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报|文学报8月好书榜:袒露自我的真诚,和只有时间才能回答的质问
_本文原题:文学报8月好书榜:袒露自我的真诚 , 和只有时间才能回答的质问
文学探照灯 | 今日热点(点击查看)
莫言诺奖后首部作品《晚熟的人》由人文社推出 | 建军节 , 从“走进中国战舰”丛书中品读军人情怀 | ......
本文插图
【文学报|文学报8月好书榜:袒露自我的真诚,和只有时间才能回答的质问】
文学报好书榜
今年的盛夏来得有些迟 , 但终于来了 。
绿树阴浓夏日长 , 楼台倒影入池塘 。 绵长的蝉声之中 , 于静谧一隅闲读三两页 , 书页翻卷 , 文章入梦 , 怕是最惬意的消夏享受了 。
八月的第一天 , 文学报好书榜如约而至 。 读书是一件很奇妙的事 , 常常觉得时间有限难以为继 , 但真正读到一本好书时 , 又能让你完全忘了时间这回事 , 读罢离手后也念念难忘 。
与书相关的工作 , 让我们时时浸染其中 , 有时也未免有被汪洋新书淹没之感 。 这时候 , 读书就成了一件打捞的工作——把好书打捞出来 , 把关于阅读最初的那份感动打捞出来 。
这个月 , 哪些书在编辑部的小伙伴们手中停留了最长时间 , 又在心中不断荡漾和回响?
8月好书榜
虚构
《我会在六月六十日回来》《夜行货车》《2019年中国女性文学选》《怪诞故事集》《找不到工作的一年:续横道世之介》《小行星掉在下午》
非虚构
《斑斓志》《小猎犬号航海记》《显微镜下的成都》《阿尔伯特·卡恩的理想国:黑白时代的彩色世界史》 《人文草木:16种植物的起源、驯化与崇拜》《把世界装进火柴盒》
(排名不分先后)
虚构作品
《我会在六月六十日回来》
本文插图
[法]马塞尔·埃梅/著 , 李玉民/译
乐府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文插图
李凌俊
埃梅的这套短篇小说集是我七月的睡前读物 , 这些小故事亦真亦幻 , 让人分不清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 。
埃梅的脑洞或许是他区别于其他作家的一大显著特征 , 他的故事之林由现实的种籽萌发 , 在生活的土壤里 , 最后开出的是无数色彩绚丽奇异的花朵 。 但埃梅毕竟还是接续了法国经典文学的传统 , 他善于发现生活的荒诞不经 , 脑洞大开的讲述里还是有浑然天成的喜剧因素和社会讽喻 , 故事离奇却又符合生活的逻辑 , 讽刺中有温情 , 批判背后是悲悯 。
经过几十年岁月更迭 , 这些作品涉及的社会问题和人的困境依旧没有过时之感 。 埃梅始终主张作家的任务是“作为时代的良心” , 从这套小说集看 , 他做到了 。
《夜行货车》
本文插图
陈映真/著
理想国·九州出版社
在他的文字里 , 我们能实实在在感受到他“为受侮辱的人重新找回尊严”的努力 。
傅小平
陈映真曾感叹 , 他之所以写作 , 是要解决他思想上所苦恼所痛感的问题 。 这是他的由衷之叹 , 却会让我们先入为主认为 , 他的小说是他思想的图解 。 实际上 , 读他的小说是不怎么感受到思想的 , 他的思想深埋在流畅美好的文字背后 。 弥漫于他小说字里行间的那种观察与关切 , 却总是先于所谓思想 , 让我们深有触动 。 他写《夜行货车》的时候 , 中国台湾正经历和如今大陆相似的发展历程 , 显而易见的当下性 , 也使得我们更会产生共鸣 , 这其中也必然包含了感动之情 。分页标题
在他的文字里 , 我们能实实在在感受到他“为受侮辱的人重新找回尊严”的努力 , 他书写世界 , 并反求诸己、袒露自我的真诚 。 无论是文学名家 , 还是普通读者 , 读他的小说都会心有所动 , 甚或是感动落泪 , 大概就因为他对这个世界爱得真实 , 爱得深沉吧 。
《2019年中国女性文学选》
本文插图
