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文涛: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发展之道

童文涛: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发展之道

本文由《清华金融评论》与况客科技联合推荐

文/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中心副总经理童文涛

本文梳理了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多年快速增长之后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历史背景,对目前的监管思路进行解读,即去套利空间、去通道业务、去风险隐患、控非标规模和有序打破刚兑。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将进入一个稳健规范、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在改革转型的过程中,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应积极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增速迅猛,年均增幅近50%,截至2016年底已接近30万亿元的规模。过快的发展、过多的参与主体、宽松的货币政策,再加上资本的逐利天性,导致商业银行资管业务出现了一些“乱象”。监管部门适时出重拳治理,2017年初以来的“三三四”全面检查,以及监管部门即将出台的指导意见和监管规定,旨在促进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回归本源,规范健康发展。

就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本质而言,是商业银行作为管理人代客理财,在合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以实现投资者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将资金投资于金融市场中的各类标准化资产以及其他符合监管要求的非标准化资产,并通过资产、负债优化配置与动态管理,实现风险、收益的最优配置。其中,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是自主管理能力。一是要做好负债端的精细化管理,持续优化投资者结构,保持产品规模的稳定;二是要不断提升资产管理业务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和自主投资能力。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乱象”及监管

银行资管经过多年高速发展,也不可否认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梳理资管行业包括银行理财出现一些“乱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杠杆操作。以套利为目的的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通过杠杆操作进入各资本要素市场,对各资本要素市场的稳定性、有效性均会产生较大影响。例如资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等。二是多层嵌套。部分资管业务为了套利或规避监管,采取层层嵌套的方式隐匿底层资产,削弱了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加剧系统性风险的堆积。三是资金池运作。在资管业务中存在着类似“滚动发行、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的资金池运作模式,虽然何为资金池尚未有明确的定义,但此类运作模式下隐藏着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四是刚性兑付。很多机构作为代客理财的市场参与主体,未能按照市场规律传递风险,可能导致风险在金融机构体系内积聚。

追究这些现象出现的更深层次的原因:一是近年来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迅猛,随着此前监管的放松和金融混业经营步伐的加剧,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互联网金融等各类机构都能够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其中部分机构没有牌照,也有部分机构的表外资产已接近甚至大于表内资产,这必然会造成市场混乱。因此从业资格问题有待厘清。二是近年来中国的货币政策相对宽松,超发的货币四处逐利,条块分割的监管体制和各自“护犊”的心态,使监管处于缺失和缺位的状态。三是通道与杠杆盛行。形象地说,通道就是“马甲”,这个马甲可以穿很多层;杠杆就是“棒子”,穿上“马甲”、舞起“棒子”,潜入水底搅起泡沫,让底层资产难以看清,就可以浑水摸鱼,进行监管套利。因此只有控制好通道与杠杆,金融市场才能平稳有序发展。

中国银行资产管理规模在10多年间就发展到近30万亿元,成为资管行业最大的“金主”,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介于银行存款和公募基金之间,银行存款收益太低,公募基金收益波动较大,介于二者之间的银行理财产品在历史的特定阶段,满足了特定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因此,对其的监管与规范也不能一蹴而就,与银行资管相伴生的所谓资金池、错配、非标、刚兑等问题,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有一个逐步调整、转型的过程。对监管和行业自律而言,规范资产管理业务的目的,不是为了回避风险,停滞发展,而是为了更加有效地防范、管控风险,在规范中促进资产管理业务取得更健康、更长足的发展。目前,监管的思路已基本明确,大体可以概括为“三去一控一破”:

第一,统一标准规制,去套利空间。在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下,按照产品实质而非机构类型,对同类业务提出统一、明确、可行的标准规制:在产品端,根据募集方式不同分为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资产端根据投资资产性质的不同分为固定收益类、权益资产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和混合类四类。在此基础上建立跨行业的综合统计制度,实施穿透式监管,实现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的全覆盖。

