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联想集团宣布回A一周回顾 全球顶级机构一致性唱多

近日 , 联想集团(00992.HK)向港交所提交公告 , 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可能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申请CDR上市及买卖的初步建议 。
根据该建议 , 联想集团拟发行新普通股 , 占公司经扩大后的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不多于10% 。 所募得资金将用于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 , 相关产业战略投资 , 及补充公司营运资金 。
作为中国科技企业国际化的旗帜 , 若联想集团回归A股上市计划顺利进行 , 科创板将迎来全球最大的PC厂商 。 头顶全球PC市场份额第一的光环 , 联想这次的动作也吸引了资本市场的极大关注 , 包括多家评级机构、券商及香港股评家纷纷发表观点看好联想回A的前景 , 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
大行预测收入超预期 , 大幅上调目标价
标普全球评级宣布 , 将联想2021财年(截至3月)的收入增幅预期上调至9%-10%左右 , 此前的预期为4%-5% 。 个人计算机出货量劲增反映出居家办公需求强烈 , 由于近几个月组件和产能短缺 , 这种需求可能持续到后面几个季度 。 这可能也会促使标普将联想2022财年的收入预期上调4%-5% 。 此外 , 如果联想成功发行CDR , 联想2021财年的债务对EBITDA比率可能降至更低或在1倍以下 。
中信里昂报告指出 , 公司作为企业资讯科技基建的强者 , 将会成为科技支出复苏及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受惠者 。 从估值方面 , 报告认为在股本回报改善及稳定下 , 加上业务转型由硬件转向服务提供 , 以及CDR上市 , 都是支持公司重估的因素之一 。 升联想集团目标价89% , 从7.4元升至14元 , 重申“买入”评级 。
交银国际展望联想2021财年第三季业绩 , 料其税前利润增长19%至4.64亿美元 , 收入161亿美元 , 电脑业务税前利润率6.2% 。 预计集团2021财年第四季个人电脑出货量将维持强劲 , 目前预计出货量按年增50% 。 上调对公司2021及2022财年每股盈利预测9%及6% , 而基于2022财年市盈率14倍 , 目标价由7元调高至9.2元 , 维持“买入”评级 。
此外 , 美银证券上调联想集团目标价至10.7元评级“买入”;光大证券上调联想目标价至12港元 , 维持“买入”评级;麦格理维持其“跑赢大市”评级 。
股评家集体唱多 , 回A可享高估值红利
联想公布回A消息后 , 也直接引爆香港资本市场的关注 , 香港股评家集体看多联想后市表现 。
高宝集团证券执行董事李慧芬表示 , 回归A股让公司可在内地集资有利资本运用之外 , 对实际业务的营运及品牌发展均有利 , 内地的投资者再不需要通过港股通或者QDII等特殊安排去投资联想 , 而可于内地直接买入 。 另外 , 联想回归A股科创板 , 将大幅提升其股权融资能力 , 能持续为公司的研发和创新提供资金来源 。 集团与国内蓬勃发展的资本市场有更紧密连接 , 中国的投资人更懂集团在内地的相关业务 , 投资的便利性提高 , 从而进一步释放联想的价值 , 前景值得看好 。
香港信报财经发表评论称 , 联想集团上季PC出货量较同业优胜 , 同时拟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 两大喜讯刺激近日股价裂口抽高 。 展望未来 , 联想PC需求将持续增加 , 目前预测市盈率仅得16倍左右 , 远低于内地上市科技硬件股的逾30倍水平 , 联想CDR上市有望提升估值 。
百利好证券策略师岑智勇指出 , 联想集团于全球有健全的零部件供应链 , 加上中国疫情较全球其他国家更早受到控制 , 公司的生产及早恢复正常 , 在“宅经济”令电脑的需求大升下 , 联想截至去年9月底止的季度营业额和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 营业额升7%至145亿美元 , 净利润增53%至3.1亿美元 。 联想一直积极发展内地业务并进行智能化转型 , 在上海科创板上市集资将主要用于加大内地的投资 , 以捕捉正在高增长的中国市场 , 为联想中国业务带来很多好处 , 而且可享受较高估值红利 , 均可进一步释放联想整体的价值 , 前景值得期待 。
南水爆买港股 , 联想位列前茅
1月18日 , 港股继续走高 , 恒生指数收盘报28862.77点 , 创出近一年新高 。 当日 , 港股南下资金合计买卖总额高达760亿港元 , 净买入亦近230亿港元 。 今年以来的11个交易日中 , 南下资金狂买港股超4138亿港元 , 净买入高达1587亿港元 。
据媒体统计 , 近期从买入金额最多的股票来看 , 联想集团位列前茅 。

联想集团|联想集团宣布回A一周回顾 全球顶级机构一致性唱多
文章图片
作为全球PC市场一哥 , 联想在香港市场方面的估值被认为长期低估 。 与竞争对手对比看 , 惠普的市值超300亿美元 , 与戴尔的差距更大 , 联想的估值多少才算合理?——至少现在没能完全体现集团的市场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