张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滢莹
每篇与每篇之间会陷入长长的沉默 , 她们的发问 , 往往只有岁月能够回答 。
很喜欢张莉谈这本集子缘起时的一段话 , 大致意思是女性之间有着很难言说的亲近感 , 有时候很多场景自己目见了 , 也在记忆中保存了 , 却不知道为什么存着 。 她说很多年后才意识到 , 那些场景是讲述也是呼喊 , 是呼喊也是寻找 。
收在集中的20个故事 , 是20位女作家去年的作品 , 有对于自我身份的辨识 , 对当下女性社会地位的探究 , 也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 和男作家笔下的确凿相比 , 女作家仿佛天生就善于描摹那种也许经常在你我生活中反复出现 , 却向来难于吐露和陈述的情绪 。 在短篇小说的篇幅里 , 这些情绪错杂交织 , 懵懂的问 , 深思后的答 , 种种皆是属于女性、和只有女性才能完全理解的人生 。
《怪诞故事集》
本文插图
[波兰]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 著
李怡楠 /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此书原版出版于2018年 , 这次中文读者比英文读者更快阅读到它 。
郑周明
记得阅读《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时 , 带来一段在时间中冥想沉静的阅读感受 , 如果想更全面感受托卡尔丘克的文学特征 , 那么这本新出的包含十个短篇的《怪诞故事集》是很好的进入文本 。 这十个颇为怪诞的故事 , 提供了一种破碎世界拼凑出魔镜的感受 , 不仅有古老的传说想象 , 也有科幻色彩的预言 。
在去年的诺奖演讲中 , 托卡尔丘克提到了家中那台老旧的收音机以及母亲对思念的理解 , 和小说集中母亲留下的各种《罐头》互相观看 , 会发现托卡尔丘克的想象力来源 , 以及坚信世界上有无数个外在“我”的观念 。 就像魔幻现实主义源自于现实经验 , 所谓的怪诞也来自于现实给出的答案 , 托卡尔丘克用十个故事上演了一部类似网飞出品的短片集 , 穿越中西 , 穿越过去和未来 , 在惊奇惊艳背后 , 还有一个精致细腻、我们从未领略过的微物世界 。
《找不到工作的一年:续横道世之介》
本文插图
[日]吉田修一/著
覃思远/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袁欢
吉田修一依然擅长唤起共情 , 表现日常琐碎中的物哀之美 。
18岁从小县城长崎到东京求学 , 在24岁这一年 , 横道世之介毕业了 , 却遇上了“就业冰河期” , 所以也没能顺利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 , 但他和一些同样面临人生困境的人 , 建立起新的联系 , 这些联系看起来微不足道 , 却成为青春时期闪耀的记忆 。
书里的小诸这么形容横道世之介:你呢 , 什么时候看来都一无是处 , 所以看着你 , 我就觉得 , 现在起步 , 怎么都不算晚 。 世之介一个有点憨直、乐观、单纯的普通男孩 , 似乎从来没有适应长大成人 , 他总是以一种独特的奇妙力量温暖着身边的人 。
吉田修一依然擅长唤起共情 , 表现日常琐碎中的物哀之美 。 文字有着强烈的影像感 , 如描写世之介在求职途中闪了腰的片段 , 如果联想到前作的同名电影主人公高良健吾 , 便要忍不住跟着会心一笑 。
《小行星掉在下午》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沈大成/著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沈大成应该是个脑洞较大的人 , 这些脑洞有些轻逸 , 有些随性 , 所以自然也就显得有趣 。
