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皇帝|"子立母死"皇位继承制度下的北魏王朝:皇嗣断绝,走向衰落


君王皇帝|"子立母死"皇位继承制度下的北魏王朝:皇嗣断绝,走向衰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 , 长期盘踞在北方的游牧民族也曾经多次南下向中原地区发动攻势 , 到南北朝时期 , 北方的野蛮民族鲜卑族的拓跋珪打进中原地区 , 并且在北方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 也就是公元386年建立的北魏 。
中国封建王朝的更迭中 , 皇位的继承总是在腥风血雨中进行和完成的 , 各方势力相互试探和厮杀 , 最后胜者为王 , 败者为寇 。
而在北魏统一的150年里 , 最为奇怪的却又占据统治地位的皇位继承制度 , 即"子贵母死继承制" , 其指的是当皇子被选为大统的继承人——太子以后 , 其母亲就必须被杀死 , 究其原因 , 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于从根源上断绝外戚干政专权的威胁 , 而今天我们将全面探讨如此残忍的"子立母死"制度其背后的秘辛 。

君王皇帝|"子立母死"皇位继承制度下的北魏王朝:皇嗣断绝,走向衰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 "子立母死"制度建立之前的北魏王朝:君主专制岌岌可危
1. 部落势力给皇权专制产生威胁
北魏王朝在建国之前 , 是由许多松散的部落联盟组成的 , 他们每一届的首领大都是由推荐得出的 , 所以在拓跋族一家独大的时候 , 皇位的传承就成为了不小的问题 。
如果依照建国之前的推举制度 , 显然不能满足拓跋族的既得利益 , 而在北魏王朝推行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虽然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拓跋族的皇位和权力 , 但遭到了其他部落的阻挠和反对 , 而被视为折中的"兄死弟及"的皇位继承制度 , 实际上对于社会的危害是最大的 。
因为兄弟之间年纪相仿 , 更容易培植势力 , 对现存的皇权造成的威胁也就更大 , 如此一来 , 皇位的稳定性和皇室内部和谐就受到了威胁 , 兄弟反目造成大权旁落 , 对于一个家族和部落来说更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
所以为了防止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生带给社会的动荡 , 拓跋珪在去世之前下令在北魏王朝强制推行了"子立母死"的皇位继承制度 , 如此残忍和冷血的大手笔 , 至少在一段时间里堵住了部落之间潜在的威胁和反对意见 。

君王皇帝|"子立母死"皇位继承制度下的北魏王朝:皇嗣断绝,走向衰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 北魏建国初期母后干政的警示
北魏前期尚未建国之前 , 只是北方地区一个比较松散的部落联盟 , 而拓拔族是整个部落的核心和领袖 , 北魏有相近血缘之间不能通婚的旧制 , 故而与拓拔族之间联姻的都是与其实力相当的其他部族 , 如此一来 , 在拓拔族建国以后 , 在拓拔族势力增强的同时 , 与其联姻的部族也得到飞升了 。
拓拔族成为皇室以后 , 其母氏一族和君后一族的地位和实力都得到增强 , 而北魏建国时间与其脱离原始社会的时间相距不长 , 因而社会中母系社会的遗风仍有影响存在 , 北魏想要脱离母系社会 , 建立起以父权为核心的真正的君权主义封建社会 。
而北魏时期拓拔一族中也曾先后出现过"太后临朝"的局面 , 年幼的皇帝基本上没有实权 , 在其母亲及家族势力的把控之下也根本没有机会建立自己的势力 ,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 , 新即位的皇帝难免会对外戚干政带来的威胁产生警示的想法 , 故而这样的皇位继承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皇帝自己安心 。

君王皇帝|"子立母死"皇位继承制度下的北魏王朝:皇嗣断绝,走向衰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二、北魏建立"子立母死"制度:巩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的需要
1.吸收了汉武帝以来外戚专权的教训分页标题
【君王皇帝|"子立母死"皇位继承制度下的北魏王朝:皇嗣断绝,走向衰落】北魏王朝的开国皇帝拓跋珪 , 在其统治时期王朝的皇位继承制度仍然沿用了前朝的"兄死弟及"制度 , 而在其去世之前 , 他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 , 也就是后来的魏明帝 , 并且下令处死皇子之母 。
在历史中有相关的记载 , "初 , 帝母刘贵人赐死 , 太祖告帝曰:"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 , 不令妇人后与国政 , 使外家为乱 。"吾远同汉武 , 为长久之计" 。显然拓跋珪改皇位继承制度由兄死弟及为子立母死 , 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外戚干政的悲剧出现 , 而汉武帝的前例显然给了拓跋珪施行的信心 。

