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成都丨台湾诗人余光中今天走了~11年前他把“乡愁”留在了

 你还记得 

 小时候背诵过的《乡愁》吗? 

名人与成都丨台湾诗人余光中今天走了~11年前他把“乡愁”留在了

▲ 余光中手书《乡愁》

综合媒体报道,台湾著名诗人、文学家余光中今天病逝,享年九十岁。中山大学今天中午发布新闻简讯证实中山大学外国语文系荣誉退休教授余光中今日上午10时多病逝,家属不愿被打扰,谢绝媒体采访。

  

余光中今年10月23日刚过90岁大寿。据了解,余光中日前疑似小中风入院,肺部也有感染,就住进加护病房,一直没有再露面,10月23日由中山大学为他举办的庆生会,成了他最后在镜头前的身影。

名人与成都丨台湾诗人余光中今天走了~11年前他把“乡愁”留在了

资料图:诗人余光中和夫人范我存。中新社骆云飞/摄

驰骋文坛半个世纪 《乡愁》是代表作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1950年他随家人迁居台湾。多年来,余光中笔耕不辍,创作了许多经典的诗歌和散文。梁实秋曾称赞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里写下《乡愁》。一首《乡愁》,传诵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40多年来,这首诗在海内外华人间被广为传诵。余光中近年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时,屡屡被问及他的乡愁。

1992年,余光中应邀来到北京,虽然不是小时候的故乡,但看到的京城胡同、故宫和梁启超故居,还是十分亲切。他真正回故乡是2000年,当时余光中第一次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南京大学,感慨万千。

余老说:“虽然出生之地已到处高楼大厦,但也不乏依然故我的江南人家,以及庭院里生长着的一株株桂树枝叶茂密,它让我闻到了小时候的桂花香味,只是再也寻觅不到儿时捉迷藏的小伙伴了。”

这些年来他到了山东、湖南、湖北等很多“小时候都没去过的地方”,写了许多关于返乡的诗。他说,大陆变了,人口多了,道路也顺了;故乡的菜、方言还保留,可是有些自然环境已经改变。

名人与成都丨台湾诗人余光中今天走了~11年前他把“乡愁”留在了
资料图:余光中朗诵《乡愁》。 中新社骆云飞/摄

一首《乡愁》勾起多少中华儿女的思乡之情

余光中曾说:

“这种乡愁不一定是地理上的,还和历史、文化有关。”

余光中与四川、与成都,也有着深厚的缘分

相信他的乡愁中,有一部分留在了这里

余光中曾在杜甫草堂为《乡愁》石刻揭碑

他说“成都人太幸福了

杜甫是最早将“乡愁”二字入诗的名家之一,其流徙蜀地之时更是多次借诗抒怀畅叙乡愁。巧合的是,因一首《乡愁》被大众熟知的现代诗人余光中也曾在四川寓居数年。

在今天的成都杜甫草堂,一块全文刻下《乡愁》的石碑,不仅串联起两位诗人跨越千年的思乡愁绪,更让每一个驻足于此的游人心生感慨。

2006年9月8日,余光中来到杜甫草堂参观,除了在工部祠前祭拜诗圣杜甫外,还在当天下午以“诗歌成都”为主题进行诗歌讲座。 杜甫草堂特意在馆内唐代遗址前辟出一块区域,通过栽种“诗人树”、立诗作石刻等汇聚文气。余光中将在唐代遗址前认养“诗人树”,并为代表作品《乡愁》石刻揭碑,成为首位“入驻者”。

如今,这块石刻还是草堂的“明星景点”,很多外地观众来到草堂,都会来此合影留念。

今日(14日)下午,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了解到,草堂为了表达对余光中的缅怀,众多工作人员特意选取了草堂博物馆内栽种的花卉,做成花束,置放在草堂的《乡愁》石刻碑前。

名人与成都丨台湾诗人余光中今天走了~11年前他把“乡愁”留在了

图据:杜甫草堂

2006年造访杜甫草堂之时,余光中曾感慨地说道,“李白的诗轻快有如贝多芬,杜甫诗沉郁更像莫扎特。我虽然比杜甫晚了1300年,但又比他大了二十岁。其实我比杜甫可幸运多了,因为杜甫一生辗转颠沛流离,离开家乡之后就没能回去,而我却能经常回来。所以我现在不能再写乡愁,要改写乡情了。”

李白、杜甫、苏东坡……无数文坛的巨星都与四川结下了不解之缘。“成都人太幸福了,守着家乡就能享受到如此众多文人的滋养”,余光中羡慕地说道。

谈到与四川的渊源时余光中透露说,“中学时代我在四川读了七年的书,度过了我最美好的中学时光。正是有了那段时光,培育起我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喜爱。”余光中说。

余光中:我说了60年四川话

2010年9月4日,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馆结义楼畅谈诗情与酒兴。已是耄耋之年的余光中先生以诗仙李白为线索,畅谈中外诗人与酒的不解之缘,也谈到自己与四川的深厚缘分。