第二,鼓励主动管理,去通道业务。有些资产管理业务由于法律地位尚不明确,在开展业务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的通道来确保业务的合规发展,在合法合规、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监管将对这类业务给出合理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如果通道是被个别机构用来作为规避监管关于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的工具,进行监管套利的,则将会被坚决抑制。

第三,规范产品运作,去风险隐患。近年来,资产管理业务高速增长的背后积累了不少风险隐患,比如产品设计、资产配置中,存在过度期限错配暗藏的流动性风险,过高杠杆水平导致的资产泡沫和市场波动等问题,必须严格加以控制。金融的本质是经营风险,虽然适当的期限错配、杠杆投资等带来的风险无法完全消除,但关键要通过规范,实现风险的可视、可控、可缓释和可承受。

第四,防范影子银行,控非标规模。在当前银行理财与自营业务尚未实现完全风险隔离,银行理财风险存在向自营业务传递的可能的情况下,监管认为银行理财投资非标准化债权应视为影子银行业务,必须加以控制,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银行理财投资非标资产又是银行的优势和主业,因此,这类业务关键还是应提升银行理财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使银行理财具备较强的风险防控和抵补能力,从而实现风险隔离。从长远来看,银行理财业务成立子公司实行独立运营是必然、现实的选择。

第五,回归资管本源,有序打破刚兑。在资产管理业务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本源的过程中,打破刚性兑付是监管和行业大多数机构的共识。但问题的关键不是要不要打破,而是什么时间、如何打破的问题。若效仿公募基金,立即全部改为发行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至少目前还没有广泛的客户基础。但目前而言,银行理财已在为从完全意义上打破刚兑做思想和实际的准备,甚至在一些产品上已打破了刚兑。有理由相信,随着监管体制的完善、投资者的成熟、银行理财投资能力的提高,甚至银行理财实现子公司化独立经营,银行理财必将有序走向真正意义的打破刚兑,回归代客理财的资管业务本源。

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转型发展的思考

首先,中国银行资管业务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从国际上看,资管业务在国外发展是非常成熟的,总量非常大,如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黑岩(Black Rock)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5万亿美元。而中国银行资管规模最大机构的资产管理规模只有3万亿元人民币左右,还无法进入全球前50位;但中国主要银行的表内总资产规模在全世界都是前10位的。可以看出,中国银行业资管业务虽然发展了十几年,但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现阶段,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整个金融市场也还不够发达和成熟。如果监管不到位,尤其在货币宽松的环境下,一些资金一定会想办法规避监管,去加杠杆、去套利。现在监管部门采取的一系列加强监管的措施,对于银行资管业务的风险管控、合规发展,都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随着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接下来,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将进入一个稳健规范、健康发展的新阶段,仍然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实现子公司化的经营模式应该是一个方向,在子公司化过程中,需要解决好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定位与分工问题以及银行与先进资产管理机构的控股、参股问题。

其次,我们应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历史上非常成功的探索,银行资管业务的发展也要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研究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要求、金融发展阶段、社会信用特征的新型资产管理业务模式,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银行资管业务模式及监管体系。现有模式下的银行资产管理业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普惠金融的特点,在满足广大投资人需求的基础上,可配置适当比例的非标资产,保持一定程度的期限错配和产品滚动发行,尽可能地保证即使在刚性兑付没有被彻底打破的情况下,都有益于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平稳发展和经济的整体安全。

总体而言,在现阶段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转型发展要做到四点: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监管政策要求。加强监管的目的是保障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发展,应在坚决执行监管政策的同时,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资管业务相关制度和办法。

二是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是表内信贷业务的有益补充,要以各种形式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理财资金配置非标资产和债券类标准化资产都是资产管理业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是努力践行普惠金融。银行理财产品具有客户覆盖广、收益稳定、风险可控的特点,得到广大投资者的普遍认可,资产管理业务要继续坚守投资人利益至上的理念,为增加投资人财富和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是切实管控和防范风险。银行资管部应加强资产穿透管理,强化底层资产风险状况的识别与控制,在风险管控不到位的情况谨慎进入高风险投资领域,加强流动性管理;加强业务合规性管控,不断提高自主投资管理水平和能力。

本文编辑: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