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叶连平:为了留守儿童,他和时间赛跑了20年( 二 )


2003年,杨鸿雁考上了宿州学院 。“别的学生都是父母来送,只有我一个人是爷爷来送 。”给杨鸿雁买好饭菜票,安顿好宿舍,叶连平才匆匆返程 。“爷爷离开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了,我哭了 。”杨鸿雁说 。
然而,杨鸿雁不知道,叶连平返回南京后,由于当天没有去和县的班车,他又舍不得花钱住招待所,这个“抠门”的老人竟然在南京下关的马路边待了一夜……
立德树人的“阳光”
“教师的职责自然是教好书 。但是,教书可不是唯一的任务,教师更重要的责任在于培养合格的人才 。简而言之,就是育人 。”
从2000年开始,每个暑假,叶连平都会自费包车带他的学生去附近城市的博物馆、科技馆、烈士陵园参观 。
叶连平说:“只要看到这些乡村孩子在公开场合用英语和别人交流,我就有一种成就感;只要看到孩子们在博物馆里专注的神情,我就知道,又一颗爱国的种子正在萌芽 。”
常久明现在是上海纺织工业园一家成衣定制公司的老总 。从2011年开始,他每年都会带着公司员工回到和县,给“叶连平奖学基金”捐助一笔钱,这已经成为他公司的重要活动之一 。
1983年,因为家境贫寒,父母想让正上初中的常久明辍学学缝纫 。一个傍晚,正在棉花地里帮父母干农活的常久明,看到远处一个身影步履蹒跚地走过来 。
叶老师家访来了 。常久明的家距离学校有5公里,都是土路,且要翻山过河,当时正值汛期,这令常久明非常感动 。
然而,叶连平还是没能说服常久明的父母 。夜色笼罩着田野,躲在暗处的常久明看着叶老师渐行渐远的落寞身影和越来越弱的马灯灯光,泪流满面 。
“尽管我后来还是没能继续读书,但能成为叶老师的学生,是我一辈子的幸运 。他是我一生的榜样 。”常久明说 。
采访人员采访的当天没有课,但仍有不少学生来叶连平创办的图书室借书还书 。
14岁的尹蕾带着8岁的弟弟尹维,轻车熟路地走进图书室,登记、借书 。姐弟两人来自云南昭通,父母在附近的工厂打工,姐弟俩每天都要来一趟 。“放寒假了,爸爸妈妈忙,我们就来叶爷爷这里做作业、看书 。”尹蕾告诉采访人员,“叶老师很严格,但我们不怕他,他就像爷爷一样 。”
出门的时候,姐弟俩齐声对叶连平说:“爷爷再见 。”
那一刻,采访人员注意到,叶连平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 。
在日常交流中,叶连平始终坚持用尊称“您” 。他说,身教胜于言传:“师而无德,能教好学生吗?”
一年暑假,叶连平带着学生参加夏令营 。“在一所学校食堂吃自助餐时,一个学生盛的饭菜多了,吃不完,端着碗问叶老师咋办 。”居平树告诉采访人员,“叶老师给学生讲明节约的意义后,接过学生的饭碗,把剩饭吃得一点不剩 。”
“每个家长来,都说:‘叶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了 。’”叶连平对采访人员说,“孩子交给我了,我就要负起责任,不但要教给孩子们书本知识,还要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叶连平说 。
无疑,叶连平就是中国乡村教育的“大先生” 。
有一次,叶连平因患白内障做了手术 。左眼手术,他就睁着右眼上课,右眼手术,他就睁着左眼上课,一节课没落下 。
叶连平说:“教育就像种地,作为一名有着35年党龄的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合格的‘播种者’ 。”
一次,一个学生在作业中把“中国”的英文单词写成了小写 。叶连平用了很长时间给学生解释必须大写的原因:“任何一个国家的名称,在英文里都要大写,这是对祖国热爱的体现 。”叶老师告诉采访人员:“用这种办法,不但讲清了专用名词和普通词语的区别,也是在讲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 。”
乡村教育的“强光”
“儿童节快到了,我想给幼儿园的孩子们添些什么……从县城买了玩具和体育器材,却发现自行车前轮瘪了 。咬紧牙关,破例第一次打的 。”
2013年,叶连平生平第一次“打的”,也是唯一一次 。
如果不是2018年车祸伤及腰椎,年逾九旬的叶连平一定还会骑着自行车奔波在长江岸边进行家访 。
叶连平始终认为“家访是教师的必修课” 。在他看来,登门家访的效果,是家长到校、电话家访所无法达到的 。“家访不是告状,只有到学生家里了解情况,才能真正掌握学生成绩起伏背后的原因 。”
正是在家访中,叶连平才发现了学生的困难,主动让10多个孩子先后在他家免费吃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