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淡出了中国人的生活,但这三个有想法的设计师不肯放弃它
我们和三个学服装设计的85后聊了聊风靡于上个世纪的搪瓷生意,让搪瓷从老古董变身时尚家居的涅槃之路到底有多难。
作者 | 加琳玮
在拜访搪瓷设计师品牌“玖申”时,通向工作室的路只有一条曲径通幽的竹林小道。旁边虽立有一块写着“八分园”的路标,但参考意义不大,让人很容易忽视掩藏在竹林中的狭窄入口。穿过浓密的绿植,眼前小桥流水的八分园就是另一番天地了。大约400平米的园子不到一亩地,在偌大的上海只占方寸。园里仅有一幢黑白相间的建筑,低层做美术馆用,高层则是尚未出租的联合办公空间和民宿。墙外是江桥镇车水马龙的喧闹声,而这座新园俨然一副大隐隐于市的样子,沉静得让人难以发觉。
八分园
“八分园是搪瓷之外的另一个故事了。”玖申的创始人谢贤说道。这座园子的业主是他的父亲谢党伟,玖申的工作室就在三层,一进门便能看到满地的快递箱。谢贤的妻子高欢欢、执行总监藏洁雯正在和实习生一起打包。工作台和展柜上摆满了玖申的搪瓷产品,有杯子、碗碟、酒盏等家居用品。
对于90后来说,关于搪瓷制品最深的印象可能是小时候去医院打针时,护士用来放针管、药片和棉棒的长方形蓝白托盘;在家中也许还看到过父母结婚时买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德胜面盆,盆底总画着几朵盛开的牡丹花、写着囍字;或是爷爷喝茶用的朴素搪瓷杯,上面可能因为使用太久磕碰掉了釉而露出黑漆漆的钢板。但玖申的搪瓷产品却完全没有旧时的样子,拥有充满设计感的图案、明亮色彩和多样造型,如果他们不说,一般人很难判断出这是搪瓷制品。
谢贤和高欢欢在2015年9月注册了上海玖申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这可能是他们事业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彼时从米兰硕士留学归来的二人都已经有了稳定工作,谢贤在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当老师,高欢欢则是一家服装品牌的设计师。决定创业后,他们又拉来了同样事业稳定的好友藏洁雯,说服她辞去工作加入玖申。次年3月,核心团队便正式确立了下来。
玖申核心团队(从左至右:谢贤、高欢欢、藏洁雯)
看起来,玖申和千千万万个创业公司没什么不同。然而,成立至今的短短两年内,它便在日渐饱和的家居市场中吸引了众多关注。谢贤说,如今每个月几乎都有1到2家媒体前来,想挖掘一些玖申主打产品材料背后的故事,也就是搪瓷。兴许是人们与搪瓷产品太久未见,或是从玖申处第一次深入了解了搪瓷所裹挟的文化历史,又或者是玖申的设计完全颠覆了人们记忆中对搪瓷的印象。
而关于这个搪瓷创业故事的灵魂人物却不在玖申团队之中,那就是谢贤的父亲。“我爸是我家的吉祥物,品牌代言人。”谢贤笑着说。
谢党伟不仅是八分园的业主,更重要的身份是上海最后一个国营搪瓷厂“久新搪瓷厂”的厂长。2002年9月21是久新搪瓷厂关闭的日子,谢党伟把最后一箱货物送走后靠在炉窑边哭了。那天像是一个搪瓷时代的一个节点,从那以后私营搪瓷厂也慢慢缩水到不剩几家。
“90后的年轻人对于搪瓷这种材料没有记忆点,就是因为1990年代末的时候搪瓷突然断层,没人用了。”高欢欢说道。由于不锈钢、铝合金和塑料等新兴材料的普及,风光了几十年的搪瓷逐渐无人问津。恰逢2000年前后的上海产业调整时期,国家轻工业局要求关闭所有国营搪瓷厂。上海原有的7家被合并为4家,坚持到最后的只剩下久新一家。
