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一场卖20万和一场卖2亿的直播,差距背后有两个被忽略的系统
_本文原题:一场卖20万和一场卖2亿的直播 , 差距背后有两个被忽略的系统
阅读这篇文章之前 , 我们先做几个非常简单但是非常重要的动作——
尝试把你的食指横放在齿间 , 现在 , 你的嘴角会微微上扬 , 有没有觉得比之前高兴了一点?
皱起眉头呢 , 会不会感受到一丝不悦?
现在 , 上下点点头 , 你会不会觉得 , 读到的文字更有道理一些了?
那摇摇头呢 , 是不是变得更谨慎、更警觉了 , 更想要提出质疑?
因为高兴时你会微笑 , 所以 , 嘴角上扬的表情(即使仅仅是因为咬着手指)也会让你的大脑联想到平时微笑时的场景 , 从而使你感到高兴;同样 , 通常你是在赞同别人观点的时候点头 , 这会使点头的你更倾向于同意 。
常见的表情和动作在不知不觉地影响你的想法和感觉 。 这些复杂的反应快速地呈现在你的脑海中 , 而且都是自主发生、无须费力的 , 同时 , 你不能左右它、无法让它停止 , 这是一种认知、情感和生理反应的自我强化 。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我们对于自己一无所知” , 他认为 , “一无所知”是阴暗的 , 因此被我们有意识压抑 。 然而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 , 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社会学、心理学实验发现 , 这部分“一无所知”是无意识的 , 我们是无意识的走向了系统性的认知偏差 。
营销业界的行家里手多深谙此道 。
这背后的底层逻辑 , 其实可以用认知偏误中的“锚定效应”、“曝光效应”以及“禀赋效应”来解释 。一场卖2个亿的直播 和一场卖20万的直播 , 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带货主播在功力和段位上的差距 。 何谓功力?就是带货主播及团队以比附定位、制造稀缺感、避免极端、权衡对比等等手段 , 来成功引导你消费行为的能力 。
大脑的双系统思维模型
如何更好地反“套路” , 清楚理解自己大脑深层的“无意识” , 提高决策质量?
我们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大脑的运作方式 。
本文插图
愤怒的女性
审视这位女性的脸时 , 你可以迅速给出判断 , 她正在生气 , 你甚至可以对她的行为进行推测 , 感觉她将要说出什么刺耳的话来 , 声音也会飙高 。
你并不是有意评论她的情绪 , 或推测她可能要做的事 , 你对这张照片的反应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 并不需要额外的努力 。 这就是典型的“快思考” 。
现在 , 请看下面的问题:
17×24
你能立刻知道这是一道乘法题 , 会想要找到附近的纸笔 , 也会对答案的大体范围有一个模糊的直观认识 , 知道126,090和107都不可能是正确答案 。
但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 , “快思考”就是不够的 , 需要按部就班地进行运算 。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 首先 , 你需要重新回忆乘法口诀表 , 接下来 , 你可能会将其拆分成17×20和17×4 , 并记住中间步骤的结果340和68 , 最后得出408的正确答案 。
运算中 , 你的身体也会参与其中 , 你的肌肉会紧张、血压会上升、心跳会加速、瞳孔会扩大 。 计算结束时——无论是得出答案 , 还是放弃计算——它们才会恢复正常 。
丹尼尔·卡尼曼采用系统1和系统2 , 说明大脑中的两套系统:
-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 , 不怎么费脑力 , 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的状态 。
-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 , 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
作为基因内置系统 , 系统1非常顽固
每个人在审视自己的时候 , 往往都更容易认为自己就是系统2 , 头脑清醒、富有逻辑、抱有信仰、善于选择 , 至少 , 能够决定自己想要什么和该做些什么 。
但事实并非如此 , 我们所想所做的大多数事情都是由系统1引起的 , 它才是我们大脑中的主角 。
不相信吗?我们再来看张图 。
本文插图
缪勒-莱耶错觉图
或许你曾经见过这幅图 , 知道这是那幅著名的缪勒-莱耶错觉图 , 虽然看上去明显一长一短 , 但实际上两条线是等长的 。
要证实这一错觉很简单 , 只需要找把尺子量一量 。 测量之后 , 你——你的系统2 , 你的理性自我——就会知道并且相信 , 这两条线是等长的 。 然而 , 不论如何 , 你眼中所见的这两条线 , 肯定还是一条长、一条短 。
系统1顽固且无法关闭 , 你可以选择相信测量的结果 ,相信理性、相信测量、相信统计、相信事物具有非常复杂的本质 , 但是 , 你永远无法控制系统1带给你的直观感受 。
究竟大脑为什么会形成系统1和系统2?
