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为何春秋时期卿大夫普遍明哲保身?隐性“专杀”与宗法制共同造就

【先秦时代|为何春秋时期卿大夫普遍明哲保身?隐性“专杀”与宗法制共同造就】耽于美色的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 , 烽火戏诸侯 。失去诸侯们的信任 , 镐京变得岌岌可危 。犬戎东进 , 一举攻破镐京 。至此 , 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 延续近300年的西周王朝正式覆灭 。平王东迁 , 开启东周 , 即春秋时期 。
此时的周王室 , 渐渐丧失号令天下的能力了 , 权威大有所降 。而中华大地上 , 冉冉升起了好多耀眼的新星 。率先奋起的就是齐国的国君齐桓公 。齐桓公坐大 , 以周天子的名义 , 率领几个诸侯国 , 讨伐宋国 。这就是著名的“九合诸侯” 。

先秦时代|为何春秋时期卿大夫普遍明哲保身?隐性“专杀”与宗法制共同造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烽火戏诸侯
后齐桓公成为诸侯中的霸主 , 气势远压式微的周天子 。至此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争霸的基调、兼并战争不断的局面已经定下了 。
然而 , 具有上升潜力的并不只有诸侯 , 还有诸侯的下级——卿大夫 。正如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一样 , 诸侯不会允许卿大夫袒露出任何的野心与壮志 。于是 , 在夹缝中谋生存的卿大夫阶层 , 普遍具有明哲保身的思想 。

先秦时代|为何春秋时期卿大夫普遍明哲保身?隐性“专杀”与宗法制共同造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齐桓公春秋时期的卿大夫普遍热衷于明哲保身
《国语·晋语》中有这样一段体现卿大夫应该明哲保身的描述:“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 , 欲擅晋国 , 今其子孙将耕于齐 。”这段话明确地对范氏、中行氏进行了批判 。他们不体恤他们的宗族 , 想要在晋国国内夺权 。这导致了他们的子孙流离失所 , 将逃亡到齐国进行耕地 。
“宗庙之牲 , 为畎亩之勤 。”是更进一步地对这两家子孙的境地进行了比喻 。曾经是可以用于宗庙祭祀的牲(春秋贵族阶层祭祀用猪牛羊) , 如今却成为了在田地耕作的普通牲口 。
范氏、中行氏及其子孙的悲惨境地被记录在《国语》上 , 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告诫卿大夫们 , 以这两族覆灭的经历为诫 , 安守本分 , 不要再惦记着权力 。

先秦时代|为何春秋时期卿大夫普遍明哲保身?隐性“专杀”与宗法制共同造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左为卿大夫
1、守身如莲 , 香远益清 , 是为廉
春秋时期 , 评价一个卿大夫是否称职 , 最重要的是看他是否懂得明哲保身 。
《国语·周语中》记载了刘康公访问鲁国的时候 , 对4位卿大夫的未来有不同的预期:“季、孟其长处鲁乎?叔孙、东门其亡乎!若家不亡 , 身必不免 。”可见 , 在刘康公的眼中 , 叔孙宣子、东门子最好的结果是被处死 , 最坏的结果是灭门 。而季文子、孟献子及其家族则可以在鲁国长期地存活下去 。
而之所以得出这样截然不同的评价 , 是由于“季文子、孟献子皆俭 , 叔孙宣子、东门子家皆侈 。”后两者不懂得勤俭持家 , 势必要遭到诸侯的严重打击 。如此不懂得守身的卿大夫 , 其事迹是不会香远益清 , 受到好评的 。这样不廉洁的家族 , 也是不能立足于世的 。