久新关闭后,谢党伟还尝试过开设自己的搪瓷厂,但由于管理疏漏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工厂入不敷出,最终还是没逃过关门的命运。搪瓷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辉煌就这样逐渐淡化了。
谢贤的父亲谢党伟
搪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公元6世纪在欧洲得到工艺上的发展并于隋唐时期传入中国。那时人们把这种玻璃装饰金属的工艺称为“珐琅”,并主要用于宫廷艺术品制造,明朝时景泰蓝的出现则标志着中国古代搪瓷工艺的顶峰。19世纪初期,欧洲研制出的铸铁搪瓷为搪瓷工艺品走向日用品奠定了基础,后来随着钢板搪瓷工艺的诞生,搪瓷才真正被制成日用品,走进了大众的生活。
而搪瓷在中国的日用品市场则兴起于1914年一战期间,那时日本向中国大量倾销搪瓷制品,“搪瓷”一名也是由日语翻译而来,并依旧以“珐琅”称呼搪瓷工艺品。两年后,英国人麦柯里在上海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搪瓷厂——广大工厂,从中走出了中国第一批搪瓷工人。之后,姚慕莲和刘达三于1917年在上海创办了第一家国人自营搪瓷厂——中华美术珐琅厂,中国的搪瓷产业正式拉开序幕。
要说上海搪瓷业的鼎盛时期,还属1930年代。“当时上海市的搪瓷产业发展的最好,许多搪瓷厂还处于市中心地区。”谢贤说。建国后,国家大力发展搪瓷产业。1955年,面盆和口杯产量分别达到1500万和3000万。面对大批量的生产,国家轻工业部门于1956年专门制定了搪瓷制品标准,也自此开启了搪瓷由中高端家庭用品到“人人皆有”的地位转变。到了1965年,搪瓷的产量已经超过52000吨。轻工业部还曾在重庆硅酸盐研究所成立搪瓷职工大学,后来被重庆市科委鉴定为出科研成果最早,也是最多的职工大学。那时,搪瓷业在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的非常重要的地位。从1986年《价格月刊》上刊登的《全国部分城市日用搪瓷制品价格执行情况》一文便能看出这一点,这份报告汇总了前一年各省会城市的搪瓷产品价格浮动情况。
谢贤与父亲曾在2016年举办的“中国百年搪瓷展”上重现了那个年代家用搪瓷的深度普及场景。深浅不一的搪瓷碗碟、搪瓷饭盒、搪瓷热水壶,还有那些年父母辈结婚必备的红双喜和牡丹花脸盆,以及印着各种革命口号、领导人头像、领导人及运动语录的搪瓷水杯……这些以白色大面积打底并绘着红绿蓝花样的搪瓷制品是建国后政治宣传的重要载体,更是上一代人刻在记忆深处的物件。
这个展览上展出了谢党伟1000多件搪瓷藏品,这仅是他全部收藏的半数。里面除了他曾获过奖的喷花作品,还有1999年他接待美国搪瓷协会创始人伍德饶·卡本特时,其亲手为他画的“圣诞快乐”盘子。在那个时代,搪瓷已经不仅仅是日用品,还代表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常被国家领导人用作招待外宾之礼。例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政府便赠送给他一套上海搪瓷三厂生产的熊猫花样汤盆,现在被陈列在白宫作为访华纪念。
如今,距离谢党伟第一次进入久新搪瓷厂已过去了40多年,他还是能回忆起工厂的黄金时代。那时工厂生产的搪瓷每月能装满50个集装箱,年均产值1.6亿元,最高时甚至达到了2.2亿元。如今,中国搪瓷协会登记在册的搪瓷民营工厂仅剩百余家,其中做日用搪瓷的只有20多家。
中国百年搪瓷展
搪瓷口号杯
