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出版社|“狗不理”来了英国,它还香吗?


_本文原题:“狗不理”来了英国 , 它还香吗?
撰稿:倪望真
受访者:Olivia Milburn
三月lockdown在家中闲坐时 , 收到了英国Sinoist Books出版社寄给我的样书: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英文版 Faces in the Crowd: 36 Extraordinary Tales of Tianjin, 由英国汉学家、首尔国立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学系教授 Olivia Milburn翻译 。

人民文学出版社|“狗不理”来了英国,它还香吗?
本文插图
Faces in the Crowd: 36 Extraordinary Tales of Tianjin
(俗世奇人)
作者:冯骥才
译者:Olivia Milburn
出版社:Sinoist Books
出版年:2019年11月
这本由三十六个短故事组成的短篇小说集 , 让我这个南方人第一次有机会瞥见如此色彩斑斓、充满个性的天津 , 充满了坚硬粗糙的幽默感 。 正如冯先生在书中所写:
码头上的人 , 全是硬碰硬 。 手艺人靠的是手 , 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有绝活的 , 吃荤 , 亮堂 , 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 , 吃素 , 发蔫 , 靠边呆着 。 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 , 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 自来唱大戏的 , 都讲究闯天津码头 。 天津人迷戏也懂戏 , 眼刁耳尖 , 褒贬分明 。 戏唱得好 , 下边叫好捧场 , 像见到皇上 , 不少名角便打天津唱红唱紫、大红大紫;可要是稀松平常 , 要哪没哪 , 戏唱砸了 , 下边一准起哄喝倒彩 , 弄不好茶碗扔上去 , 茶叶末子沾满戏袍和胡须上 。 天下看戏 , 哪儿也没天津倒好叫得厉害 。 您别说不好 , 这一来也就练出不少能人来 。 各行各业 , 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 。 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 。 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 , 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 。 叫长了 , 名字反没人知道 。 只有这一个绰号 , 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 。
——冯骥才《俗世奇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狗不理”来了英国,它还香吗?
本文插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狗不理”来了英国,它还香吗?
本文插图
更让我惊讶的是 , 这样充满了天津味道的文字 , 翻译成英文 , 却丝毫没有逊色 。 比如在短故事《洋相》中 , 原文引用了一首诗 , 描绘了当年在天津租界冬天溜冰的洋人们 , 如何引起当地人好奇地围观:
脚缚快刀如飞龙 ,
舒心活血造化功 。
跌倒人前成一笑 ,
头南脚北手西东 。

人民文学出版社|“狗不理”来了英国,它还香吗?
本文插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狗不理”来了英国,它还香吗?
本文插图
Olivia的英文翻译韵律优美 , 堪称经典:
With knives on their feet they fly through the air,
Happy and glorious they are without pair.
But falling over before others is really a ‘mare,
With head, arms and legs forming a square!
一直没有机会与远在首尔教书的Olivia面对面地倾谈 , 是我的一大遗憾 。 好在最近 , 她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 , 接受了一个小小的采访 。 以下是我们的对话内容:
问:是什么样的机缘 , 让你翻译了这本《俗世奇人》呢?
答:一开始是英国ACA Publishing出版社找到我 , 想让我翻译这本书 。 我读了之后 , 对于作者冯骥才先生生动的写作风格十分赞赏 , 我也十分有信心 , 能够将这种写作风格尽量在我的英文翻译中展现出来 。
问: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 , 你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相比于之前翻译麦家的《解密》和《暗算》等特工题材的小说 , 以及蒋子龙的《农民帝国》 , 这次翻译《俗世奇人》的经验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分页标题
答:翻译《俗世奇人》这样带有强烈地方特色的小说 , 译者所面对的挑战往往是需要最大程度地保留中文原有的风味 。 在人们眼中 , 冯骥才是一位非常典型的天津作家 , 他的作品能够真正代表这座城市以及它的现代历史 。 因此我的翻译必须做到尽量原汁原味 。 如果只是平铺直叙 , 丢掉了原文中的幽默感 , 这样的翻译是不能被接受的 。 翻译麦家的特工题材小说时 , 主要的挑战是要将原文中的技术性细节准确地翻译出来;蒋子龙的小说则更多的是语言学上的挑战 , 比如他常常会引用一些古文中的句子 。
问:你去过天津吗?在翻译了本书后 , 你对老天津的印象如何?这个城市有哪些特色是最吸引你的?
答:在翻译本书之前 , 我从未去过天津;但是翻译完成后我去过 。 虽然那时没去过天津 , 我也曾经在不少城市的外国租界游走 , 比如上海和青岛 。 在翻译本书之前 , 对于天津历史所做的背景调查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 。 在中国那些有过租界的城市里 , 文化的冲突和包容总是一道很特别的风景 , 它们都有自己的(甚至是奇怪的)方法来解决这些冲突 , 完成文化交融 。 在如天津这样的许多“租界城市”里 , 这种文化交融的遗产到今天都仍然引人入胜 。
问:这本书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个故事?
答:我觉得我最喜欢的应该是那个以义和团为背景的故事( 笔者注:《黄莲圣母》 ) 。 虽然这个故事并不太能代表整本书的典型风格 , 但是真的太吸引人了 。 除了这个故事之外 , 我还喜欢书中所有跟罪犯有关的故事 。 这些故事有一种“流浪汉小说”的风格 , 让人联想起Damon Runyon 那些描写二三十年代纽约黑帮罪犯的作品 。
问:能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你自己吗?是什么机缘让你成长为一名汉学家的?你最近的研究重心是什么?
答:我第一次对学习中文产生兴趣 , 是在阅读了David Hawkes翻译的《红楼梦》之后 。 阅读这部作品让我意识到 , 好的翻译对阅读体验的影响是巨大的 。 可以说 , 这种认知改变了我的一生 。 在这之后 , 我阅读了所有可以找到的关于中国的书 , 在上大学时申请了中文系 , 并且一直读完了硕士和博士 。 最近我手头上主要有两个项目:一个是对于中国早期以后宫妃嫔生活为主题的小说的研究;另一个是完成明朝历史小说、冯梦龙的《新列国志》的翻译 。 《新列国志》以史诗般的口吻 , 记叙了秦始皇一统中国之前(公元前221年前)东周时代几百年的历史 。
10月31日周六下午16:00 , 光华书店将和Sinoist Books一起 , 邀请畅销作家 薛欣然女士来聊聊Olivia翻译的这本《俗世奇人》 , 聊聊奇人辈出的天津 , 以及冯骥才先生的作品对于当代中国文坛无法磨灭的影响 。 同时我们还请到了英文版 Faces in the Crowd:36 Extraordinary Tales of Tianjin编辑 Matthew Keeler , 跟大家讲讲这本书在翻译和出版过程中的趣事 。
Tales of Old Tianjin: The Colourful Characters of a Port City with Xinran
(港口旧事:和欣然一起发现天津的俗世奇人)
时间:2020年10月31日(周六)16:00
地点:线上活动 , 注册后将收到Zoom链接

人民文学出版社|“狗不理”来了英国,它还香吗?
本文插图
Faces in the Crowd: 36 Extraordinary Tales of Tianjin
作者:冯骥才
译者:Olivia Milburn
出版社:Sinost Books
出版年:2019年11月

人民文学出版社|“狗不理”来了英国,它还香吗?
本文插图
俗世奇人:足本
作者:冯骥才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6年1月
Guanghwa Bookshop
112 Shafesbury Avenue, London W1D 5EJ
info@guanghwa.com 分页标题
【人民文学出版社|“狗不理”来了英国,它还香吗?】www.cypressboo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