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12月7日下午 , 韦力在莞城市民广场西正厅开展第106期文化周末大讲坛 。 据悉 , 本期文化周末大讲坛由莞城文化周末工程办公室、莞城图书馆主办 。 大讲坛现场 , 韦力引经据典 , 趣谈古籍收藏 , 以及四处走访藏书楼经历等 , 分享他的“书式生活” , 并与观众互动 。 值得一提的是 , 莞城图书馆亦为此推出“馆藏韦力著作推介” , 展出韦力著作的《古书收藏》《古书之爱》《芝兰斋书跋》等30多种图书 , 供广大读者翻阅 。
「韦力」他被称为中国民间收藏古善本最多的人 , 他的藏书会“说话”//热点频道 /
谈藏书
要买具有独特性的书
作为爱书人 , 首要做的事情就是“觅书” 。 “在这里 , 跟大家讲一讲我珍爱的几本有故事性或者典型性的书 。 ”韦力介绍 , 西夏文留下来的特别少 , 市面上的西夏文佛经有九成是仿真品 。 他却在某次拍卖会上“捡漏” , 发现了西夏文真迹 , 且这部西夏古籍为罕见的套色版 。 韦力感叹:“买书就要买特别性与它的震撼性 。 ”
“有些书甚至在流传过程中具备了特殊的标本意义 , 比如《和陶诗》 。 ”韦力谈到 , 苏东坡当年被贬到海南 , 只带了《陶渊明集》 。 苏轼对照陶渊明的诗逐首唱和 , 重新写了214首诗 , 著成《和陶诗》 。 这是中国第一部和诗的单行本或者全集 。
清代藏书家翁方纲得到《和陶诗》后 , 每到苏东坡生日 , 他便邀请宾朋共同赏书 , 并让每人唱和一首词 。 他去世之后 , 这个活动一直流传到民国时期 , 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段佳话 。 “讲这本书 , 同时告诉大家 , 藏书不只是书的堆积 , 也是文化文脉的递传 , 书能串起历史与古今 。 通过文人风骨 , 能够体现出传统文人何等重视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 ”韦力说道 。
「韦力」他被称为中国民间收藏古善本最多的人,他的藏书会“说话”。谈起翁方纲 , 韦力继续讲解与之相关的《复初斋诗稿》 。 文稿中有被涂掉的文字 。 经韦力研究 , 被涂掉的字为“得自琉璃厂” , 推敲下去便发现 , 这部书是被偷出来再卖给翁方纲的 。 翁方纲刊刻后 , 刊刻本没有这些痕迹 。 “只有看原稿才明白这部书的背后故事 。 ”韦力谈到 , “这些故事正是收藏有意思的地方 , 保留了更多作者原始心态信息的脚本可以还原历史 。 ”被收藏的每本书 , 都有它的独特性 , 意义非凡 。 分页标题#e#
「韦力」他被称为中国民间收藏古善本最多的人 , 他的藏书会“说话”//热点频道 /
谈藏书楼
铭记藏书家的贡献
说完“觅书” , 紧接着开始谈“觅楼” 。 “‘觅楼’就是我对藏书楼的寻访 , 20年来遇到各种各样的经历 。 ”韦力逐一寻访藏书楼 , 把它们分别标识出来 , 是希望引得世人更多的重视 , 使大家对文化有重新的认识 。
“首先要讲藏书家吴引孙的测海楼 , 这座楼后被扬州第一人民医院围封起来 。 ”韦力说 , “门被锁了 , 又很想进去 , 怎么办呢?翻墙呗 。 ”一席话引得观众大笑 。 20年前的测海楼是破旧的 , 如今已被翻新 , 测海楼的书已被卖散 , 韦力感慨道 , “黄丕烈有句话说:多少藏书家俱在 , 姓名不逐暮云空 。 我们现代人手里有书 , 是因为历代藏书家的传承和保护 , 可惜他们家破人亡后书都散了 , 但他们对文化的贡献应该永远被世人铭记 。 ”