对于谢党伟来说,亲手做搪瓷仿佛已是不可能再实现的事情,潜心收藏才是后半生与搪瓷的缘分。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竟然最终也走上了“制搪”之路。
从小看着父亲藏品长大的谢贤本来对搪瓷并无兴趣,也没有系统学习工艺知识,但心里难免对搪瓷制品多些留意。2013年,他和高欢欢在布拉格旅游时,发现搪瓷制品在当地特别流行。与国内常见的老式搪瓷不同,图案丰富、产品类型众多,样式活泼又不乏复古风韵。“我们突然意识到了搪瓷的有趣之处。”他说。2015年,谢党伟前去意大利佛罗伦萨参加世界搪瓷大会,给谢贤现场直播了很多展品。那一次,彻底激发了他埋藏在心中许久的念头——做搪瓷。
“我俩做了100多页的创业计划PPT拿给父亲看,仔细讨论后觉得可行。”高欢欢说道。之后,谢党伟带着他俩拜访了全国各地的知名工厂,那也是二人第一次近距离观察搪瓷的制作过程。“简单来说,搪瓷成品就是搪瓷钢板外包着一层釉,但其中包含着很复杂的工序,”谢贤介绍道,“首先从钢材市场进搪瓷专用钢板,然后把成卷的搪瓷钢板冲压成各种规模的大小。再根据大小进行冲压,把平面的材料变成立体的器型。然后修饰,打磨、焊接、卷边、绘画等。”在走访了许多工厂后,他们看中了一家在浙江的工厂,材料都从日本进口,曾为无印良品供货。
“很多工厂都劝我们做浴缸一类有市场的产品,或者直接做高端类艺术品,但我们还是觉得家居类物品更能体现搪瓷的底蕴和功用。”谢贤说。虽然是搪瓷业初来乍到的创业者,但二人从一开始就明确了玖申产品的定位。“目前以餐饮家居为主,但又不限于饮食使用,吃完饭摆在餐厅里也可以做装饰,所以最早的想法是做有艺术观感的下午茶餐具。”在他们看来,家居类产品的功用具有极大弹性。从盛菜盛饭,到装饰摆设,朴实的锅碗瓢盆未来都能在家庭中身兼具有创意的艺术饰品角色。
于是,高欢欢便操刀设计了收获、The Thread、流淌的世界、Eat Your Way等系列。“灵感来源一般都是艺术或者文学,比如The Thread系列是从日本推理小说家松本清张的《点与线》中找到的灵感,”高欢欢说。玖申核心团队的三人都是学时装设计出身,如今虽已跨行,但他们把在时装行业积累的美学眼光代入到了搪瓷的设计中去。“时装和搪瓷其实是没有界限的,虽然工艺完全不同,但审美与理念相同。我们在制作搪瓷的过程中也会考虑流行趋势、流行色和流行纹理。”
玖申设计产品“Eat Your Way”系列
玖申设计产品“点&线”系列
玖申设计产品“饮·食”系列
也多亏了搪瓷工艺的发展,才能让玖申有较大的创作空间。在民国时期,由于拉伸工艺不先进,工人只能手动敲打钢板。因此也只能用搪瓷做些短小的壶,或是圆柱形的口杯。在老一辈搪瓷风靡的年代,虽然工艺已有进步但仍无法兼顾到细节,所以人人家中的搪瓷产品总是脸盆、水杯和长方形盘子那老几样。
现在的搪瓷产品就更有趣了,可以被拉伸成细长颈口的水壶,或是制成冰箱贴,变形空间增大后可能性便更多了。“制搪的现代工艺中加入了更多智能化机械,拉伸工艺和钢板韧性也比以前好了,所以会出现更有美感和设计感的器具,”高欢欢说,“在外行看来这只是个简单的变化,其实在行业内已经算一个很大的突破。”
随着搪瓷工艺的进步,可卷钢板的厚度从0.3毫米变成了0.8毫米,触感变得更加舒适;焊接工艺让器型不留丝毫缝隙,不容易起泡;加厚的铁坯则增强了耐磨度。后期加工环节也从古代的手绘、建国时期的喷花、1980年代的搪瓷贴画,发展到了如今的机器喷图和静电喷图。制搪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机器、人工和创意等各个方面的集体突围。
目前,玖申的产品中80%是搪瓷品,20%是包括木艺、竹艺和草编之类的创意产品,以配合搪瓷销售。三人对搪瓷如此执着,不仅是工艺的进步给了他们信心,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出于对这种材料的信任。
