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几种构图方法

山水画的几种构图方法

山水画的几种构图方法

构图在中国山水画中尤其重要。只掌握熟练的笔墨技巧,没有成功的构图,是画不出好作品的,只能说是笔墨技法的演练,不能成为作品。什么是构图?就是传统中所讲究的章法。

要将繁琐而复杂的山川、树木、云水等自然景物,表现在小小的画面上,成为优美的绘画艺术作品,如不能反复琢磨、精心组织,没有取舍与提炼,就会形成杂乱无章的局面。为避免杂乱,作画之前,先将自己想要画的若干景物,统一思考,决定取哪些入画,舍哪些不入画,突出的主题是什么,哪个位置应画什么,哪个位置应当留白不画,精心组织,反复推敲,合理安排,巧妙布局,确定成熟之后,再落笔作画。这个周密思考最后定局的过程就是构图。构图思考过程,应注意以下七点:

第一点:立意。就是你想画什么,决定哪些可以入画,哪些不可以入画,哪些是重点,将自己的意图周密思考后确定下来。

第二点:提炼取舍。在想画的景物中,哪些是重点表现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可以少画或不画的,经过提炼、取舍确定下来。

第三点:主题明确。写一篇文章,需有主题,其内容完全为主题而服务。作画也是如此,确定主题重点画什么,主题是主,其余皆是宾,所有的宾均为主题服务,并且要和谐统一完整。

第四点:确定亮点与留白。画面有白则亮,有白则透,无白则黑,黑就是闷,闷就不快活,所以留白与亮点的确定很关键。

山水画的几种构图方法

第五点:确定比例大小。画面中各部景物的大小,相互比较,大小、高矮、宽窄均要适当合理,如有一处比例失调,则会破坏全局。

第六点:造势。山水画应当有气势,或风或雨,或阴或晴,总体画面的走向延续,疏密与多少的变化关系,物象表态等,均能影响画面的气势,要画出气派气势来就是造势。

第七点:轻重与明暗。统一思考成熟,确定何处深重紧密,何处明亮疏散,注意黑白、虚实、疏密、轻重、浓淡、大小、远近精细的对比。

上述应注意的七点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关于构图,虽然没有固定的法则,但根据古往今来无数经典作品的成功经验,可归纳出下列十种构图方法:少而精取势法、居中取势法、均衡取势法、疏密主从取势法、分段取势法、满幅取势法、相互呼应取势法、折带形取势法、凹型取势法、斜角对衬取势法等。

山水画的几种构图方法

一、少而精取势法。在画面上仅突出一点绘画,另一点以轻淡相衬,形成无限的空间与深远之感,令人联想画外有画。

二、居中取势法。在整幅画面中,几乎四周均有空间与空白,而所画的景物集中在中间部,其特点是突出表现主体,气势凝重而明快。

三、均衡取势法。无论是上下或左右,以一方为主体,由密至疏,由浓至淡向大面积空间部位过渡,而空透有空间的这一方,画少许景物与主体相呼应,虽然有疏密与轻重,但整体均衡,这种构图方法为均衡取势法。

四、疏密主从取势法。以一方为主,景物宜密,用墨宜重,突显主体,而大部空白处,景物宜疏,用墨轻淡且散,形成疏密对比,主从轻重对比气势,轻淡散落部位用落款相衬。画技理论中所讲密不通风疏可走马的道理就在于此。

五、分段取势法。将画面由上至下,或由左至右分成几段,段与段之间用云雾自然过渡,按主宾关系每个段落均有景物,则总体构成一幅完整、气韵贯通的山水画。

六、满幅取势法。顾名思义,全幅均要画满。需要重点突出的则重写之,但要适当留白,无白不透而且闷塞,虽然布局满幅,但要分出浓淡、疏密、主宾,且不可浓淡难分,其特点是沉厚、凝重。

山水画的几种构图方法

七、相互呼应取势法。立幅画面上下呼应,横幅画面左右呼应,其关键在于上下分段或左右分段,以其中任选的一段为主体,重点突出,而另一段则断断续续地过渡,再以另一段的景物与主体呼应,或者是留白处与留白处相呼应,有笔墨处与有笔墨处相呼应,形成气韵贯通大局和谐之势。

八、折带形取势法。似一布带,从左折向右,再从右折向左,左右相折,呈步步高升之状。或从右折向左,再从左折向右。类似“S”形状的上下利用或“∽”形状左右利用。这种折带形取势法,古人立幅山水画中利用者颇多。

九、凹型取势法。立幅的凹形,或左高右低,或右高左低的灵活运用,或者将“凹”形放倒,形成左“”形或右“”形。似如“C”字形的左右颠倒利用。这种的构图方法为凹型取势法。

十、斜角对衬取势法。此法古人常用。这种构图方法以两斜角相衬取势。或左下角与右上角相衬,或右下角与左上角相衬。如左下角与右上角有景物,则左上角与右下角留白或过渡,斜角相衬,有主有从,灵活多变,中间空透为好。构图方法很多,在于画家巧妙安排与运用,以上十种构图仅是其例,不可死守,应灵活机动发挥与不断创新。

本文转载自三风堂书画

收藏一天下ID:shoucang-tianxia山水画的几种构图方法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推荐理由:传播中国书画、艺术、古玩、收藏、鉴赏、香道、雅集、趣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