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明确警告!但利润调节套路实在太高!而且手段合法合规,你
优叔说
穿越资本迷雾,让投资回归常识
如果你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当老板告诉你,要用合情、合理、合法、合规的手段,凭空“变”出上亿利润,你会怎么操作?
套路有很多。今天,我们要分析的是手法最牛逼、且风险最小的一种。
它,名叫“会计估计变更”,更准确的说,今天我们研究的主题是:“应收账款会计估计变更”。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八条、第九条规定:
企业据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信息、积累更多经验以及后来的发展变化,可能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修订。
会计估计变更,是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且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为什么说这套路牛逼、且风险小?因为有很多财务老司机在使用,而且花样还在不断更新迭代。
直接看数据:
据优塾研究团队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1月27日,今年以来约有17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会计估计变更的公告。
其中,最受追捧的是“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的会计估计变更”,约占65%,排名第一。其次为“固定资产折旧会计估计变更”,占比35%,排名第二。
应收账款会计估计变更,已经成了一股流行风,堪比时尚界的“维多利亚的秘密”,越到年底,风潮尤甚。
就在不久前的11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也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将强化对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调节利润行为的监管力度。
本案,套路背后的逻辑,其实一句话就能总结:
去年隔壁老王欠我10钱,我计提3块钱坏账准备,认定他不能还了;到了今年年底,我说老王又能还了,原来的3块改为1块。这样,利润就增加了2块。
正如江湖上越牛逼的武功越简单一样,此招逻辑虽简单,但却在各门派的改进下发扬光大,并延伸出了2.0、3.0、4.0版本的高阶玩法。
站在投资机构角度,如果你看到一家上市公司突然做会计估计变更,而且是应收账款变更,那么,一定要擦亮你的氪金狗眼。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上市公司财务处理的各种套路,以及识别方式,优塾投研团队在《财务魔术》、《财务炼金术》中,都有系统的分析。
优塾原创,转载请后台回复“白名单”
— 1 —
中洲控股的会计估计变更
调节利润9,535万
我们随便揪一个新鲜出炉的案例,来感受一下:
中洲控股,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及商品房销售。以2016年财务数据为例,其营收81亿、净利润2.2亿、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7.5亿、毛利率为29.21%。
在A股142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中洲控股2016年营收排名第42名,净利润排名为84名,成绩中等。
注意,其应收账款2015年开始大幅增长,并至今保持高位。2015年三季度、2016年三季度、2017年三季度的应收账款分别是2339万、7962万、1.25亿,同比增速分别为117%、240%、58%。
▼
同时,应收账款高企也不仅仅是中洲控股遇到的问题,这是很多地产公司面临的同样困境。我们选取三家营收体量相似的三家其他地产公司苏宁环球、大名城、城投控股,来做个对比。
2015-2017年三季度,中洲控股的应收账占营收比重分别为1.6%、1.14%、3.11%;苏宁环球分别为5.9%、5.9%、18.6%;城投控股为4.6%、1.8%、4.3%;大名城为2.58%、0.07%、1.07%。
尽管,苏宁环球、城投控股的应收账款规模一样偏高,但苏宁和城投的净利润都碾压了中洲控股。
▼
既然净利润规模小(颜值一般)、应收账款高企(身材不行),那么,年底财报怎样才能更加漂亮一些?
来看中洲控股的案例:
今年三季度,它使出一招财技:“会计估计变更”,调整应收账款坏账计提准备比例,少计提坏账准备。这样一来,利润自然就多了。
据预测,中洲控股2017年第四季度的利润总额,将预计被调增9,535万元,占2017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的25%。并且,该数据将因坏账准备会计估计实际变更时应收款项余额和组成的变化而变化。
注意,以上的调整手法,会计估计变更在未来财年,也将持续对利润产生影响。这招,厉害啊。
— 2 —
会计估计变更是啥?
会计,是一门魔术,是一门艺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有很多人为自由裁量的空间,会计估计,就是其中最有效、最不容易被监管盯上的一种。
早前,《证券市场周刊》也曾发文,痛批上市公司肆意进行会计估计变更的行为。
就在不久前的11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也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将强化对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调节利润行为的监管力度。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会计估计变更并不违规,本文所分析的所有案例,也都合情、合理、合法、合规。
只是,作为投资机构,如果你遇到一家公司,它的利润增长是来源于会计处理,而没有现金流支撑,那么,你就得思考:你应该如何对这样的利润做估值?