“搪瓷跟陶瓷相比更结实耐用,不易碎。在不锈钢和塑料还没有大规模进入市场之前,搪瓷有显著优势。”高欢欢说。如今,搪瓷仍旧是最清洁卫生的材料,因为它无铅无铬,耐酸耐碱且非常环保。包裹着搪瓷钢板的专用的搪瓷瓷釉也不会残留污垢,不容易滋生细菌,利于储存和保鲜。“我们觉得它是一流的产品。”她说。
即便是在不锈钢被大量应用到生活用品上的今天,搪瓷也只被低调地运用于电热水器的内胆,高欢欢还是认为搪瓷具有不可替代性。“不锈钢的器具煮东西会有铁味,而搪瓷是很温暖的东西,赢在健康和美观上。”她说。若说缺点,可能搪瓷表层釉质易碎算是一个问题。“因为外面包着的是一层很硬的玻璃,如果很用力的摔在地上不可能不掉,但不会碎一地。”这可能会是玖申下一步与工厂想办法解决的顽疾。
在消费者兴趣被无限打开的家居市场,新型材料总是能吸引人们眼球。与玖申一同获得了中国家居产品创新奖的“不造”便是一个例子,这个品牌的特点是利用陨石作为设计材料。而具有历史情怀的搪瓷历久弥新,重新出现在市面上后反而让本对搪瓷没什么记忆的80后、90后倍感新意。
现在各种1980、1990年代的复古设计开始重现江湖,在淘宝上随手一搜搪瓷杯,便能看到大量文创店铺在售卖怀旧风格的设计,然而大多大同小异,创意平平。“现在绝大部分做搪瓷生意的人都没有品牌概念、系列感和故事性,只是为了销量,”高欢欢说,“我们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原创搪瓷品牌。”像时装业一样,玖申每年发布3到4个系列,并根据节日和展览等营销节点来更新产品。
兴许是谢党伟的帮助让谢贤和高欢欢看待搪瓷的角度与他人不同。对于普通商家来说,搪瓷制品常被禁锢在“怀旧小物件”的枷锁内。而他们则在谢党伟的指点下,从历史文化角度对这种材料进行了研究与挖掘。“父亲还介绍我们认识了著画家穆益林先生,他也在搪瓷厂工作过,曾为这个行业的设计和发展做出贡献。跟这些老艺术家的交流很大程度上启发了我们对搪瓷设计的创新思维。”高欢欢说。
其实,中国目前的搪瓷产业仍然保持着庞大的规模。数据显示,现在约有600多家搪瓷企业,日用搪瓷制品生产规模近30万吨。搪瓷的产品结构也涉及到日用、家电、厨房、卫浴、化工、医药、食品、建筑装饰、户外用品、国防科技、环保等各个领域,各类搪瓷制品的年产值突破了240亿元。中国已然是世界公认的搪瓷制造大国。
“可是80%的搪瓷都出口了。”谢贤道出了人们生活中依旧很少见到搪瓷的原因。
中国拥有着12亿美元的搪瓷年出口额。传统的面盆、口杯、茶盘等日用产品的生产企业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一带,年产值在16亿元左右,年出口1.2亿美元左右。主要销往非洲和中东地区,国内市场则以城乡和农村为主。而中高档的搪瓷锅、壶、碗等厨房用具的生产企业则主要集中在上海和浙江一带,年产值在12亿元左右,产品全部出口到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地区。就连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户内外搪瓷烧烤炉等产品也大部分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和一部分欧洲国家,最高档的产品在美国超市里可卖到800多美元一台。