君王皇帝|"子立母死"皇位继承制度下的北魏王朝:皇嗣断绝,走向衰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再加上自西汉以来的历史悲剧无一不在警示着外戚干政给皇权带来的动荡 , 吕后专权以后社会中不断开始出现类似皇帝年幼而大权旁落到母系一族中的现象 , 而中国历史上东汉时期朝中的皇帝大都年纪很小就即位 , 且大都短命 , 汉朝时期皇后在社会中的嫡正地位也得以确定 , 因而"主少母壮" , "帝死后生"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十分常见 。
在少主年幼、病弱、懦弱、昏庸、无能 , 或者是皇嗣中断的时候 , 皇后也就是下一代的皇太后可以垂帘听政 , 如此一来 , 皇太后背后的家族势力就成为垄断皇权的外戚 , 权力虽然仍旧得到了正统继承 , 实际上成为了外戚们满足自己私欲的权力垄断 。
从北魏拓跋珪时期开始 , 子立母死制度开始在社会中明确施行 , 虽然一开始受到了阻碍 , 但是几乎贯穿了整个朝代 , 葬送在这种残酷的制度之下的年轻后妃们达到数十个 , 一直到最后 , 胡皇后抓住了机会 , 在子立母死制度走到尽头的时候成为了皇太后 , 甚至还曾经临朝听政 , 但也正是此时北魏走向了衰落和分裂 。

君王皇帝|"子立母死"皇位继承制度下的北魏王朝:皇嗣断绝,走向衰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削弱部族势力的要求
北魏建国初期 , 各个部落之间的势力十分均衡 , 实力也十分强大 , 有"统国三十六 , 大姓九十九"的说法 , 而部族中有与拓拔族联姻或者产生其他关系的存在 , 这样一来 , 原本势力均衡的部落突然之间变得十分强大 , 他们开始通过家族中的皇后和皇太后来为自己谋取私欲 。
而北魏皇朝前身在部落联盟时期采用的大都是首长推荐制度 , 建国之后为了王朝的额发展实行"兄死弟及"制度 , 之后的皇帝开始在社会中推行"父死子继的嫡长子继承制度" , 而部落势力的存在威胁了这一制度的推行和实施 , 同时阻碍了君权专制主义社会的建立和发展 , 而子贵母死制度的推行是保证父死子继皇位传承和稳定的最显著的做法 。

君王皇帝|"子立母死"皇位继承制度下的北魏王朝:皇嗣断绝,走向衰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3. 杜绝母系一族对即位皇帝的牵绊和联系
最初的"子立母死"制度是由北魏皇帝拓跋珪提出来的 , 他让自己儿子继承帝位的同时 , 下令要求杀死其母亲 , 这个即位的皇帝就是拓跋嗣 , 而他"帝素纯孝 , 哀泣不能自胜 , 太祖怒之 。"
拓跋嗣深陷于失去母亲的哀痛中不能自拔 , 并且又害怕父亲降罪与自己 , 连夜外逃出宫 , 于是拓跋珪只能改立次子为皇子 , 仍旧是在立太子的同时赐死其母亲 , 而这个次子拓拔绍虽然凶狠手辣 , 但也是一个爱母心切的皇子 , 拓拔绍为了救出自己的母亲 , 深夜率领左右亲信以及宦官们 , 偷偷进入宫中 , 杀死了拓跋珪 , 救出了其母亲 , 随后自立为帝 。
而北魏王朝内部的动乱到此还没有结束 , 出逃的拓跋嗣听说了拓跋珪已死的消息之后 , 在城内亲信的帮助之下 , 联合了自己的势力 , 里应外合发动了兵变 , 不仅进入城内杀死了拓跋绍 , 连带着拓跋绍的母亲也一同赐死了 。分页标题
就这样 , 推翻王朝不仅要将皇帝推下台 , 还要赐死其母亲 , 彻底断绝其东山再起的机会 , 子立母死的制度彻底在北魏王朝确立下来 。

君王皇帝|"子立母死"皇位继承制度下的北魏王朝:皇嗣断绝,走向衰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三、"子立母死"的皇位继承制度下的北魏王朝:皇嗣断绝
因而 , 因为拓跋珪提出的这种子立母死的皇位继承制度 , 不仅造成了父子反目、兄弟反目 , 皇权动乱 , 而拓跋珪也因此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
自从北魏拓跋珪制定这种继承制度以来 , 原本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有大成就 , 继承帝位的后妃们现在却都迫切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要被立为太子 , 因为与此同时自己年轻的生命也就此被断送了 , 甚至后妃们根本都不想要诞下皇嗣 , 从根本上断绝自己可能失去生命的威胁 。
另一方面 , 因为后妃们对于诞下皇嗣已经没有原本的利益驱逐 , 反而成为了利益相悖的事情 , 所以后妃们的生育率 , 尤其是皇嗣的数量十分稀少 , 北魏王朝统治后期皇嗣几乎遭到灭绝 。因为拓跋珪制定这种制度的本意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皇权 , 巩固统治 , 但这样一来皇嗣甚至断绝 , 北魏皇朝也因此走向衰落 。

君王皇帝|"子立母死"皇位继承制度下的北魏王朝:皇嗣断绝,走向衰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四、 结论
从上面的表述中 , 子立母死的皇位继承制度显然并不适合在社会中推行 , 虽然在短期内其对于母系家族势力的打击拥有十分显著的成效 , 但从长远的角度上来说 , 非但不会实现君权专制统治的目标 , 还会加速王朝走向衰落和分裂的道路 。
而究竟哪种皇位继承制度适合 , 还需要根据每个朝代和皇帝的统治来决定和评价 。

君王皇帝|"子立母死"皇位继承制度下的北魏王朝:皇嗣断绝,走向衰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参考文献:
"子贵母死" , 揭秘北魏时期奇怪又残忍的皇位继承制度
北魏的子立母死的继承制度
北魏为什么会有子立母死的皇位继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