本文所述的会计估计,是企业对结果不确定性的交易或者事项,以近期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作出的一种判断。
注意,会计估计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会计估计判断的依据是“近期可利用的信息”,一旦随着时间推移,可利用的信息发生改变,会计估计也要发生变化。或者,新掌握了相关信息,需要对以后的会计处理进行调整。
比如,原来企业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为10%,后来客户还款能力增强,企业将坏账计提比例下降到5%。
这样一来,针对应收账款坏账计提的会计估计,就发生了变更,直接减少了当期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增加了当期利润。
在会计实务中,有15项会计估计变更需重点披露,其中常见的几种会计估计有:
1)坏账是否有发生以及坏账的数额
2)存货的毁损和过时损失
3)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大小
4)无形资产的受益期
5)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确定
6)合同完工进度的确定
7)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期
8)收入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金额
9)或有损失和或有收益的发生以及发生的数额
在所有这些手法中,应收账款坏账的会计估计变更,排名第一,是所有会计估计变更问题的高发区。
据优塾研究团队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至今,约有170多家上市公司发生了会计估计变更,其中,发生应收账款坏账会计估计变更的,占比最高,约为60%。
不过,有意思的是,应收账款坏账会计估计变更,对利润的调节作用影响不算大,多数上市公司调整金额约在百万至千万元之间。而另外一个大招——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会计估计变更,对利润的影响可就厉害了,金额动辄可高达数亿。
不过,无论哪一种会计估计变更,都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双向性。也就是说,对高阶财务魔术师来说,想增就能增,想减就能减。
例如:降低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可以构建“蓄水池”,增加利润;但增加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可以隐藏利润,有利于避税,或避免股份分配。
对于上市公司财务处理的各种套路,以及识别方式,优塾投研团队在《财务魔术》、《财务炼金术》中,都有系统的分析,其中有不少在应收账款上做手脚,从而调节收入的案例。
— 3 —
中洲控股案例复盘
继续看案例:
2017年11月25日,中洲控股发布一则《关于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标准的会计估计变更的公告》。
为更加客观、真实和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公司评估了应收款项的构成、回款和实际坏账发生情况,并在参考部分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方式及比例后,公司拟对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的会计估计进行变更。
在变更前,中洲控股采用的是“账龄分析法”,对按照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其中,1年以内计提1%,1-2年计提10%、2-3年计提30%、3年以上计提50%。
▼
而此次会计估计变更,一共有两个变化:
1)细化信用风险特征组合,拆分为组合一和组合二。
组合一为:应收关联方、政府部门、合作方等及一般不存在回收风险的应收款项;
组合二为:除组合一以外的应收款。
2)对不同组合采用不同的坏账计提方法,并变更“账龄分析法”为“余额百分法”。
对组合一不计提坏账准备;对组合二采用“余额百分比法”,按照5%计提坏账准备。
▼
此次会计估计发生在第四季报披露之前,根据会计估计变更的“未来适用性原则”,这对中洲控股未来的应收账款、利润的影响分别是:2017年四季度,将少计提坏账准备约9,535万元,预计增加利润总额9,535万元。
注意,此次会计估计变更后,本案将在应收账款的计提上有着“少提的优势”:
比如说,原来我有1000块的应收账款,其中,900块是1年以内的,按照1%计提;剩下100块按照10%计提。那么,按照原来的坏账计提原则,我需要计提坏账准备19块。
现在,我把1000块中的800块划为组合一,剩余200块划为组合二。那么,我需要计提的坏账准备仅为10块,较第一种方式少计提了9块钱的坏账准备,也就虚增了9块钱的利润。
可见,本次会计估计变更后,坏账准备计提高低,与组合一和组合二的划分依据密切相关。而划分组合的依据,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企业过往经验的判定,一旦判断存在偏颇,或者回收情况有变,就会造成应收账款坏账少提、利润虚增的风险。
同时,对于关联方的应收账款,就算被长期拖延,也不用计提坏账准备,很可能产生关联交易占用资金的隐患。
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房地产行业对于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方法,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先来看总市值过千亿三巨头:万科、招商蛇口、保利地产。
招商蛇口:按照组合计提,组合一是经过减值测试坏账风险很低的对象,不计提坏账准备;组合二是按照“账龄分析法”计提,细分5个档次:6个月以内计提2%、6-12个月计提5%、1-2年计提20%、2-3年计提50%、3年以上计提100%;
万科A: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分为3档:1年以内计提1%,1-3年计提5%,3年以上计提30%;
保利地产: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但其划分组合的依据是“信用期和账龄”,跟账龄分析法类似;
再来看千亿营收的三巨头:绿地、万科、保利。其中:
绿地控股,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分为6档:1年以内计提0-5%,1-2年计提5%-20%,2-3年计提5%-30%,3-4年计提10%-50%,4-5年计提10%-80%,5年以上计提10%-100%。
最后,我们再对比和中洲控股体量相当的三家:大名城、苏宁环球、城投控股。
大名城: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计提比例为5%;
苏宁环球:按照组合计提,一部分组合采用“账龄分析法”,1年以内计提0.5%,1-2年计提10%,2-3年计提30%,3-5年计提50%,5年以上计提90%;另一部分组合,对政府款、公司内部往来款不计提坏账;
城投控股:比较特别,仅根据实际损失率来确定。
综上可知,巨头们更偏向于采用稳健的“账龄分析法”,即使是采用了“余额百分比法”,其划分组合的依据也更为具体,要么经过减值测试无坏账风险,要么按照信用期和账龄来划分。
然而,体量小的地产公司,在坏账计提方面更显“随意”,更具有人为经验判断属性,风控比较比较薄弱。
— 4 —
还有谁在玩会计估计变更套路?