搪瓷产品凭借清洁和美观的优点在国外得到了追捧,于是逐渐发展起了一批知名的搪瓷家居品牌。例如英国的Falcon;奥地利的Riess;美国的Crow Canyon Home;日本的野田珐琅; 芬兰的FINEL;挪威虽已停产但风靡近一个世纪的Cathrineholm……可以看出,搪瓷在家居类产品中的发展潜力巨大,而这些品牌的产品大部分都是中国制造。
挪威搪瓷品牌Cathrineholm
据搪瓷工业协会 2015 年统计数据显示,美国 2.5 亿人口,年消费 130 万吨搪瓷,而中国拥有13 亿人口,年消费只有13 万吨。中国缺乏本土搪瓷原创品牌是造成本土搪瓷市场乏力的主要原因,消费者往往要绕一大圈才能把这些品牌海淘回来,价格翻一番不说还费时费力。
虽然搪瓷在国外的价格较高,但在众人并未完全对搪瓷恢复兴趣之前谢贤不敢在国内也卖这么贵。做了市场调查后,他决定把玖申价格压缩在100至1000人民币之间。“也有前辈建议我们去做更贵的艺术品订制,但这样是违背我们初衷的,因为我们想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搪瓷这种材料。”他说。
对于消费者来说,搪瓷是种熟悉而又陌生的物件。曾经无比风光的搪瓷在经历了20年低潮期后能否重现荣光,暂且要打一个问号。为了让老一辈重新拾起对搪瓷的记忆,也为了让年轻人从零开始认识搪瓷,谢贤从2016下半年开始在知识普及上下起了功夫。“我们经常举办一些知识类的讲座和活动,同时也会和其他机构合作,”他说,“无印良品、思南公馆、衡山合集、DNA咖啡,社会组织都邀请过我们去分享关于搪瓷的故事。”他还希望未来将八分园作为创客空间,聚集起一批有想法的设计师。
在玖申的故事传播出去后,一些中国美院的学生也找到了他们,希望他们为毕业设计提供搪瓷知识的指导。“我们其实很愿意看到有人加入进来,一起兴旺这个市场,”高欢欢说,“这样才能把搪瓷重新带入人们眼中。”
但故事讲完了之后,还是要拿产品说话。于是,今年9月,玖申通过京东众筹平台推出新的“饮·食”系列,原本目标金额定位5万,后来在226人的支持下筹得近9万元。“过去众筹平台也许是缺钱初创公司的一个好选择,但是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了解市场反应的好方法。众筹成功,说明大家对这个系列很感兴趣。”在玖申看来,众筹往往并赚不了多少钱,但这一平台是个让大家了解搪瓷的好地方。
“玖申”、“久新”,与父亲工厂的名字谐音相似是谢贤和高欢欢有意为之。在大多数人眼中,这是一个子承父业、文艺复兴的故事,但谢贤拒绝被称为“搪二代”,他觉得有些承受不起。从创业的一头热,到回归对市场的理性思考,再到产品研发和系统学习,玖申的创业之路已与搪瓷的涅槃之路融合在了一起。而他们依旧在边走边学,努力去平衡传承与创新这架沉重的天秤。
·END·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界面新闻APP
- 韩国官方认证,秋瓷炫的中国老公这回真的大势了
- 33岁才开始健身的中国妈妈,42岁蜕变成健身女王!
- 什么?区块链市值已超过中国移动?运营商到底该怎么玩?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特应性皮炎诊疗中心落户哈尔滨市儿童
- 国际乒联总决赛中国选手皆晋级 樊振东将战许昕
- 中国教育部承认的意大利正规高等院校全录,看看有没有你选的学校
- 数百家店关闭,高管纷纷离职,这家国产明星手机出了什么事?
- 麦麦提图尔孙·琼在2017年中国拳王赛中夺得“中国拳王金腰带”
- 看点|专访美敦力全球CEO:在中国推进价值医疗 我们得更紧迫些
- 周一中国美院良渚校区边上要卖地啦 !上限楼面价23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