【大脑|一场卖20万和一场卖2亿的直播,差距背后有两个被忽略的系统】这是因为人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 , 唯有合理分配 , 才能在不减弱思考能力的同时 , 减少占用大脑的工作记忆空间 。
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 “看不见的大猩猩”描述了人的注意力究竟多么有限 。
研究人员请被试者观看一部两队频繁传篮球的短片 , 其中一队穿的是白色球衣 , 另一队穿的是黑色球衣 。 观看短片的人 , 需要数出白衣球队的传球次数 , 忽略掉另一队的传球 。 这个任务比较困难 , 需要注意力的完全投入才行 。
短片播到一半时 , 一个套着大猩猩服装的女人出现了 , 她穿过球场 , 捶着胸 , 四处晃悠 。 这只“猩猩”总共出现了9秒钟 。 上万人观看这部短片 , 其中一半的人没有留意到“猩猩”的穿行 。 之所以这样 , 是因为那个计数的任务造成了某种屏蔽 , 特别是记数将注意力引导到了白衣球队 , 从而使被试者忽略了黑衣球队 , 以及与之相似的黑“猩猩” 。
在这项研究中 , 最值得注意的是 , 人们在知道结果后非常吃惊 , 那些没有看到“猩猩”的观众坚称场上没有“猩猩”——他们无法想象自己紧盯着屏幕 , 但是却错过了一个持续9秒钟的“异物” 。
系统2是理性 , 而不是聪明
你是否有类似的经历:为了逃避做正事 , 数次打开朋友圈、刷起微博、点开B站、登录知乎……最后归咎于互联网平台上呈现的信息过于碎片化 , 夺走了你的注意力 。
殊不知 , 即使没有热闹吸睛的信息流 , 为了逃避启动系统2 , 你也可能会打开冰箱、关上窗子、或是像胡适先生一样 , 选择打牌 。
他在上学期间 , 有这样一段日记记录——
7月13日:打牌 。
7月14日:打牌 。
7月15日:打牌 。
7月16日: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打牌 。
7月18日:打牌 。
有个朋友说 , 他在写论文的时候 , 会觉得连药瓶子上的说明书都很有趣 , 愿意搜索下那几个看上去相当复杂的化学方程式 , 或是搞清楚丹参、白芍、茯苓究竟长什么样子……这样一番“探求新知”之旅 , 只是为了不打开那个论文文档 。
从本质上说 , 提高大脑的运转速度不会让人感到快乐 , 保持连贯的思维或积极的思考需要强大的自我控制力 ,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称之为“自我损耗” 。
就像用电超负荷 , 断路器会跳闸 , 致使那条线路上的所有电器都断电一样 , 注意力也有其极限 , 表现在身体上 , 你会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瞳孔扩散 , 难以为继 。分页标题
“聪明”vs“理性”
从这个角度出发 , 虽然很多人声称自己 享受智识的乐趣 , 比如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就在多个场合表示 , 她喜欢自己是聪明的 , 并以此鼓励年轻的女孩子摆脱傻白甜 。 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 特别需要系统2的活动极需自我控制 , 这实际上是相当“自我损耗”的 。
这里 , 我们还有必要区分两个概念:“聪明”和“理性” 。
奥巴马夫人强调的其实是理性 , 因为很多智商高的聪明人过于自信 , 更依赖自己的系统1 , 反而觉得认知努力没有意义 , 尽量避免费力思考 。 因为坚信自己的观点 , 认为“这就是对的” , 便不去花费功夫验证自己的直觉是否符合逻辑 , 反而有可能是不理性的 。
在《十三邀》里 , 历史学家许倬云和许知远对谈时说 , “我们现在的知识分子是网络知识分子 , 是检索机器 , 不是思考者” , 其实 , 尽可能在最大范围搜寻相关信息 ,并运用推理和逻辑来质疑、反省 , 就是至关重要的思考力 。