本文插图
何晶
小行星为什么掉在下午?这是个概率事件 , 或者毋宁说 , 是个意外事件 。 所以这本小说里的故事 , 仿佛都带着一些意外的气质 , 里面的人物乃至其行为逻辑 , 都有一点不确定性 。 沈大成应该对人类的工作 , 或者说人类的劳动有多种好奇 , 好奇于在这个宇宙中 , 人的行动触角能够探伸到何种深度 。 于是视线飞跃这个星球 , 窥见宇宙的每一颗小尘埃 。
非虚构作品
《斑斓志》
本文插图
张炜/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张滢莹
苏轼大概是那类怎么写 , 比写什么更重要的写作对象 。
张炜写关于苏轼的书 , 据说前后跨度超过十年 。 苏轼难写 , 是因为难以出新 , 知名度高 , 著述众多 , 可以说 , 一百个人心里有一百个苏东坡 , 写他 , 若不是作家自身有丰沛内心和万千气象 , 其实很容易露短 。 读《斑斓志》 , 是为了读站在历史烟尘背后的苏轼 , 更为了读站在笔墨人物背后的张炜 。 读到很多地方 , 不自觉地就笑了——抚掌击节那种 。 比如张炜说 , 因为任性、恃才 , 苏轼晚年也有自省 , 但是自省不等于改变 , 这种晓悟源自血脉和文化的基因 , 他变不了 。 书生意气常被解读成一种拘囿 , 但在对的人身上闪现时 , 又何其珍贵 , 何其可爱 。
张炜未必是最精确描述苏轼生平的作家 , 却一定是最懂他的人(至少之一) 。 在绵实文字中 , 思绪如肆意汪洋般铺展 。 从写作角度上 , 与其说《斑斓志》是一本完备的人物传 , 也许更恰切的描述是:这是一次作家以苏轼之名在实相与虚相之间的穿梭往返 , 为古亦为今 。
《小猎犬号航海记》
本文插图
[英]查尔斯·达尔文/著
陈红/译 译林出版社
傅小平
达尔文作为生物学家 , 怎能写得这般文采斐然?
孤陋寡闻如我 , 只知有《物种起源》 , 不知有《小猎犬号航海记》 。 读到这本被达尔文称之为他的“第一个学术孩子”的书后 , 却不由感叹他观察之细致入微 , 思考之深邃独到 , 叙述之生动有趣 。 达尔文作为生物学家 , 怎能写得这般文采斐然?想来是他接受的通识教育 , 加之他别具一格的写作理念:“我从未受过文体的训练 , 我写作时 , 只是先把材料在脑子里尽量理清 , 然后用我能够随手拈来的普通语言表达出来而已 。 ”
如果用心玩味 , 他这番夫子自道 , 对写作者是大有启发的 。 何况达尔文历时五年科学考察写成的这本“航海记” , 记述了很多当时饶有趣味的风土人情 , 我们读它 , 诚可谓是对“逝去的世纪”的致敬 。
《显微镜下的成都》
本文插图
王笛/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笛像一个说书人平易近人地讲述 , 告诉我们市井的精神 。
郑周明
曾经我们的历史研究事无巨细地了解帝王将相的一举一动 , 对那些宫廷闱事、明争暗斗了如指掌 , 他们当然比一个普通人对历史更有影响 , 但那些占总人口99%以上的这些小人物 , 他们每天也在创造历史 。
在学者王笛的视野里 , 三十年来不断书写四川地区具有历史文化现象的街头、茶馆、袍哥、麻将以及围绕此活动的各类人物 。 在大历史的动荡中 , 民间的韧性和精神由此浮现 。 我们经常将茶馆、麻将当作成都生活的一种精神代表 , 那种慵懒悠闲的心态不仅存在于当下 , 在百年前战争四起时也是如此 , 之后在中国逐渐接触“现代生活”初期 , 还有人断言茶馆这个传统事物将会消亡 , 但恰恰相反 , 茶馆承担了丰富的社会功能也有很强的适应性 。 借助各种档案、口述史、地方志、竹枝词等资料 , 王笛像一个说书人平易近人地讲述 , 告诉我们市井的精神 , 告诉我们街头可以如此寄托想象 , 而这不仅是历史现象 , 也是当下城市的问题 。分页标题