扬州还有一座著名藏书阁 , 叫马氏小玲珑山馆 , 为著名藏书家马曰琯、马曰璐所建 。 韦力介绍:“这两人是盐商 , 很富有 。 可贵的是 , 他们把钱财用于刻书 , 刻的书也称马版 , 十分精美 。 ”乾隆皇帝修四库时 , 马氏小玲珑山馆献书最多 , 皇帝为此赏了一部珍贵的《古籍图集成》 , 也侧面反映当年此楼藏书地位之高 。
而位于上海闹市区的书隐楼现在已杂草丛生 , 破败不堪 , 这情景让韦力深感可惜:“很多历史遗迹都在消失中啊 。 ”近世研究文章多称书隐楼为沈初故宅 , 然经韦力考证 , 此是《四库全书》总纂官陆锡熊的藏书楼 。 最后讲到皇家藏书楼——天禄琳琅 。 乾隆皇帝登基之后 , 把能够收集到的善本全部汇集在此 , 这是第一个皇家收集善本的地方 , 后在弘历皇帝退位时被一把火烧了 , 嘉靖皇帝在7个月时间内重建 , 天禄琳琅就这样留存至今 。 “通过藏书楼 , 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藏书家所作的贡献 , 中国文化能够流淌到今天 , 跟藏书家的辛勤保护书籍绝对分不开 。 ”韦力说 。
「韦力」他被称为中国民间收藏古善本最多的人 , 他的藏书会“说话”//热点频道 / 分页标题#e#
谈卖书
让更多人享得书之乐
谈到“藏书家死后 , 书怎么办”的问题 , 韦力坦然回答 , “所有的古书收藏 , 都先有别人的散才有你的聚 , 说明聚和散才是书的常态 。 作为书而言 , 流传这么多年 , 每一个藏书人都只是过客 。 比如今天展示的宋版书已有900多年历史 , 我就算活90岁 , 也不过是它的十分之一 。 因此不能让书毁在我手中 , 要一直传下去 。 ”
如今图书馆的古籍数量占据中国古籍总量的90% 。 古书集中在图书馆 , 确实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 但当市民参观典籍博物馆 , 就只能隔着玻璃窗看到一页 , 根本欣赏不到书的完全美 。 “当我老了的时候 , 当然前提身体还能动 , 还有饭吃 , 我就把这些书彻底卖散 , 让更多人享有得书之乐 。 ”韦力希望把这卖书的钱成立一个基金 , 由基金产生出来的利润奖励对藏书文化有贡献的人 。
另一个分享得书之乐的方法是将书籍数字化 。 此前国家图书馆公布了新馆藏电子数据 , 其中有韦力所藏的8种古本 。 然而将书籍数字化 , 要面对很多现实问题 。 国家有经费让公共图书馆实现古籍数字化 , 但是私人难以有这笔费用 。 韦力说:“扫描数十页的书籍很费功夫 , 要遵守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 还要专人和专门设备 , 私人难以操作 。 当然 , 随着社会变革 , 我相信这些问题终究会被解决 。 ”
得书的快乐让人向往 , 但反观今日 , 更多人倾向手机阅读而非捧起书籍 。 对此 , 韦力说:“现代人多离不开手机 , 里面有看不完的资讯 , 但这些资讯是碎片化的 , 并不能形成系统的思想和知识 。 用大量时间进行碎片化阅读 , 自以为得到了很多资讯 , 其实是在浪费生命 。 ”他建议 , 选择阅读有价值的书 , 对人的修养、成长、思想结构的塑造都至关重要 , 勿要浪费时间进行散漫阅读 。
谈经历
能收藏到好书是一种缘分
已有30余年的个人藏书经验 , 韦力总结道:藏书的首要标准是“三性” , 一是稀有性 , 二是历史性 , 三是艺术性 。 但真正收得一本好书 , 还得看是否与它有缘 , 其次是有没有眼力 , 最后还需要有财力 。