认知革命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说:旧石器时代的智人学会了利用石头工具 , 轴心时代的新人类学会了一种理性工具 , 即认知革命 , “人类有了虚构故事的能力” ,认知革命开启了一条“文化演化”的快速路 , 而不再停留于“基因进化”这条总是堵车的道路上 。
系统1的模式内置在基因中 , 是个体可以从记忆中提取出来的规则、程序、策略 , 具有连续性 , 可以快速完成自启动;系统2更高级 , 需要在后天反复练习才能养成 。
行为经济学家史蒂芬·列维特在《魔鬼经济学》中指出:“比起事实和逻辑 , 人们的观念更多的是基于空想和从众心理 。 如果你当他的面提出这点 , 他当然会反驳 。 他的行为来源于一系列他自己看不到的偏见 。 ”
1、曝光效应
你的大脑只要处在清醒状态 , 即使思绪并不那么清晰 , 都一直在进行多重运算: 有什么新情况吗?存在危险吗?事情进展得顺利吗?我需要转移注意力吗?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吗?
在经过一系列运算之后 , 你的大脑将倾向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 放松: 事情进展顺利的标志 , 没有障碍、没有新情况、没有必要转移注意力或投入更多精力 。
- 紧张: 存在某种问题 , 需要不断调动系统2参与其中 。
换言之 , 什么样的信息更容易让人信服?
任何能使联想机制运行更轻松、更顺利的事物 , 都会使我们心生信服 。
而想让人们相信有个可靠的方法 , 那就是不断重复 。 甚至 , 人们只要熟悉其中的一个短语 , 就会觉得对整个陈述都很熟悉 , 也会因此对陈述内容信以为真 。因为人们很难对熟悉感和真相加以区别 。
心理学家将这种认知偏误称为“曝光效应” , 它并不依赖对熟悉程度有意识的体验 , 而是完全脱离了意识:当重复的单词或图片迅速闪过 , 快到观察者根本没有意识到看见它们时 , 还是同样更为喜欢重复率高的单词或图片 。
从生理学角度 , 只要不断重复接触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 , 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生理现象 , 可推及所有动物身上 。
要想在一个危机层出不穷的世界生存 , 一个有机体对新奇刺激应该谨慎回应 , 随时保持警惕和逃离的状态 。 若一种动物对新奇的事物没有心存戒备 , 其生存概率就会很低 。 然而 , 如果了解到这个刺激物是无害的 , 最初的谨慎便会渐渐消失:一个刺激的重复曝光 , 并没有产生不好的影响 , 那它就是安全的、值得信赖的 , 便是好的 。
很多电商主播会在介绍产品时不断重复某些关键词句 。 重复的背后 , 有直播间观众频繁进出的关系 , 同时 , 更为关键的是 , 重复的话语会让人感到放松 , 而熟悉会对应舒适 , 从而让听到的消息更可信 。分页标题
即使处于完全无意识的状态 , 那一句被不断重复的口播 , 都已经左右了你的决策 。
2、锚定效应
当人们对某件事的好坏做估测的时候 , 其实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好与坏 , 一切都是相对的 , 关键看你如何定位基点 。 基点定位就像一只锚一样 , 它定了 , 评价体系也就定了 , 好坏也就评定出来了 。
在生活中 , 当我们需要对不太熟悉的事物进行评估时 , 会不由自主的将它量化并寻找对标物 。 决策过程中 , 会不自觉地给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 。
比如 , 欧洲《经济学人》杂志在互联网的冲击下 , 决定推出网络版 。 于是 , 他们就想出了两个方案 , 一是购买网络版要56美元 , 二是购买网络版加纸质版要125美元 。 这两个方案推出以后 , 结果发现 , 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56美元的网络版 , 导致他们的纸质版销量直线下滑 。
