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念念不忘的童年美食

那些你念念不忘的童年美食

史提芬周曾经在《食神》中说过:人人都是食神,最紧要有心。

从爆浆癞尿牛丸到黯然销魂饭,我等市井小民的一日生活总是离不开“饮食”二字,然而在资本之风刮遍饮食界后,无论身处哪个城市、走进任何一座商场,一日三餐竟然也有可能完全雷同。正如舒国治在《穷中谈吃》中所言,文明愈是先进,未必愈是有利于饮食。

那些你念念不忘的童年美食

且不见金拱门与上校爷爷二分天下,沙县小吃与兰州拉面打成平手,传统意义上的“美食界”被一本轮胎杂志牵着鼻子走——而天天吃麻辣烫的你,是否也有几分无奈?

记忆中那些能称之为美食的,有傍晚四点放学后新鲜出炉的葱花烧饼和香酥里脊;有路灯下发出砰砰爆炸声的炒米糕;有大雪天推着永久自行车沿街兜售的娃娃雪糕;有五毛一碗的咸豆花和蘸白糖的粢米饭……

那些你念念不忘的童年美食

那时候的人们还不敢用塑料碗来装食物,总觉得失了尊重(更不用说用塑料袋装汤);那时候的人们也不兴叫外卖,任何食物总是热腾腾地、新新鲜鲜地送入口中;那时候连下馆子都不兴,家家户户里总有几个深藏不露的大厨,煎炸蒸炒样样拿手。

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总是最能体现其风土民情,中国人讲究地吃了好几个世纪,终究输在宫保鸡丁和麻婆豆腐上,落了个快餐饮食的名声。

然而今时今日,是否我们照搬法兰西那一套,食材少一点、摆盘讲究一点,就能创造出所谓“高级感”的中餐?其实也未必,正如舒国治所言,一个做馒头的师傅,只要认认真真不偷工减料地把这个馒头做出来,就已经称得上美食了,但你又何曾见过哪个馒头师傅自称美食家?

不管怎样,趁着《穷中谈吃》出炉之际,理想国想要邀请大家一起来聊聊那些你念念不忘的童年美食,让我们摈弃甜粽子和咸粽子的龃龉,搁置该吃汤圆还是该吃饺子的纠纷,一起来聊聊我们心目中美食界的沧海遗珠。

【赠书福利】

在留言区,说一说那些你念念不忘的童年美食,以及为何难忘。主页菌将从中挑选3位,各赠送《穷中谈吃》一本。

《穷中谈吃》

那些你念念不忘的童年美食

“终身的晃悠者”舒国治继《台北小吃札记》后,第二部谈吃之作。

吃,是亘古的活动;文明愈是新颖,愈是未必有利于吃。

故愈不文明便利的地方,往往吃得较好。讲求划一,讲求高效率收成,则吃必然遭到简化。

本书为作者近五年论吃文章之集结。最早有到1992年(《吃面摊》)与1999年(《饺子》)者。内容概为五十年来在台湾吃饭吃面之种种所见所思。

作者特别注焦于此五十年间常民的平日所吃,故而像烧饼油条、阳春面、便当、自助餐、葱油饼等食物,还有《四菜一汤》《赞泡菜》《赞萝卜》《菜码之美》《赞炒饭》等篇目,皆于本书中探讨详尽。

又恰好这诸多议题都围绕在一“穷”字上。

那些你念念不忘的童年美食

商业合作或投稿

请发邮件至:chenteng@imaginist.com.cn

转载:联系后台 | 购书: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