总结来看,应收账款的会计估计变更,已经被玩出了以下几种魔法:
玩法1.0——直接调节应收账款计提比例
这种玩法比较简单粗暴。调节1年期以内应收账款计提比例的比较常见,比如,郑煤机、正源股份、力帆股份、嘉化能源等。此外,新三板也有不少公司这么玩,比如11月发变更公告的赛德丽。
举个例子——2013年3月,郑煤机发布会计估计变更公告,拟对应收账款中“根据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账龄分析法坏账计提比例”会计估计进行变更。将90天以内和91-180天,这两段账龄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分别由5%降低为0%、2%。
▼
经过此次会计估计变更,直接增加郑煤机2013年度利润总额1.2亿。
至于是调整1年期还是1年期以上,这和各家公司的应收账款结构有关,哪个账龄期间分布最高,就调节相对应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
玩法2.0——将账龄细分,特别是针对1年期内的账龄
这种玩法比第一种玩法略微含蓄。
以云内动力为例,2017年8月,云内动力将原本的1年以内的账龄,拆分为“半年以内+半年至1年”两部分,并分别计提坏账。
原来1年以内坏账计提5%,变更为“半年以内不计提”和“半年至1年计提5%”。
▼
类似的案例还有商赢环球等。
玩法3.0——细分客户类型,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
这种玩法,一般给出的变更理由为:“客户的信用好,历史未发生实际坏账”,所以,不同客户可以区别对待。
以国药股份为例。
国药股份2017年6月,公布会计估计变更公告,进一步细化了应收款项的信用风险特征组合别及相应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将应收款项分为:集团内关联方(指公司之最终母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集团内的关联方)、医院客户、其他客户三个信用风险特征组合。
集团内关联方客户:账龄在1年以内计提比例从5%降低为0%;医院客户从5%降低为1%,其他客户组合计提比例不变。
▼
此次会计估计变更,预计将会增加国药股份2017年税前利润约7,500万。
除了客户细分,也有对收入来源进行细分的,比如,方大集团就将应收款来源拆分为三类,从统一比例计提变更为分别计提。
玩法4.0——根据不同信用风险特征组合特征,新增或变更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应收账款可以以信用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组合,而不同组合的风险不同,所以通常组合之间有不同的计提方法。
比如,2017年8月前,东湖高新将组合1中“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内部关联企业间发生的应收款项”按照“账龄分析法”计提;但是,2017年8月之后,它变更会计估计,将该项单独列为新的组合,并将计提方法变更为“不计提坏账准备”。
▼
再联想到本案中洲控股,也是一样。将原本一个风险特征组合,拆分为两个组合,适用不同的计提方法。
类似的还有航天发展、杭州解百等。
— 5 —
会计估计变更套路
该注意些啥?