后来 , 他们为此请来了一位定价专家 。 他没有改变原来的发行价格 , 而是在这两个价格之间增加了一个新的选择 , 这样 , 读者就有了三项选择:
第一购买网络版 , 需要支付56美元;
第二购买纸质版 , 需要支付125美元;
第三购买网络版加纸质版 , 同样需要125美元 。
结果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第三个方案 。
这种对比之后的“溢价”给了绝大多数人“占便宜”的感觉 , 进而左右了他们的选择 , 达到了最终的目的 。
再比如蔚来汽车 , 其定价明显高出国内其它的电动车品牌 , 于是蔚来就把体验店开到特斯拉附近 , 并以各种参数对标特斯拉 , 此时价格就显得便宜很多 。 电商直播助播展示超市原价等 , 都可归为此列 。
3、启动效应
莱曼·弗兰克·鲍姆的名著《绿野仙踪》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多萝西和稻草人都对铁皮伐木工的故事很感兴趣 , 现在他们知道他为什么这样急着想要是到一颗新的心了 。
稻草人说 , “没关系 , 我还是要大脑 , 不要心 。 一个傻瓜即使有了一颗心 , 也不知道拿它怎么办的 。 ”
铁皮伐木工回答 , “我要心 , 因为大脑不会使人幸福 , 而幸福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 ”
多萝西什么也没说 , 她被弄糊涂了 , 不知道两位朋友谁说得对 。
这并非童话的场景 , 大脑和心 , 的确是不可兼得的 。
在一项实验中 , 受试者看到一个列有5个单词的单子 , 按照要求 , 他们得在5个词中选出4个组成以钱为主题的短语(比如“高、一份、薪水、桌子、工作”可组成“一份高薪工作”) , 或者 , 更抽象一些 , 比如 , 一堆仿制钱币 , 或是显示美钞的电脑屏保 , 等等 。
起初接触到这些短语或图像 , 所以脑海中有钱的概念的人 , 比自己没有这方面联想时更为独立 , 他们会持之以恒地解决一个非常难的问题 , 付出双倍的努力也在所不惜 , 实在迫不得已 , 才会向研究人员寻求帮助 。
但同时 , 他们也表现的更为自私 , 更不愿花时间去帮助另外那位假装对实验任务不大清楚的学生 。 当一位研究人员不小心将一捆铅笔掉到地板上时 , 脑子里想着钱的那些受试者 , 捡起的笔也相对较少 。
同时 , 满脑子都是钱的受试者 , 表现出更强烈的独处意愿 。 受试者得知他们过会儿和另一个人会简单聊一下 。 他们负责摆两把椅子 , 而研究人员离开去找那个人 。 潜意识里有钱这一概念的受试者 , 摆放椅子的距离(118厘米) , 会比没有这一概念的人 , 摆放的距离(80厘米)更远 。
很多事物会以我们意识不到的方式 , 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态度 , 这就是“启动效应” , 本文开头的微笑实验和点头实验 , 都属于这一种 。
4、小数定律 / 赌徒谬误
以为随机序列中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与之前发生的事件有关 , 即其发生的概率会随着之前没有发生该事件的次数而上升 。 比如 , 重复抛一个公平硬币 , 而连续多次抛出反面朝上 , 赌徒可能错误地认为 , 下一次抛出正面的机会比较大 。分页标题
认为自己不是赌徒?那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抛1000次硬币 , 出现正面500次和反面500次的概率”与“抛6次硬币 , 出现正面3次和反面3次”的概率是否一样?
实验中有近40%的被试者认为一样 , 实际上是不一样 , 前者是大样本 , 不大可能偏离平均值 。 后者是小样本 , 更可能偏离平均值 。 人们之所以会做出错误判断 , 是因为忽视了样本的大小 。
某城有两家医院 , 大医院每天约出生45个婴儿 , 小医院每天约出生15个婴儿 。 男孩出生率大约都为50% 。 但每天男孩的具体出生比例不同 。 每年 , 医院统计男孩出生率高于60%的天数 , 你认为哪家医院多一些?