名人与成都丨台湾诗人余光中今天走了~11年前他把“乡愁”留在了


余光中先生畅谈诗情与酒兴。图据:华西都市报

少年时代在重庆上学,好朋友不少是四川人;与著名诗人流沙河先生是知己;夫人范我存女士年少时也在乐山念书……种种与四川有关的记忆,让余光中夫妇俩至今的生活仍有不少四川痕迹:比如喜欢吃泡菜,比如夫妻俩60多年的对话,全是四川话……

一首《乡愁》勾起多少中华儿女的思乡之情,余光中先生仅用20分钟便写完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在这20分钟之前,我的乡愁之情已经有20多年了。”余光中先生说,“这种乡愁不一定是地理上的,还和历史、文化有关。”

“我生在南京,算是南京人;父乡泉州,又算福建人;母亲和妻子的家乡是江苏常州的武进,我也算武进人。”余光中说,“少年时代,我是在四川度过的。所以我的故乡是哪里还真不好说。”抗战时期,余光中先生在重庆江北县悦来场度过了中学时代。余光中很想念那段日子:“我少年时代的好朋友都是四川人,后来,又同四川诗人流沙河相识,成为知己。”

名人与成都丨台湾诗人余光中今天走了~11年前他把“乡愁”留在了


余光中夫妇。图据:华西都市报

余光中同四川的缘分远不止于此。“我喜欢上文学,喜欢上诗词,就是在四川。”余光中先生说。不仅如此,余光中先生的夫人范我存女士年少时在乐山念书,在四川的生活成了两位老人珍贵的回忆。

“在四川时,我们并不认识,回到南京后才见面的。这六十几年,我们两个的对话用的都是四川话。”说到高兴处,余光中先生用四川话摆起了龙门阵:“我们两个说的四川话,加起来比岷江、嘉陵江都长。”

60年“乡音无改”,余光中夫妇俩还保留了不少四川的生活习惯。“吃泡菜,我很喜欢,但吃辣椒就不行了。”余光中笑着说。

名人与成都丨台湾诗人余光中今天走了~11年前他把“乡愁”留在了

当媒体问到:您认为成都有什么样的土壤能培养这些大诗人呢?余光中这样回答:

“ 成都是一个很复杂的城市,很特别。李白在《蜀道难》里就说了蜀国的来历,“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我也去过金沙、去过三星堆博物馆,了解到蜀人的文明将中华文化又向前推了几千年,李白的说法还是确有其事的。



不仅李白、陈子昂这些蜀人成就非凡。像杜甫,虽然他不是蜀人,却是成都、四川造就了杜诗。到了北宋,还有比曹操三父子更加杰出的三苏父子。现代,郭沫若、巴金等新文学的人才,四川也出了很多。地灵人杰应该是成都、四川出人才的最好诠释。

?

追忆

—— 流沙河 ——

一个月前还打电话给余光中

余夫人说他身体状况“还好”

四川的流沙河先生和余光中关系很好,两人曾经在诗歌上唱和,是文坛佳话。流沙河先生《就是那一只蟋蟀》中“Y先生”即是指余光中先生。

14日中午,余光中先生去世消息传来,流沙河先生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声音低沉,“我已经得知这个消息了,感到很惋惜,内心很沉重。我跟他是很好的朋友。这些年也一直有联系。一个月前,我还打电话给他,余太太接的电话。我问她,余先生身体状况怎么样?她回答说,还好。“还好”这个词,我听出来是指情况勉强还行,有安慰的意思。”沙河老师还回忆起,前年他去台湾旅行,“余先生亲自开车接我,带我去游览。真诚之情,至今历历在目。”

名人与成都丨台湾诗人余光中今天走了~11年前他把“乡愁”留在了

—— 阿来 ——

八十年代我是他的读者

去年在台北高雄还一起吃饭聊天

听到记者转达的余光中先生去世消息,阿来在电话里表示很意外,“去年我的书在台湾出版,我还去台北,高雄,在那里见到过余先生。大家在一起吃饭,聊天。他当时给我的印象是,身体还不错。”

阿来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余先生的诗在大陆很受欢迎,“我也是他的读者之一,当时有很大的感受是,他的诗读来很新鲜。余先生去世,我表示深深哀悼。”

—— 中国网友 ——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名人与成都丨台湾诗人余光中今天走了~11年前他把“乡愁”留在了

名人与成都丨台湾诗人余光中今天走了~11年前他把“乡愁”留在了

悼念余光中先生

综合:新华社、四川新闻网、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

“ 

爱吃火锅,更爱喝茶,不爱没有阳光的天空;爱摆龙门阵,爱打望,不爱没有田园的水泥森林。爱这座城,她发展最快;恋这座城,她生活最慢。爱熊猫,也爱表达;爱互动,更爱分享。我是小微,在成都,爱成都!

名人与成都丨台湾诗人余光中今天走了~11年前他把“乡愁”留在了

在下面留言,和小微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