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感冒咳嗽,我们用过的小儿中成药
《那些年感冒咳嗽,我们用过的小儿中成药》是由傻大方资讯为您编辑整理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健康摘要: 手把手教你选择正确的小鼠模型 。
正文开始:
那些没见到生病的小朋友,就给你推荐药的,都是耍流氓。
作者|燕小六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每次带娃就医、治感冒,拿着医生开的中成药,燕小六总会纠结一下:要给孩子吃嘛?
本人非中医黑。实在是这两年,被各种新闻搞到懵。
网上甚至有攻略:教你对医生开中成药,说不!
而到医院呢?中医、西医,都会开些中成药。
爷奶公婆叔姨,以及活跃在朋友圈的N多人,听闻孩子病了,也会立马@你:**中医/中成药,很管用!
作为父母,燕小六很不知所措。
“国人对中医药的态度比较复杂。TA抽象,不像西医的细菌、病毒等,是个实物!这阻碍人们理解和接受中医药。”上海新华医院中医儿科张欣医生说,中成药用对了,能治病、有疗效。用错了,确实存在毒副作用。
核心问题是:那些年的小儿感冒中成药,父母真的用对吗?
太长不看版:
旨在驱除“(形而上的)病邪”,能缓解症状、治疗疾病;
现代医学发现,中成药有抗病毒等作用;
父母自行购买,易用错、用重复;
掺了西药成分的“伪中成药”,给你一图读懂;
不看病人就推荐药?岂容TA耍流氓;
用药3天没效,找医生瞧瞧;
感冒后用消食中成药,没毛病;
中药vs中成药,区别是?
区别就在“成”字上。
在过去大规模疾病暴发流行时期,医生太少,于是出现针对一部分患者的“通用药方”。这就是中成药的雏形,打的标签是:固定组成、使用方便,中医盲也能自选。
目前,市面上的中成药,分两大类。
第一,经典方子制“成”药。比如,取自“玉屏风散”的玉屏风颗粒;或由“乌鸡丸方”与“白凤丸方”合成,制作的乌鸡白凤丸。TA们都属:引经据典、有来头。
第二,新方新药。大多是现代中医学者在现代医疗技术水平下,琢磨出来的。研发过程和研发者的技术、知识水平,密切相关。
通用方怎么“辨证施治”?
中成药讲的是共性。在因人而异、量身打造方面,会薄弱些。
TA的优势是,瞄准主要问题,便捷高效,普适性强。没时间没火候没砂锅没耐心的患者,也能用上基本对症的药。
西医说“感冒无药可医”。那给孩子用中成药,图啥?
中医、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西医认为,感冒是病毒等病原体感染。针对这些病原体,目前没有狙击型药物,所以“无药可医”。
从中医理论来看,感冒是“外邪”入侵体内,包括六大类:风、寒、暑、湿、燥、火。
简单举例。最近气温骤降,孩子穿得少,吹到风,就可能受到“风邪”。
再比如。火和风往往并存。感冒后,孩子可能出现上火表现,如发烧、嗓子痛、口渴、大便干燥等。这些都是“火邪”症状。
使用中成药,目的是“驱除外邪”——把那些抽象的、但引起病症的“外邪”,赶出机体——从而缓解症状,或治疗疾病。
(采访中,张欣医生多次问:这理论,听懂没?~~~)
中成药能抗病毒?
有这方面研究,也有相应结论。
在非典时期,有研究显示,有些中医药有机物,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用于严重病毒感染。
这个作用能发挥到多大,目前很多学者也在进一步研究和挖掘。总体上,中成药缺少循证医学研究。这也是现代医学支持者无法认同和接受中成药的原因之一。
没有研究,那咋保证用药精准?
西医用药,讲究“证据”。即,实验室检验,发现明确指标(如细菌感染后白细胞明显升高),就可以针对性用药(用抗生素)。
中医用药,讲究“辩证”。即,望闻问切——你的精神、气色、舌苔、脉象、主诉,等等体现出的综合“症状”,是用药的“指标”。
以感冒为例。风寒、风热感冒的“症”,完全不一样。下图作简单介绍↓。
中成药虽然是“简化通用版”,一样要遵循“辨证施治”的理论。
中成药多是非处方药。父母能自行对“症”买吗?
“不妥。”张欣果断给出俩字。原因有三。
第一,辨证是否准确,是中成药合理应用的首要条件。没系统学过中医,很有可能选错。(这个问题在西医院内非中医科,也可能存在。)
比如,孩子是风热感冒,父母买风寒感冒的药。孩子吃后,上火症状会加重。因为风寒感冒药物旨在“驱寒”,属于“温热”类药。同样,风寒感冒的吃了风热药,病没好,还会加重症状。
第二,选错药、配伍不当,会相克。有多少父母知道:附子与贝母、半夏一起使用,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但,很多小儿常用中成药含有这些成分,要避免一起用。列个表,自己看↓。
第三,同类成分重复应用,会增加药物过量的风险。
下表中,单列内同时用二种或二种以上,就属于重复用药↓。
“建议家长自己买中成药前,咨询一下中医儿科或中医药剂科。也可以把家里现有中成药带着,就诊时拿给医生看。”张欣说。
用小儿中成药,避开哪些坑?
