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武志红:宠爱自己 , 是父母溺爱孩子的心理真相//----
----武志红:宠爱自己 , 是父母溺爱孩子的心理真相//----
----武志红:宠爱自己 , 是父母溺爱孩子的心理真相//----
----武志红:宠爱自己 , 是父母溺爱孩子的心理真相//----
----武志红:宠爱自己 , 是父母溺爱孩子的心理真相//----
文/学乃身之宝
父母溺爱孩子 , 很常见 , 而且表面上看 , 溺爱还有点儿伟大的感觉 , 因为父母是在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求 。
但实际上 , 溺爱源于父母的自恋 。 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 , 给予过度满足 。 他们在无限制地给予孩子时 , 其实是在无限制地给予自己 。
用武志红老师的话来说 , 那就是:“宠爱自己 , 是溺爱的心理真相 。 ”
今天的文章 , 我们一起来讨论下 , 父母该如何爱孩子 。
父母溺爱孩子有很多原因 ,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满足自己和宠爱自己 , 这也是父母溺爱孩子的心理真相 。
在农村老家 , 我的一个堂嫂就是这样 , 她对孩子特别溺爱 , 其实就是宠爱童年受苦的自己 。
她有一个女儿 , 但这个女儿很少帮她干家务 , 她也不会做家务 。 因为堂嫂不让她干活儿 , 也不让她学 。
堂嫂小时候家里很穷 , 父母还重男轻女 , 她中学没读完就出来打工赚钱 , 受了很多苦 , 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像她那样受苦 , 自然不让她做农活儿 。 但她对孩子的学习很重视 , 其实也是在满足她当年想读书没得读的愿望 。
每个人的内心都藏着两个“我” , 一个是“内在的父母” , 是我们把现实父母和理想父母的内化 。 当我们做父母时 , 这个“内在的父母”就是自己;另一个是“内在的小孩” , 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 。
如果我们的童年过得不好 , 对父母有埋怨 , 那么长大后 , 自己作了父母 , 就会用理想父母的方式来宠爱童年受伤的自己 。
可见 , 有些父母溺爱孩子 , 其实就是在宠爱自己 , 也可以说是在心理补偿 。
我们都知道父母溺爱孩子 , 不是一件好事 , 因为溺爱是一种懒惰和不负责任的做法 。 更重要的是 , 溺爱还是一个温柔的陷阱 。
因为父母的溺爱 , 会让孩子失去成长的机会 。
就像我的堂嫂 , 她不让孩子做家务 , 导致现在女儿读了高中 , 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 没办法 , 堂嫂只能在县城租房陪读 。
不想让孩子受苦受累 , 是可以理解的 , 但过分庇护孩子 , 剥夺他们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 , 其实也让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
这个看似“为你好”的温柔陷阱 , 掉进去的孩子要付出更多代价才能走出来 。
人 , 需要长大 , 也必须长大 , 否则很难适应社会 , 更无法生存 。
如果父母一直把孩子当作婴儿来呵护 , 不让他长大 , 那就会把孩子养成巨婴 。
溺爱 , 不仅是一个温柔的陷阱 , 还是父母控制孩子的手段 , 而且是以爱的名义 。
堂嫂溺爱女儿 , 是有条件的 , 那就是成绩必须好 。
在她看来 , 我这么辛苦干活儿 , 为的是你;我不让你做家务 , 为的也是你;我租房陪读 , 更是为了你 , 如果这样你还不好好学习 , 怎么对得起我?换句话说 , 她要让女儿明白 , 妈妈对自己这么好 , 自己不能让妈妈不开心!
幸运的是 , 堂嫂女儿成绩很好 。 但是这样的“控制”迟早会失灵 , 因为孩子总会有无法满足妈妈要求的时候 。
堂嫂一定会要求女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读大学 , 包括读什么类型的大学 , 以及什么专业 , 等等 , 因为那是她爱孩子的方式 。 只是这样的爱 , 是她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 让孩子为她而活而已 。
可见 , 这种以爱的名义来溺爱孩子的做法 , 其实就是在控制孩子 , 让孩子失去自我探索的机会 。
前面说了 , 父母溺爱孩子 , 其实是在宠爱自己 , 而且这种溺爱会成为控制孩子的行为 , 那么 , 父母该如何爱孩子呢?
首先 , 父母要知道 , 溺爱不是真正的爱 。
溺爱 , 其实是在满足自己的需求 , 真正的爱 , 不会给孩子挖陷阱 , 更不会控制孩子 。 那么 , 什么是真爱呢?
武志红老师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给了我们答案 , 他说:“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 , 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 , 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 , 这便是真爱 。 ”
真爱 , 是不存在“过度”一说的 , 因为无论父母给多少 , 孩子都不会出问题 。 父母给的越多 , 孩子越健康 。
其次 , 真正的爱 , 是看到孩子的真实需求 。
父母真正爱孩子 , 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 而是能够看到孩子的真实需求 。
就像我的堂嫂 , 她把自己对孩子的爱交换为“必须学习好” , 这会让孩子感觉到 , 妈妈爱的不是自己 , 而是成绩 。 同时 , 她为了得到父母的爱 , 就必须好好学习 。
这么做 , 孩子是可以好好学习 , 但孩子的真实需求 , 妈妈根本不知道 。 有条件的爱 , 看似是一种激励 , 但长时间下去 , 孩子只会在意他人的感受 , 而忽视了自己的感受 , 这样也就失去了自我 。
一个没有自我的孩子 , 长大后极有可能成为讨好型人格的人 , 不敢做自己 , 只会为他人而活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作为父母 , 要看到孩子的真实需求 , 尊重孩子的选择 , 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
再次 , 真正的爱 , 是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
溺爱孩子的父母 , 特别喜欢替孩子做主 。
在他们眼里 , 孩子不如他们能力强、力量大 , 于是遇事总是亲力亲为 。 但这样的代替成长 , 终究是长不大的 , 因为有些事情必须孩子自己经历 , 特别是要给予孩子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 。
我堂嫂的女儿 , 上高中生活自理能力还很差 , 就是堂嫂不让孩子做事导致的 。 比如孩子刚开始学习洗衣服时 , 洗得不干净 , 堂嫂就不让她洗了;洗碗时打碎过一只 , 之后就不让她再洗碗了 , 而这就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 。
一个人的成长 , 离不开做错事 。
有些事 , 只有在做错时 , 我们才知道该怎么做 , 不去试错 , 很难成长 。
总之 , 真爱是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核心的 , 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予他不同方式的爱 。
比如 , 0~1.5岁时 , 以孩子为中心 , 父母怎么爱几乎都不会犯错 。 但到了1.5~3岁 , 父母仍然这样做 , 甚至直到孩子成人还一成不变地以这种方式去爱 。 最终 , 就会导致毁灭性的结果 。
因为溺爱下长大的孩子缺乏自我 , 他们只是包办式父母的简陋复制品;或者他们的自我无限膨胀 , 内心中只有自己 , 没有别人 , 并最终成为别人的噩梦 。
父母不要让自己的溺爱 , 成为孩子成长的羁绊 , 而是该给予孩子真正的爱 。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关注和转发!
来源:(学乃身之宝)
【】网址:/a/2020/0120/ahbb114616.html
标题:武志红:宠爱自己,是父母溺爱孩子的心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