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医界工匠”|赵海亮:“仁心仁术”32载 临床手术超万台患者零投诉

深圳新闻网“医界工匠”系列报道——向我们最可敬、可爱的医学“工匠”和所有的白衣战士致敬!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副院长赵海亮 。

|致敬“医界工匠”|赵海亮:“仁心仁术”32载 临床手术超万台患者零投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海亮副院长
耳鼻咽喉科科主任 , 研究生导师 , 曾任山西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 现任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深圳市医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具有20余年三甲医院的工作经验 , 至今已经完成耳显微外科、颅底外科及头颈肿瘤方面三级以上疑难手术千余例 。现主要从事耳聋、耳鸣、眩晕等耳科疾病的研究、诊断与治疗 , 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 在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8月19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采访人员 张凡 李云云)在山西土生土长的赵海亮没想到 , 自己会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工作了20年、已经成为该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的2009年 , 应允友人 , 如同“冒险”一般地南下深圳 , 来到当时还在筹建的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 , 从头开始在特区“拓荒” , 这一干 , 至今就是11年 。
作为元老级人物 , 赵海亮见证了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作为“技术骨干” , 他和几位资深同事“传帮带” , 实现了技术团队从几位到百余位的发展壮大;作为耳鼻咽喉科学科带头人 , 他带领团队完成了耳鼻咽喉科从区重点学科、市重点学科到省重点专科的“三年三级跳”;作为一名医生 , 他始终秉承从医初心 , 用仁心仁术赢得好口碑……从医32年来 , 不论是何种角色 , 赵海亮都以“工匠精神”不断激励自我 , 成为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的副院长 , 也成为了深圳耳鼻咽喉领域的权威专家之一 。
“拓荒者”、学科带头人:
俯身龙岗耕耘十余载带领团队完成“三年三级跳”

|致敬“医界工匠”|赵海亮:“仁心仁术”32载 临床手术超万台患者零投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海亮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不断进取 , 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三甲医院所有技术项目
“当时这里总共就八九个人 , 仅能完成一些基本的手术 , 硬件条件也很落后 , 起步阶段确实很艰苦 。”回忆起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最初的模样 , 赵海亮感慨万千 。来不及多想 , 赵海亮和第一批骨干便一头扎进了一线繁忙的工作中 。坐诊、手术、会诊、急诊 , 24小时轮转 , 随时待命、常态化加班 , “特别累、很辛苦 , 但也很充实 。”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选择 , 我不后悔来到深圳 , 这里让我获得了更多的是成长 , 也是我一直践行从医的初心 , 不断精进技术 , 秉承医德 , 为患者服务 。”在龙岗区耳鼻咽喉专科医院工作了11年 , 赵海亮先后主持及参与省、市、区课题十余项 , 荣获龙岗区科技创新奖多项 , 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 在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
作为学科带头人 , 赵海亮还先后带领耳鼻咽喉科成功创建深圳市医学重点专科及龙岗区卫生系统唯一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 完成了从区重点学科、市重点学科到省重点专科的“三年三级跳” , 并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不断进取 , 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三甲医院所有技术项目 。其中颅中窝入路面神经减压术、显微镜和耳内镜下镫骨手术、人工耳蜗植入术等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十余年间 , 龙岗区耳鼻咽喉专科医院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该院变态反应学科排名连续多年进入全国百强 , 耳鼻咽喉科连续多年荣登“深圳市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榜首 , 奠定了在深圳市耳鼻咽喉界的引领地位 。作为目前深圳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家独立设置的耳鼻咽喉专科医院 , 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已累计为200余万专科患者解除病痛 , 在业内满载声誉 。分页标题
秉承“工匠精神”:
30多年学不停步、打磨医技
在30多年从医生涯里 , 赵海亮做过的手术超万台 , 却做到了患者“零投诉” 。这源于他对待病人一视同仁 , 不负生命重托 , 尽职尽责 , 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认可 。

|致敬“医界工匠”|赵海亮:“仁心仁术”32载 临床手术超万台患者零投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临床手术超万台患者零投诉
“医学也是‘工匠’ , 干的也是技术活 , 要不断精益求精 。”30多年来 , 赵海亮秉承了祖辈父辈手艺人的精细品质 , 谨小慎微 , 同时胆大心细 。对不同患者案例 , 他反复进行区别、鉴别、判断 , 细枝末节之处也不放过 , 还注重与影像科、病理科等其他科室的沟通 , 追根溯源找出病因 , 并挑选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
赵海亮还记得2010年 , 龙岗中心医院来了一位患者 。这位年轻人是位木工 , 在作业时不小心被一块锋利的薄木片飞入了左侧脖子 , 情况十分紧急 。上手术台后 , 赵海亮小心翼翼地尝试将木片取出 , 但手部稍有动作 , 木片处就喷血而出 。“这个时候我判断 , 这木片很可能是插到颈部大动脉上了 。”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 , 他迅速作出了判断 , 立即调整手术方案 , 先将被伤到的动脉剥离出来 , 扎住血管两端止血 , 再慢慢将木片取出 , 小心再小心 , 手术才终于顺利完成 。“回过头来想 , 如果一开始就急于把木片取出来 , 很可能造成颈部大动脉破裂大失血 , 后果将不堪设想 。”
学海无涯 , 医者更甚 。多年来 , 赵海亮习惯性地回顾总结自己经历的手术案例 , 详细分析其原理、过程 , 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经验 , 促进自我进步 , 也可供年轻医生学习研究 。同时他还带领团队向名医学习 , 取长补短 , 不断精进医技 。此前 , 他还凭借多年临床经验辨别出了龙岗第一例恶性淋巴瘤 , 成为业界的“开拓者” 。
仁心仁术:
免费帮助重度听障者走入“有声世界”
“医生最大的快乐就是把病人治好了 , 那是最幸福的事儿 。”在赵海亮看来 , 作为一名医生要有敬业精神、要专注 , 一切以病人的利益为重 , “该做的要去做 , 不该做的一定不要去做 。要有仁爱之心 , 多为病人着想 。”
在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工作的11年间 , 赵海亮带领科室不断发展的同时 , 还大力开展公益活动 。2017年12月 , 在赵海亮倡议下 , 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与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牵手行动——人工耳蜗深圳百人救助计划”公益项目 , 该项目将为100名深圳建设者和他们亲人中的重度听障者提供人工耳蜗免费救助 。
“医生要有技术、要专业 , 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医德、有善心 。”在谈到做公益的初衷时 , 赵海亮说道 , 医生以治病救人为天职 , 这也是自己从医之初就奉行的理念 。在带队伍过程中 , 除了对技术的要求之外 , 他也尤其注重对年轻医生们医德的培养 , 打造真正的“名医”、“名院” 。
【|致敬“医界工匠”|赵海亮:“仁心仁术”32载 临床手术超万台患者零投诉】在回顾自己30多年从医生涯时 , 赵海亮自我评价说 , “我是一名好医生 。”如今 , 作为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的副院长 , 他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 , 但每周还会抽出一天的时间坐诊 , 与患者面对面 , 用自己30多年的临床技术经验帮助更多人解除病痛 。来源: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