A , 大医院;B , 小医院;C , 一样多 。
实验显示 , 21人认为大医院多 , 21人认为小医院多 , 53人认为一样多 。
而概率理论告诉我们 , 小医院中这样的天数可能会多于大医院 , 这是因为样本越大(大医院) , 就越接近50% 这一平均值 , 而小医院样本小 , 则偏离50%这一平均值的可能性会更大 。
人们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判断错误 , 就在于他们认为 , 任何一个小样本或者事件 , 都应该具有全域的特征 。
但实际上 , 小样本中偶然事件并不具有自我修正的功能 , 出现一个极高分也不一定出现相应的极低分与之平衡 。
在股票市场中 , 在股价连续上涨或下跌一段时间后 , 投资者就会出现反转的预期 , 因而倾向于在股价连续上涨超过某一临界点时卖出 , 或接连熔断时抄底 , 但这一预期是完全没有统计学依据的 。
5、可得性偏好
人们由于受记忆力或知识的局限 , 在形成自己的判断过程中 , 往往会赋予那些易见的、容易记起的信息以过大的权重 , 而对大量的其他必须考虑的信息“视而不见” , 仅仅基于易见的 , 容易记起的信息作出判断 。
9-11事件后 , 很多美国人怕飞 , 并宁愿开车以避免坐飞机 。 根据计算 , 在9-11之后的一年内 , 由于为了避免飞行而选择坐汽车出行 , 1,595个美国人因此丧命 。
如果每个月有一架飞机被恐怖分子劫持并坠毁 , 那么坐飞机死去(假设每个月飞4次)的概率是1/540,000;而如果每年有一架飞机被劫持坠毁 , 那么坐飞机死去的概率是1/6,000,000 。 在美国公路上开车死去的概率是1/7,000 , 远高于飞机被恐怖分子劫持坠毁的概率 。
当我们做出决策时 , 通常会搜索记忆中的搜索集判断 , 第一步是登录记忆系统 , 第二步接着对记忆中已有的相关信息、经验、知识等进行调用和重构 , 第三步对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 , 以得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
但时间有限、经验缺失、知识匮乏和结果的严重性等因素 , 给决策者带来了巨大压力 。 这些压力使人们更倾向于靠直觉进行决策 , 然而直觉决策容易使决策者只利用本身从知识、经验中易获得的信息 , 却忽视了其他对决策有重要影响的信息 。
6、回归均值
某项指标的表现过高或者过低后 , 会自然回归到平均水平 , 它在生活中非常常见 , 只是一种自然的波动 , 忽视这种自然的回归现象 , 会导致人们归因错误 , 误认为是自己的某些行为影响了该数值的表现 。
在运动比赛中 , 那些第一天表现很成功的选手通常在第二天发挥都不比之前理想 , 因为我们比较关注这场比赛 , 我们通常觉得“选手第一轮表现很好 , 现在他一定很紧张 , 因为想要保持领先地位 , 所以会表现欠佳” , 或者“选手第一轮表现很糟糕 , 他明白自己已别无选择 , 因此也没有什么压力 , 大概第二轮就会做得更好” 。
然而 , 真实情况却是:选手某次比赛的发挥 , 其影响因素有很多 , 结果会呈现出难以预测的波动性 , 但发挥最终将会回归到平均水平 。
回归均值 , 具有以下特点:
- 如果偏离平均值越明显 , 我们所期待的回归现象就会越明显 , 因为偏离数据越极端 , 代表了运气的效用越强 , 而运气消失 , 就会产生强烈的回归 。 分页标题
- 虽然偏离平均越明显 , 我们期待回归的合理性就越强 , 但回归预测依然会有不确定性 , 因为琢磨不定的运气 , 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消失 。
- 只有在更长的周期内 , 回归预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 才能够得到保证 , 因此这会更加考验我们对回归现象 , 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解释 。
在得知事件结果之后 , 人们会忽略结果信息的影响 , 而高估自己能正确预测事情发生几率的倾向 。 后见之明偏误普遍存在于各种决策任务中 , 并不因为认知风格、专家与新手等个体差异 , 以及对原始答案的精细加工、结果呈现时的属性框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