《阿尔伯特·卡恩的理想国:黑白时代的彩色世界史》
本文插图
[英]大卫·奥库夫纳/著
杨凌峰/译 金城出版社
李凌俊
观看这部影像集 , 不会有翻检故纸堆的陈旧之感 。
1907年6月 , 发明家奥古斯特和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向公众展示被他们称为“玻璃干板彩色正片”的摄影成像工艺 。 1908年 , 法国银行家阿尔伯特·卡恩耗费巨资 , 派遣大量摄影师去往世界各地五十多个国家 , 用这种彩色摄影技术拍摄了七万多张照片和长达一百多小时的电影胶片 , 这个被称为“星球档案”的计划为二十世纪初的黑白世界留下了一段瑰丽的历史 。
观看这部影像集 , 不会有翻检故纸堆的陈旧之感 。 因为彩色玻璃片需要长时间曝光才能成像 , 被拍摄的主体需要在镜头前保持几分钟的静止 , 他们凝视着陌生的机器 , 少有笑容 , 即便是孩童也神情肃穆 , 这种平静恒久的美 , 让人想起本雅明强调的机械复制技术兴起前艺术品自带的“灵晕” 。
《人文草木:16种植物的起源、
驯化与崇拜》
本文插图
苏生文、赵爽/著
领读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
袁欢
原本以为是一本严肃的科普作品 , 但读起来一点不会枯燥 , 兼具故事性和知识性 。
书里展现了苹果、桃、玫瑰、兰花等16种日常可见的植物 , 通常会从一个有名的典故讲起 , 如特洛伊战争的“金苹果”如何跌落到现实的盘中;从《玫瑰圣经》出发认识已经消失的古典玫瑰……代表着地理大发现后人类对于植物的再发现与再运用 , 同时植物也暗暗影响着人类的文明 。 本书的书写于人文气息中带着草木韵味 , 两位作者以趣味的方式讲清楚这些植物的“起源、驯化与崇拜”之旅 , 同时让读者在“识草木之名”的过程中了解植物的历史与文化 。
《把世界装进火柴盒》
本文插图
[英]西蒙·加菲尔德/著
陈鑫媛/译 未读·贵州人民出版社
原来世界上真的有人为了这写了一本书!
张滢莹
小时候背《核舟记》背得深恶痛绝 , 长大后真正看到核雕艺术 , 才惊觉当年怎么就错误理解了那么精妙的描述?然后真的来了这么一本书 , 考据世界上许多微缩艺术品的来历 , 它们是如何由个人爱好成长为公众观摩赞叹的艺术品的过程 , 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我们会对微缩以后的物件如此沉迷?
书里说 , 制作微缩的过程 , 满足了很多人的关于“人类征服世界”的欲望 。 想起陪着孩子做模型 , 最后孩子跑了 , 自己却沉迷其中的经历 , 好像也不是那么轻易能用征服欲来解释的 。 更像那么回事的是:我也不会造房子啊 , 造个乐高屋子假装自己有建筑方面的天赋 , 满足和夸奖一下自己 , 好像也挺不错 。 话说在看书之前 , 一直以为跳蚤马戏团只是小说里的故事情节……
新媒体编辑:张滢莹
配图:
- 摩羯座|8月底,喜从天降,挚爱归来,心起涟漪,再度牵手,余生恩爱不离
- 金牛座|星座日运(8月30日),金牛座犹豫,射手座烦躁,巨蟹座寂寞
- 生肖鼠|8月30号到9月底,全家好运不断,荣华富贵的3大生肖
- 雪佛兰|8月最后几天,雪佛兰为什么要来保定?
- 西峡|8月28日、29日露营活动开启啦!相约新远方农场,来一场星空下的party!
- 生肖夜看|8月底,旧情人回首,爱情降临,3生肖缠绵到底,余生不再说分手
- |新安江七夕节浪漫花灯会活动圆满落幕
- 横财|8月底最后2天,9月份这三个生肖将过上梦寐以求的生活
- 星座|8月下旬,求得幸运签,4属相横财旺又旺,生活幸福连连
- 中医药|增多500张病床!黄埔区中医能力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