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要吸取互联网金融教训

 数字金融要吸取互联网金融教训

    11月3日至4日,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IDF)在其年会上发布《IDF年度研究报告: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指出,中国的数字金融发展正处于一个方向性的关键时刻,在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宏观形势下,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新兴形态和创新先锋,数字金融应该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这个方向指的比五道口对。

方向性的关键时刻,这是一个真实的判断。以五道口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正在陷入全面的理论和实践破产之中。互联网金融所犯的错误,由于有错误理论作指导,因此犯的是系统的、全面的错误,已不是小修小补所能改正的。由于这种错误,“互联网金融”这个词,已经被败坏了,成为一个带有负面含义的词。我建议将来不再用这个词正面表述金融政策。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可以考虑改用数字金融这个词。希望数字金融这个词,不要再走“互联网金融”老路。吸取教训的关键,就在于“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

对互联网金融犯错误,一直看在眼里,痛在心上。20年前出版的《21世纪网络生存术》中对数字金融预言:“决定命运的因素简单得出奇:迂回道路上凡属中间障者,将在直线前前行中被撇在一边”。但互联网金融的实际发展,从一开始起,就令人大失所望。它走在了与上述预期完全相反的路线上。眼睁睁看着它走向了20年前批判的方向:“衍生金融机构为主的‘金融创新’: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变相发行货币和逆调节货币流速”。当年在金融创新一词上用引号,就是认为以杠杆为能事的金融创新,只是所谓的金融创新,不是真的金融创新。

十九大报告在建设现代金融体系中,明确提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直接是什么意思?直接是迂回的反义词。在今天来理解,就是虚与实的关系要直接,虚要为实服务;反对倒过来,虚绕着圈迂回脱离实体,为自我服务。

对数字金融的期望是,正确地提出和解决问题,比如这样思考问题:数字经济能不能比实体经济更实?实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物质(如产品制造),二是指实在(供求均衡)。这里说的实,主要是后一个意思。当前,强调实体经济,不是要倒退回传统产品制造,而是要去掉无效、无需求前途的供给,增加有效、有需求前景的供给。因此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才是最大的不实。而供求对称,是最大的实在。数字经济要比实体经济更实的意思是说,实体经济由于信息不对称,往往供求脱节,并不实在;而数字经济——例如数字金融——要帮助实现信息对称(“直线前行”——而非象互联网金融那样通过拒绝透明,迂回加杠杆),达到用更低的交易费用实现实体产品和服务的供求对称,让市场供求更实在。

                  数字金融要吸取互联网金融教训

数字金融要真想服务好实体经济,要有几个条件。

一是要正确和准确把握互联网金融问题所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一文中,这句话比较到位:“近些年金融业忘记自己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质功能,以创新为名,过度空转套利,不仅制造资产泡沫与金融风险,还通过中间环节的层层加码导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升。”北大这个报告,比五道口看问题看得清楚一些。这是一个进步。但感到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位,所提七条政策建议,也是治标不治本。由于还没有看到全文,因此先不下结论。

二是要有先进的互联网理论和金融理论作指导。《互联网周刊》多年对互联网金融喊狼来了,没人听。全行业象倔驴一样一条道走到黑。反思下来,恐怕不是这些人没有听见,而是有一种他们自己都不自觉的潜在逻辑假设,在让他们拒绝正确。长话短说,我认为五道口理论过时了,在金融秩序上坚持金融自我中心,而非金融-信息双中心(其中信息代表透明化),是理论根源。希望大家多学学希勒、斯蒂格里茨这些新科诺贝尔奖的理论。不要迷信海龟带回的前世纪理论。更重要的是向成功的互联网实践学习。

三是互联网界要坚持自己不同于金融界的优势。互联网是吃信息这碗饭的。信息和金融都是虚拟,但本性相反。信息本性透明,金融本性不透明。互联网金融失误在让金融牵着鼻子走,把透明的事业搞不透明了,因此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今后数字金融要搞好本业,通过信息服务,把不透明的事业搞透明,才能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近

数字金融要吸取互联网金融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