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感染 细菌 机制 致病
1、第六章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细菌侵入机体后 , 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 , 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的过程 , 称为细菌的感染或传染 细菌进入机体能否引起感染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 , 一是机体的的免疫力 , 二是细菌的致病力,其结局根据病原菌和宿主两方面力量强弱而定,第 一节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一正常菌群(正常微生物群)P163 1 概念:正常存在于人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里 , 对宿主无害 , 有些对人还有利细菌 一个健康人体内有1013个细胞 , 但栖息的细菌则达1014个 2 分布:人体表面、口腔、鼻烟腔、外耳道、眼结膜、胃肠道、尿道、阴道都有正常菌群 。
但种类可以不同 , 详见书P163表12-1,二 正常菌群生理作 。
2、用 1生物拮抗作用 占位性保护作用 竞争营养 改变PH 抗生素与细菌素的作用,2 营养作用 正常菌群影响宿主的物质代谢、营养转化和合成 。
细菌的酶35%可供人共用 。
大肠埃希菌合成的维生素B族、维生素K族可供人体吸收利用,3 免疫作用 正常菌群能促进宿主免疫器官的发育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从而限制了他们本身的危害 。
如双歧杆菌诱导分泌型IgA阻断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肠内细菌反应 , 阻断他们对肠粘膜上皮的吸附与穿入 。
还可激活固有层CD4+T细胞 , 产生IFNr , 激活巨嗜细胞增加其吞噬作用杀伤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和病毒 无菌小鸡回盲部淋巴结较普同小鸡小4/5 , 改为正常饲养 , 两周后恢复正常大肠杆菌产生的微量肠 。
3、毒素可抵抗致病性肠毒素的攻击,4 抑瘤作用 将等量的亚硝基胍(MNNG)滴入无菌大鼠和普通大鼠结肠内 , 无菌大鼠癌发生率较正常大鼠高 2倍 双歧杆菌和乳杆菌一方面可以降解亚硝酸胺为仲胺和硝酸胺盐 , 另一方面可活化巨嗜细胞 , 提高吞噬能力,5 抗衰老作用 双歧杆菌有抗衰老的作用 , 健康乳儿的肠道双歧杆菌约占肠道菌群的98% 。
随着年龄增长 , 进入老年肠道产H2S和吲哚的芽孢杆菌菌类的增多加速衰老的过程,二 微生态平衡与失调 (一) 微生态平衡(microeubiosis ) 1 概念 是指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正常微生物与宿主生态环境生理动态平衡 。
包括定位、定性、定量三方面内容 2 微生物因素:微生物的定位 。
4、、定性、定量指标都是动态平衡、生理波动与病理波动是交叉的 。
如尿中查到大肠艾希菌 , 其数量达到105/ml方有病理意义,二) 微生态失调 概念(microdysbiosis)是指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间、个中群落成员之间的平衡 , 在外界环境影响下 , 由生理组合的状态转变为病理组合状态称为微生态失调 表现:菌群失调、定位转移、血行感染、易位病灶 诱发因素:射线照射使免疫功能下降、使用抗菌素、外科手术(包括插管技术)有利于细菌移位、其他因素(免疫抑制剂、医源性因素、细胞毒性药物、激素等,三 机会性感染 概念:由正常菌群或环境中机会性致病菌(opportunistic bacterium)所引起的感染统称为机会 。
【细菌|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5、性感染 (一) 主要机会致病菌:大肠艾希菌、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洋葱假单胞菌、沙雷菌属 。
另外还有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曲霉菌和毛霉菌等,二)机会性感染与易感性宿主 1 基础疾病与易感性宿主 恶性肿瘤、胶原性疾病、代谢不全、移植术 后、烧伤等 2 医源性因素与所致假单胞菌 (1) 治疗基础疾病过程中造成免疫抑制 (2) 外科手术使局部和全身的抗感染能力降 ( 3)各种临床检查手段增加感染机会 (4) 老龄化人群 也是机会感染的高危人群,三)医院获得性感染 是指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 统称为院内感染 感染来源: 交叉感染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医源性感染,第二 节细菌 。
6、的感染,致病性:细菌引起感染的能力称为细 菌的致病性或病原性 毒力:细菌的致病性强弱 , 即致病性 的强度 , 是量的概念,细菌的毒力的表示: 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即在一定时间内 , 通过一定的接 种途径 , 使一定体重的实验动物的 半数动物死亡或感染所需要的最小 细菌数或毒素量,一 细菌的毒力物质 细菌的毒力由侵袭力和毒素构成 (一)侵袭力: 病原菌突破机体某些防御功能 , 在体 内生长扩散的能力 侵袭力主要 包括夹膜、粘附 素、 侵袭性物质等,1 荚膜在致病中的作用: 具有抗吞噬和阻挠体液中杀菌物质的 作用 , 如无荚膜的肺炎链球菌注入小鼠 , 小鼠不感染 , 而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注入小鼠 , 引 。
来源:(未知)
【学习资料】网址:/a/2021/0121/0021119655.html
标题:细菌|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