首先,务必选产品名字里,带“小儿”两个字的。
小儿中成药在配伍时,会选用药性更加平和安全的药材,不用或少用某些药性峻猛的药材,以免损伤尚处于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孩子。
其次,避免重复用药。
张欣指出,有些中成药属“中西合璧”。其中含有西药成分,能快速缓解不适症状;中药成分能起到治病作用。但使用时,必须看清成分说明,避免重复用药。
比如下图所示药物↓。其中,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是退烧。如果父母没注意说明书,在孩子发烧时,重复使用其他退烧药。两种药物叠加在一起,可能导致过量。
列张表,来熟悉一下“中西合璧药”↓。
再次,只有成人药、没有儿童剂型时,遵医嘱用。
张欣指出,很多儿科中成药没有规定不同年龄患儿服用的剂量,只写“小儿酌减”。这确实是个bug,即不规范也不安全。
一般,有明确不同年龄段使用剂量的,严格按说明书用。
没有儿童剂量,但又属常用中成药,如双黄连、板蓝根颗粒等,最好让医生把关。
张欣的体会是:3岁+的娃使用特定成人药,剂量要减半。1-3岁,只用1/3—1/4;<1岁最好遵医嘱。未服用完的剩余药品放在阴凉通风处,能保存12小时。
最后,病人不现身,不接受买药推荐。
上文说过,中医看病,一定要看到人。药店药师、销售人员没见过生病的小朋友,就推荐药,父母心眼必须转一转:这个结果客观嘛。
张欣提醒:因为各种原因、只能父母自行买药时,一次只给孩子用一种中成药,安全系数高!
剂型有讲究吗?
有!而且,儿童用药的剂型选择,很重要。
一般儿科用药,不管中药还是西药,多以口服液和冲剂为主。>7岁的,会根据孩子的吞咽能力,选用片剂、胶囊等。幼龄童用片剂、胶囊,很可能呛入气管,非常危险。
特别提醒:儿童能否用注射剂型的中成药,有待商榷。原则上,能口服不注射。
怎么看出中成药在起效?
西药有明确的起效时间、最高血药浓度(用药后,效果最佳时刻)。但中成药与孩子的个体匹配、贴合度不同,可能有差异。
张欣的体会是,如果用药3天,症状不减轻,或反而加重,要找医生就诊、指导用药。
为啥孩子感冒,要吃“消食药”?
吃多、吃油腻、消化不好,会产生积食,导致上火。这时,孩子易受外邪侵袭。这就像每个人都携带病毒、细菌,但只有抵抗力低时,才会生病一样。
所以,有些孩子用“消食药”辅助治疗感冒,没毛病。
要说明两点。第一,感冒本身会加重肠胃负担。孩子吃一点就觉得胃胀、胃不舒服。需要适量“消食”。
第二,积食还要看大便和舌苔,包括大便干燥、难排出,舌苔厚。
这些药,非特殊、不要用!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说明,有些毒性药材,包括朱砂、雄黄、何首乌,隐身于儿科中成药。使用必须谨慎、遵医嘱。
此外,清热类药物比较突出的副作用,在于肠胃反应。用药后,孩子可能会拉肚子,胃不舒服、胃胀。
(燕小六没检索到,清热类药物对肝肾的毒性或副作用报道。若您找到,请下面留言。若您知道我国现运营的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平台,也请留言共享、造福万民。)
儿童用西药,“成分越简单越好”。这道理适合中成药吗?
不太合适。
张欣医生解释,不能单纯用成分多少,来衡量效果好坏。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简单理解,药方中每一味药,就像公司一个职能部门。大家各司其职、作用不同,相互配合得好,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有时,一个部门挺小,就一两个人(就像CEO),但管着一大帮子。也有时,部门非常大,好几百号人,只是做些基础工作。
有些经典中成药含十几种、二十多种成分,缺一不可。没法说,是谁在发挥最重要作用。
有强身健体的中成药吗?
理论上讲,有。
张欣引用古籍举例,玉屏风颗粒就是经典的、补气固表的中成药。
这个中成药适用于大多数人,不分年龄。特例情况是,孩子内热重,如便秘、平时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口臭等,或正在发烧的孩子,也不适用。
若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一年四五次),过敏体质,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的药物。一般3个月为1个疗程。
(弱弱说,中成药那么难喝,孩子能坚持3天以上,燕小六佩服你家毅力超群。)
写在最后的不成熟想法:
互联网上有中医黑、中医粉、西医黑、西医粉、中西医都粉,以及中西医都黑、只粉现代医学。
浏览TA们的论点,会发现,你论的和我辩的,时常不在一个理论体系内。
中医药的当务之急,或许是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建立能被大多数人接受认可的标准和量化规范。
换个角度看。医学旨在服务患者,总是在安慰。对患者有益的,难道不是好的吗?
中医药讲究整体论、个性化治疗,目标是“疗愈整体”。这或许是“只见病不见人”的西医们应该思考和借鉴的。
欢迎大家留言、理性讨论。那些口水战、谩骂、诋毁、冷嘲热讽、愤怒、和医学无关的,也欢迎大家一吐为快。燕小六扛得住。
资料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0年6月
http://mp.weixin.qq.com/s/AYZNkY5WpGVtxq8wYkwksw
- 最近那些价格跌太猛的房子是不是都有硬伤?| 购房问答NO.510
- 盘点那些年被忽悠得团团转的几道美食,你肯定会中招!
- 深藏在旮旯里的小店,那些年独属于杭城人的回忆!
- 涡阳Beyond叶世荣演唱会现场,那些年的光辉岁月。。
- 猪身上最不值钱的东西,润肺补肺,炖煮远离咳嗽,大人小孩都好用
- 那些曾经被你丢弃的木头,现在都成精了!
- 孩子咳嗽不吃药?!别急!自制驱寒止咳棒棒糖!
- 回忆 | 《百变小樱》最新版开播!那些年荣成80、90后必追动画片
- 12月8日阜新那些事(新华网医保药品鉴证核查数据平台成功落地阜
- 那些“逃离”了北上广的年轻人,后来都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