“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藏书是《古文渊鉴》 , 它是康熙五十四年的刻本 。 ”韦力说 , “很长一段时间古籍是禁止买卖的 , 直到1981年重新开放古籍交易市场 。 ”韦力记得这本书当时很贵 , 那时他没有这么多钱 , 只能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省吃俭用 , 慢慢从生活费里挤出钱来买它 。 谈到1981年的经历 , 韦力提到当年中国书店在北京海王村举行的第一届古旧书市 。 “那个场景很震撼人心 , 主办方用卡车拉来十几车旧书 , 倒在海王村公园的空地上 , 来买书的人如潮水般上去疯抢 。 因为价格太便宜了 , 一律五毛一本 , 让人买得很过瘾 。 ” 分页标题#e#
“这个极其震撼的藏书盛会 , 其实同此前30余年的国内古旧书市场息息相关 。 ”据韦力介绍 , 自1957年实行公私合营 , 每个城市只有一家古旧书店 。 上世纪70年代陆续恢复古籍买卖 , 但最初只开放给公共图书馆 。 各大古旧书店几十年囤积了大量古旧书 , 公共图书馆经费有限 , 只能解决一部分 。 古旧书店为了生存 , 促成了第一届书市的举行 。 韦力说:“当时吸引了许多文化人前来 , 但是真正的藏书人很少 。 当时大家都不懂鉴定 , 也不讲究版本 , 无法估计书的价值 , 基本上都是买相对完整、装帧漂亮的书 。 ”
韦力提到 , 因为“差的”或相对普通的书在市场上永远是占大多数 , 古旧书店工作人员其实不愿意买书的人懂得如何分辨和鉴定古书 。 毕竟如果客人把有价值的书都挑走了 , 剩下的也就不好卖了 。 这也启发并促使韦力不断深入了解古书 , 提高自身选书的“眼力” 。
要说最让韦力惦记而不得的书 , 当属宋刻本《草窗韵语》 。 这是宋代周密唯一传世的诗集 , 因为太漂亮而被很多人称为“妖书” 。 这本书在历史上失传了很久 , 直到民国时期突然出现 , 被藏书家蒋汝藻收藏 。 蒋汝藻破产后 , 便再无此书消息 。 传说它被带去了美国 , 多年来韦力始终没有找到它 。 韦力笑称此前一度做梦都是关于这本书 , 不过能否收藏到它 , 终究还是要看缘分 。
「韦力」他被称为中国民间收藏古善本最多的人 , 他的藏书会“说话”//热点频道 /
谈写书
延续中国传统文脉
韦力不仅是藏书家 , 也是作者 。 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出版的著作主要分为三类 。 一是研究类 , 比如《芷兰斋书跋》系列 , 主要描写对藏书内容的相关研究 。 而探访藏书楼的相关著作则侧重于藏书文化的研究 。 二是面向大众的普及丛书 , 如《古书之爱》《古书之美》等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古书 , 也借此来分享藏书的经历与乐趣 。
第三类著作则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访 , 如《觅词记》《觅理记》 。 韦力计划出版12本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 , 并全国性寻访与此有关的人和物 。 此次前来东莞目的之一也是收集撰写《觅画记》中岭南画派部分的素材 , 希望探寻居廉、居巢的相关历史文化遗存 。
分页标题#e#“最初藏书的方向是从自己的知识结构出发 , 也从兴趣点出发 , 多收藏古典小说和诗词等 , 后来渐渐不满足于风花雪月 , 开始系统阅读学术史 , 研究经学的著作 , 收藏方向也开始以此为主 。 ”韦力说 , “现代人存在着偏爱诗词而忽视经学的现象 , 对经学的抛弃是学术的没落 。 虽然偏好无所谓对错 , 也讲不出道理 , 传统的学术体系能否受到重视 , 也不以我个人意志为转移 , 但我确实希望能让更多人明白它的价值所在 。 ”多年来不断藏书、读书 , 促使韦力有了将其所见所闻所想转化为文字并分享给更多人的想法 。