无论是哪一种玩法,最终实现的结果,都是通过调节应收账款计提比例,来少计坏账准备,增加利润。作为投资机构,你需要对以下陷阱,保持密切警惕。
陷阱1: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不披露
根据会计估计变更要求,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原因、对当期和未来期间的影响数,影响数不能确定的,披露这一事实和原因。
然而,不少上市公司都避重就轻,只对会计估计变更行为进行披露,而对利润的影响不做测算,理由是“应收账款金额难以预估”“无法准确测算”等。例如:云内动力、万顺股份、万方发展等。[2]
陷阱2:注意会计估计对后续会计年度的利润影响
2015年,中安消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由5%、30%调整至3%和5%,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对2014年仅影响28万元。
但是,2016年中安消的应收账款余额高达32亿,通过“防患于未然”的会计估计变更操作,至少为中安消增加了利润6000多万。[3]
陷阱3:切莫忽视对账龄分布细分调整
海亮股份2012年11月,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布进行了调整:
变更前:1年内计提比例为5%,1-2年计提10%,2-3年计提20%,3-4年计提50%,4-5年计提80%,5年以上计提100%。
变更后:3个月内应收账款计提0%,3-6个月计提5%,6个月-1年计提50%,1-2年计提80%,2年以上计提100%。
乍一看,6个月以上都计提50%,应收账款坏账计提的比例较变更前大幅提升。
其实这是一个烟雾弹。
请注意,海亮股份主要从事铜加工贸易,账期短,回款快,大部分的账期都在3个月之内。注意它将3个月之内的计提比例,从原来的5%减少至0%。[4]
最后,再摘录几个案例,供大家思考,这样的利润,你认可,还是不认可:
1、2017年10月,天沃科技公告:
1年以下账龄不调整;1-2年账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从10%降到5%;2—3年账龄计提比例从30%降到20%;3-4年账龄计提比例从50%降低到40%;4-5年账龄计提比例从80%降低到60%。
根据2016年的应收账款余额和结构,测算出净利润增加额为1.486亿。
1、2017年9月,鹏博士公告:
从201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将线路资产的折旧年限由原来的8年调整至8~15 年。
经测算,本次会计估计变更后,预计将减少公司2017年固定资产折旧约35,412.74万元,增加所有者权益及净利润约30,084.01万元。
— 6 —
除了这个案例,你还需要学习
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上
最经典的财务魔术
会计估计变更的套路,真的是博大进深。案例已经看完,但更深入的研究还在继续。
作为IPO领域最佳研究机构,优塾投研团队认为,公司研究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行业研判能力,是每一个金融人都必须终生研究的技艺,没有之一。无论你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这几大技能,都必须掌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安身立命。
我们站在投资机构角度,像医生一样,解剖IPO、并购的每一个细节,将所有要点系统梳理,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
我们是一群研究控,专注于极致的公司研究。
这四套攻略,浓缩了我们的研究精华,是优塾用户人手必备的指南,推荐给你阅读。
每日精进,必有收获
《财务炼金术》:识别财务造假的N种方法
《财务魔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N种手段
《IPO避雷指南》- PEVC、投行、IPO企业必读
《并购之美》- 资本市场从业人士必读
▲左右滑动图片 识别二维码 立即购买
同时,欢迎加入我们的IPO企业讨论社群,和业内人士一起讨论。
【IPO研讨社群】
▼扫码加入
_________________
本案写作参考材料如下,特此鸣谢:
[1]会计准则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金秋财务,2016-08-25
[2]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与盈余管理,杨雪
[3]上市公司利润调节手段之一会计估计, 雪球,小石头2007,2017-10-08
[4]百余公司涉嫌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调节利润,中国会计报,2012-11-12
优塾活动推荐
优塾税务筹划002期报名
期待大家的参与!
点我,了解详情
详情可咨询优妹:15317335498
点击关键词,发现我们的更多热门研报
投资
御泥坊 | 搜狗 | 三只松鼠 | 宁德时代
2017年度最值得信赖的IPO中介机构
雷区
龙薇传媒 | 稳健医疗 | 贝因美 | *ST昆机
嘉寓股份|| 恒顺众昇 | 九好集团 | 保千里
查看IPO、并购、财务分析干货资料
- IPO减速!监管再出重拳!一上市公司遭证监会严查!这类个股你要
- 证监会核发3家企业IPO批文 筹资总额不超过37亿元丨发布会要闻汇
- 医生警告:如果身体出现这5种反应,你很可能会出现脑溢血
- 商务部首次明确回应:中国仍将是投资热土
- 证监会应解决证券执法手段不足问题
- 高善文发出警告:现在千万不要着急高呼价值投资
- 公共图书馆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责任主体 积极推进
- 别吃得太清淡 好多人出问题了!央视已发警告!
- 大陆发最强警告,美国忙踩刹车,台当局只剩颤抖!
- 广西明确家庭医生收费标准 每人每年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