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非遗| 圈粉无数富贵人,这门绝技如今只有他一人会!
最近,《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火爆荧屏,一群平均年龄不到十岁的孩子以出彩的演技“神还原”老经典,网友们都称弥补了87版《红楼梦》的遗憾。
单看这剧照,眼神动作里满满的都是戏啊!
当然,今天我们不讲电视剧,在这里要说的是红楼梦中,最令贾母难以忘怀的压在大板箱里多年的“软烟罗”。
贾母对软烟罗有一种特别的情感:“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
软烟罗是当时的名牌,和现在的LV、Gucci的奢侈程度差不多。但前段时间,小编得知织出“软烟罗”的四经绞罗织造技艺,竟然濒临消失了。
小编深深地意识到,要为它做点什么。于是特进行实地探访,为大家展示“四经绞罗”背后的故事。
苏州是“罗”的故乡
罗又称绞罗,顾名思义,经线相绞的组织。
把4根经线作为一绞组,并与左右邻组都相绞,最后成品呈链状绞孔,彼此纠缠在一起。
质地轻盈,手感柔软,若影若现,乃历代王公贵族用于封赏、馈赠之佳品,被称为丝之极品,绸中之冠。
苏州是罗的故乡,织造技艺高超,素有“吴罗”之称。
盛行又失传,如今苏州只有他会
四经绞罗起源于战国时期,宋代最为盛行,明清以来几近失传。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苏州斜塘一带的南施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丝织机。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发展,那些织造机已经远离市民的视线,曾经以丝织为业的村民,也早已搬进居民楼,就连织造机也都不见了踪影。
唯有老苏州周家明的织造坊还在孤独地运转着。
1996年,周家明无意间恢复了“四经绞罗”这一失传已久的织造技艺。
2013年,“四经绞罗织造技艺”被列为第六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他被认定为织造技艺传承人,“家明织造坊”也被列为保护单位。
隐匿于工业园区的“家明织造坊”
在苏州工业园区,一堆老旧工厂楼之中,寻了半天,找不到“家明织造坊”。
问了几个人,终于在三楼找到。“噗-噗-噗”,下午四时,家明织造坊里织机声缓慢,和一楼的机器声相比,慢了不止一拍。
在织造坊,遇见了周家明老先生。小编向他介绍了来意,他很热情的邀我去他的“办公室”。说是办公室,其实是他的工作台。
小小的房间里,放得最多的就是丝线圈。各种颜色,一应俱全。
周家明说,“有时候就配色,就需要一星期。虽然有色号标注,但是细微的颜色差别,织出来的视觉效果都不尽相同”。
周家明虽然是织造坊的厂长,但其实算他就9个人,6个织工,17台机器。每个织工负责的具体内容都不同,织造机织出的布也不同。
35年,一如既往
他是个很低调的人。
楼下并没有“家明织造坊”的牌匾。周家明说,“我就想认真的做好‘四经绞罗’这件事,不需要那些面上的东西”。
他是个很有坚持的人。
28岁,就跟父亲学做漳缎,在丝织行业一干就是35年。
由于他最熟悉每一道工序,而且别人无法替代,所以穿综的细节全都由他一个人完成。“我除了成亲的时候,其他基本所有时间都在工作坊。每天都很忙,没有节假日,不敢放松”。
他是一个敢于尝试的人。
“我们平时织的罗都是直的,但四经绞罗是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互相交织在一起”,他说。为了制作一台适合做四经绞罗的织机,他当年也寻找了很多资料,甚至到学校、图书馆,都没能找到相关的图纸。
于是,他将自己的老式织机进行了改进,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不过,由于四经绞罗的穿综非常复杂,如有大意或闪失,厂丝就可能扯断,所以每天只能织3-5厘米的罗。
想改变,但困难重重
因为工艺复杂,而且必须纯手工操作,所以产出效率很低,价格也很高。
周家明介绍,目前他们的产品主要销往日本,提供和服面料和腰带等。在国内,除了苏州丝绸博物馆和中国丝绸档案馆有一些展览和收藏需求的订单,以及西藏地区部分喇嘛庙里有装裱唐卡的需求外,几乎没有其他销路。
“物价上涨,人工费也在上涨,但卖给日本人的价格没涨多少。因为靠政府支持免了房租,才能稍微赚一点”。说到这里,他的眼里闪过一抹光亮。
“我们想过将布料的用途做一些改变,但缺乏设计人才。服装行业的设计师大多只是参观一下手工生产作坊,找些设计灵感,顶多买一些布料回去,镶嵌在设计的服装上。”周家明对此非常苦恼。
他也想过为自家织的布做广告,但小规模的作坊式运作使他没有宣传的余力和经济实力。“别提广告了,我们连基本的宣传资料都没有。”
目前周家明的侄子在织造坊帮他,“但是年轻人总有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总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说。
四经绞罗技艺将何去何从?
当小编问及四经绞罗技艺的未来时,周家明一声叹息。
他不是不无奈。一边是时代碾压前进的滚滚车轮,一边是岿然不动埋头苦干的工匠,那些美丽的丝绸面料呈现于眼前时,你不禁会困惑:究竟是历史必然它的宿命如此,还是这个时代不懂珍惜如此美好之物?
但他坚定地说,“为了这个传统技艺,我还要继续研究下去”。
夜幕降临,当城市灯火辉煌。
周家明关了织造坊的灯,骑着他的摩托车,远去的背影渐渐模糊。小编伫立在与他分别的地方,思绪万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看见苏州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要闻速览】出名了!岫岩满族单鼓非遗节目登上国际舞台 | 鞍山
- 24支队伍欲夺“麒麟王” 龙岗看重非遗传承
- 东莞·浦东非遗影像交流展开幕
- 参加老同学婚礼被新房圈粉,我也要装个同款卧室!
- 包产46.6斤,饲料成本仅5.6元/斤,首年饲料养加州鲈就被圈粉
- 聆听老党员讲座,感受榜样力量
- 安徽:非遗传统戏曲节目将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清单
- 一无所有,仅穿一条裤衩,盖了栋土房子,一言不发的他圈粉500万,成
- 有多少人被《演员的诞生》中的张雪迎圈粉了?有颜值更有演技
- 从普通厨师到餐饮公司掌门人,编撰非遗丛书,走南闯北只为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