶段 , 35岁以后 , 人的注意力转向自然界 , 更关注内心世界 。 荣格将这个阶段叫作自性化 。 在这个阶段的人 , 更关注身体、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 他们更喜欢旅行、冥想、打坐、做瑜伽 , 注重寻找自我 。
施琪嘉在书里指出 , 无论是向外探索还是向内探索 , 都是探索潜能的过程 , 获得的乐趣也要高于世上一切物质上的乐趣 。 如果能够找到一条向内探索的途径 , 并改变你对人世、对宇宙和对自己的看法 , 这种乐趣是不足以与人道的 。 这个时候就是恢复赤子之心的时候 。

拥抱内在小孩,活出更好的自己
文章图片
3.与更好的自己融为一体
如何才能更好地整合自己呢?《疗愈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里 , 提到以下几点:
第一 , 了解自己的身体 , 明白身体发出的信号 。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 我们的身体保留着内在小孩形成后最初始的记忆 , 身体发出的信息需要重视 。 多做按摩、足疗、打坐冥想等被动和主动的活动 , 积极锻炼身体 , 这是整合的前提 。
第二 , 跳出现实 , 和内在的自己对话 。
第三 , 阅读哲学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