期望延续中国传统文脉 , 是韦力多年来坚持藏书和写书的一大动力 。 “藏书断层也意味着文化断层 , 我们与传统文化之间产生割裂 。 这一代藏书人基本都是上世纪80年代末兴起 , 本质上传承的是藏书的形式 , 而文化内核的传承是断档了 。 ”韦力说 , “我想接上那个时代 , 可惜财力、精力有限 。 虽如此 , 我还是会尽力去做 。 ”
嘉宾简介
韦力 , 藏书家、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复旦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 他凭个人之力 , 收藏古籍逾10万册 , 四部齐备 , 其中不乏珍稀善本 , 被认为是中国民间收藏古善本最多的人 。 目前 , 韦力已出版30余部相关著作 。
对话
「韦力」他被称为中国民间收藏古善本最多的人,他的藏书会“说话”。韦力探访杨宝霖寻觅东莞风貌
韦力正在书写“觅系列”著作 , 主题是寻访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诗人等 。 他听闻东莞文史研究者杨宝霖的事迹后深感兴趣 , 此次来到东莞便率先探访杨宝霖 。 12月6日 , 在莞城图书馆工作人员陪同下 , 韦力走进杨宝霖的书房——自力斋 , 并与杨宝霖展开对话 , 体会和记录东莞学者的风貌 。
「韦力」他被称为中国民间收藏古善本最多的人 , 他的藏书会“说话”//热点频道 /
韦:据我所知 , 木鱼歌的内容多是改编历史故事 , 有原创的木鱼歌作品吗?另外 , “过洋乐”和木鱼歌有关系吗?
杨:《花笺记》就是原创木鱼歌作品 。 此外 , 两者没有关系 。 “过洋乐”源于宋朝人李用 。 李用是有名的东莞学者 , 后东渡日本教学 , 深受日本人爱戴 。 李用去世后 , 日本人沿途吹奏乐曲将其遗体送返东莞 , 后来东莞人仿效 , 称之为“过洋乐” 。 至今 , 东莞一些农村办丧礼时 , 仍会使用“过洋乐” 。 分页标题#e#
韦:怎么证明东莞话保留了唐宋音调呢?
杨:比如李白诗句“白发三千丈 , 缘愁似个长” , “个”字翻译为“那” , 这个意思东莞话还在用 。 这不是孤例 , 经多年研究搜集 , 我记录了很多唐诗宋词里与东莞话相同音调、用意的字词 。
韦:怎么看待习俗活动?比如 , 东坑的卖身节 。
杨:旧时的每年农历二月初二 , 人们自发在东坑街上形成一个买卖劳动力的市场 , 地主、富农就到此地聘用短工 。 现在的东坑“卖身节”更多是娱乐活动 。
韦:我知道您也研究族谱 , 但人们都说以族谱作为历史依据是不可靠的 , 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杨:以族谱作为历史资料显然不可靠 , 大家喜欢把同姓名人写进族谱 。 我看族谱是为了研究历史上东莞人的源流 , 以及他们如何开发东莞等 。 族谱上会记录某姓人在什么时间从哪里来到东莞 , 做了哪些事 , 这些资料再与墓碑碑文等结合起来 , 就相对可靠 。
韦:您曾经举办系列讲座 , 细说莞城已消逝的名物 , 为什么研究这个?
杨:东莞文物有一部分被破坏 , 东莞人很怀念那些建筑、名人、牌坊等 , 于是我专门给市民讲莞城已消逝的名物 , 还原莞城昔日的文化风貌 , 也让市民更了解东莞历史 。
【撰文】万佩珊 龚艺超
来源:(南方网企鹅号)
【】网址:/a/2019/1221/j1321945.html
标题:「韦力」他被称为中国民间收藏古善本最多的人,他的藏书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