每当一件热点事件爆发 , 很多文章就会应声而出 , 用各种证明和分析表示早已预料到 , 看完文章人们都恍然大悟 , 原来逻辑如此简单 , 各种预兆如此明显 , 甚至附和表示自己也早有预料 。
8、禀赋效应
当个人一旦拥有某个物品 , 那么他对该物品的价值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提高 , 禀赋效应会导致人们无法客观判断交换该物可获得的利益 。
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 , 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 。 出于对损失的畏惧 , 以“7天无理由退货”为例 , 短期内可以导致退货率和后期成本增加 , 但长期来看 , 反而让消费者不会频繁退换货 。
慢一点 , 好一点
以上种种 , 可得出我们的大脑有说不清的局限 。
我们总是对自己认为熟知的事物深信不疑 , 但显然不了解自己的无知程度;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 却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 。
当然 , 做任何事情都调动系统2是不现实且无趣的 。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心理学家瓦莱丽·汤普森就说 , “要是你每次走进一家餐厅 , 都得从最底层的逻辑开始推算自己该有的行为 , 那这日子恐怕是没法过了 。 ”
但在需要的时候 , 如何有意识地弥补系统1的缺陷 , 减少由直觉产生的偏见和错觉?卡尼曼提出了如下建议——
1 向内:刻意练习
直觉主要有两类 。 有一类是主观的 , 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 , 用简单的问题代替难以回答的问题 , 预测往往偏离真实的结果 , 而另一类 , 则是依靠反复训练得来的技能和经验 。
你可以选择刻意练习:
- 先估测出平均点的平均值;
- 根据你的证据的印象算出与之匹配的平均绩点;
- 对你的证据和平均绩点的关联性作出估算;
- 如果关联度是0.3 , 则从估算出的平均绩点的平均值中抽出30% , 放到与之匹配平均绩点里 。
2 向外:寻求意见
尤瓦尔·赫拉利说:“人类很少能认清自己的无知 , 因为他们就是一直待在如同回声室的同温层里 , 往来的都是思想相近的朋友 , 接收的都是肯定自己意见的新闻信息 , 各种信念只是不断增强 , 鲜少遭到挑战 。 ”
在通常情况下 , 我们大脑更偏向相信内部意见 , 也就是自己身边人的意见 。 同时 , 我们也发现 , 过于乐观的计划随处可见 , 到处都是不切实际的、接近理想状况的预测和计划 。
看轻或者忽视分布信息的普遍趋势 , 是预测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 。 因此 , 我们应当尽力划分预测问题的类别 , 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所能获取的分布信息 , 在预测时多使用外部信息 , 提高决策有效性 。
无论是向外寻求帮助还是向内反躬自省 , 目的只有一个 , 让思考慢下来 。
- 搜狐城市-郑州|跨省旅游恢复了,鸡公山邀您共赴一场自然奇遇
- 旅途欣赏|“呼伦贝尔号”——如同老友重逢般的一场旅行
- 梦想新生活|被一场恋爱“毁掉”的甜歌皇后,杨钰莹在人言可畏中陨落
- 晓彤电台|48岁女人去同学聚会,与老同学重温旧梦,一场大病后才知谁是真爱
- 新能源|一场暴雨后,新能源车主快哭了:不到一年就报废,这车雨天不能开?
- 情感|我爱你,到此为止
- 大脑帮|“伪阅读”正在耗费你的时间,这4种不良阅读习惯,早知道早受益一、什么是“伪阅读”?“伪阅读”的4种表现二、你有必要知道的“伪阅读”的
- 读娱官网|认真做女团的姐姐,带来了一场打破市场定义的考验
- 紧凑型SUV|吉利举办了一场独特的光影展,让未来与传统组成了CP
- 慢慢来的步伐|如何与大脑合作,突破人生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