先秦时代|为何春秋时期卿大夫普遍明哲保身?隐性“专杀”与宗法制共同造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季文子
2、明哲保身 , 不只是独善其身 , 更是为了保全家族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原因 , 不仅仅是出于自私的独善其身 , 更是为了保全家族 。君子一旦立于危墙之下 , 损害的不只是家族的名誉 , 最严重的是要付出株连九族的代价 。而为了保全家族 , 很多卿大夫愿意只身赴死 。分页标题
晋国卿大夫范文子是一个为晋国殚精竭虑的人 , 他的眼光和谋略都远胜于当时的晋厉公 。鄢陵之战晋国胜利后 , 晋厉公十分自满 , 不听取下属任何建议 。范文子看出 , 这样的晋厉公 , 必将导致晋国局势的恶化 。他一方面出于家族的顾虑 , 不敢觐见直言 , 一方面又为晋国忧虑重重 。在家里的庙堂祈祷说“使我速死 , 无及于难 , 范氏之福也 。”

先秦时代|为何春秋时期卿大夫普遍明哲保身?隐性“专杀”与宗法制共同造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晋厉公
春秋时期卿大夫热衷于明哲保身 , 其本质是热衷于保全家族 。因为在春秋时期 , 卿大夫这一阶层 , 危机四伏 。专杀卿大夫的制度
即使卿大夫已把明哲保身当成一种阶级共识 , 最后真的繁衍生息、绵延不绝的宗族却寥寥无几 。《左传·昭公三年》就记录了宗族们的惨状:一开始有“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这十一个宗族 。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后:“肸之宗十一族 , 唯羊舌氏在而已 。”十一个宗族 , 最后只有一个宗族存活于世 , 仿佛对于各诸侯来说 , 专杀卿大夫也成为了一种阶级共识 。

先秦时代|为何春秋时期卿大夫普遍明哲保身?隐性“专杀”与宗法制共同造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左传
1、春秋时期专杀卿大夫现象突出
据北宋孙复《春秋尊王发微》有所记载“是故二百四十二年无天王杀大夫文 , 书诸侯杀大夫这四十七也 。”仅仅一年中 , 被诸侯处决而死的卿大夫多达47人 , 在任何时候 , 对于一个阶层来说 , 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
但“47个卿大夫”放置在春秋时期近300年的历史长河中 , 只是一个小数字 。而一个卿大夫的倒下 , 对于一个宗族来说 , 往往是丧失了主心骨 。树倒猕猴散 , 这也就可以解释了很多宗族消失不见的现象了 。
2、“专杀”——覆灭卿大夫的同时 , 彰显了诸侯的权势
“专杀”指诸侯不向周天子禀命 , 而直接杀戮卿大夫 。这在西周王室鼎盛的时期 , 是不可能发生的 。

先秦时代|为何春秋时期卿大夫普遍明哲保身?隐性“专杀”与宗法制共同造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周天子
“古者诸侯之卿大夫士命于天子” 。西周时期 , 周天子建立了严格的、自上而下的礼乐制度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地位层层而下 , 下级不得逾越 。每一阶层的爵位、权力都是周天子赋予的 。诸侯没有对卿大夫进行封爵加侯的权力 。
同样地 , 诸侯更没有对卿大夫进行处决的权力 。“谓卿大夫受赐于天子者 , 归必致于其君 , 君有命乃服之 。”在西周时期 , 即使卿大夫有罪 , 诸侯也不能直接处决 , 要交由周天子定夺 。
如果说在西周时期 , 卿大夫对于周天子是人身依附关系 , 诸侯只是代管;春秋时期 , 诸侯便越过周天子 , 直接管辖卿大夫 , 卿大夫的人身关系也转移到了诸侯处 。

先秦时代|为何春秋时期卿大夫普遍明哲保身?隐性“专杀”与宗法制共同造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春秋时期卿大夫
3、诸侯们为何集体不放过卿大夫?
西周时期 , 每一阶级所能用的器具、住宅、拥有的田地 , 都有严格规定 。春秋时期的阶层秩序 , 是天翻地覆的改变 。诸侯可以用周天子级别的器具 , 可以穿周天子才能穿的衣服 , 出行的仪仗、住宅的阵仗 , 也达到了周天子级别 。可以说 , 无论是从心理上 , 还是行为举止上 , 诸侯都在直追周天子 。对于卿大夫的态度 , 拿捏生命等问题上 , 也在模仿周天子的权力 。
而下一阶层对上一阶层的模仿 , 也在卿大夫阶层上得到了应验 。诸侯逾矩 , 行使周天子才能行使的权力 , 想要代替周天子 。卿大夫也逾矩 , 夺取诸侯的权力 。分页标题

先秦时代|为何春秋时期卿大夫普遍明哲保身?隐性“专杀”与宗法制共同造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天子所用器具
因此 , 诸侯专杀卿大夫 , 一部分的原因 , 是平定内部的叛乱 。郑国国君杀公孙黑 , 就是为了铲除公孙黑在郑国内部搅起来的祸乱 。除此之外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都会存在相互联姻 , 以促进彼此的交流 。而一旦一位卿大夫通过婚姻 , 从他国谋取个人私利 , 引起祸乱 , 也是会遭到诸侯的杀伐的 。春秋时期宗法制度的演变在卿大夫明哲保身思想上的影子
1、宗法制的延续维护着宗族的内部秩序
宗法制度自西周确立以来 , 维持着一个宗族的内部秩序 。宗族是一个整体 , 一荣俱荣 , 一损俱损 。为家族挣得荣誉 , 是植入在一个卿大夫身上最深刻的基因 。卿大夫在自己的宗族内部 , 是大宗 , 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 也有保全家族、促进家族发展的义务 。无论是向上夺权也罢 , 明哲保身也好 , 都是为了使自己的家族繁荣兴旺 。

先秦时代|为何春秋时期卿大夫普遍明哲保身?隐性“专杀”与宗法制共同造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宗法制下的西周
2、宗法制的瓦解解固了家族观念
卿大夫对于其下的士是大宗 , 士也极其渴望能得到卿大夫的荣誉与名利 。因此 , 卿大夫家族的内部 , 也围绕着权力和财富展开激烈的斗争 。从上到下的争权夺利 , 都对宗法制起着很强的瓦解作用 , 这无疑破坏了一个家族原有的稳定的结构 。当血缘关系不能在对卿大夫的家庭成员进行束缚的时候 , 卿大夫阶层 , 最后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落的结局 。总结
春秋时期 , 大到国家性质、经济结构 , 小到各阶层的暗流涌动 , 争权夺利 , 都是这一时期社会巨变的表现 。这一时期 , 上级诸如诸侯、卿大夫 , 都对下级具有毋庸置疑的绝对处置权 , 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 。但是 , 下级也在拼命地向上攀岩 , 想方设法地靠近上级所拥有的名利、财富、地位 , 这是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的因素 。

先秦时代|为何春秋时期卿大夫普遍明哲保身?隐性“专杀”与宗法制共同造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卿大夫
阶层内部、跨阶层的碰撞与对立 , 都是新与旧的碰撞的体现 。每一阶层 , 都在夹缝中求生存 , 他们小心翼翼地维持现状 , 却又不满足于现状 , 总想为自己、为家族谋求更多 。
有先天优势的便是诸侯阶级 , 卿大夫阶级紧随前后 。然而卿大夫的上级十分强大 , 下级也在蠢蠢欲动 。这也就是为什么 , 对于卿大夫而言 , 掩藏锋芒 , 明哲保身十分重要了 。
“明哲保身”一词 , 常常被认为是一个贬义词 , 意味着胆小 , 不主动惹祸上身 , 不是一个正直的为官之风 。但是对于春秋时期的卿大夫而言 , 这却是一种必备的处世之道 。
至此之后 , 随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 , 明哲保身成为后世众多官员的为官之道 。可以说 , 春秋时期的卿大夫 , 开了这一先河 。参考文献
1、《春秋时期专杀大夫现象研究》
2、《春秋时期宗法制度的延续及其瓦解》
3、《春秋时期卿大夫明哲保身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