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岔路口,什么该坚持死磕,什么该果决放弃?

在人生的岔路口,什么该坚持死磕,什么该果决放弃?

文 / 子非鱼

来源 / 家长进化论(ID:parentsup)

在人生的岔路口,什么该坚持死磕,什么该果决放弃?

“坚持就是胜利”,已经成了植根于人们脑中无可置疑的“真理”,无论是自己遇到困难、困于瓶颈,还是鼓励孩子努力学习,相信大多人都会先想到这句话:坚持下去、克服一切,你会做成一切。 尤其在教育界,这几年刮起了一阵猛烈的“grit”风潮,家长们更是相信,grit与好成就高度相关,所以只要孩子萌生退意,再推他一把就是了,因为“坚持就能等到曙光”。

 

但今天我要告诉你:

 

太多loser死在盲目坚持,更多winner胜在明智舍弃。

 

在人生的岔路口,什么该坚持死磕,什么该果决放弃?

 

在“坚持与放弃”的抉择困境中,一个更靠谱的决策流程,其实是这样的:

 

1、基本理念:成功源于坚持,也源于放弃,懂得取舍、戒除贪心,切忌什么都想要

2、不知道该坚持什么时:多尝试新鲜事物→放弃大多数不适合、不可实现、不重要的→留下几个靠谱的,花5-10%时间做实验,看看这些事是否让你学习和成长。

坚持:可实现的目标+对实现目标有益的事+创造价值的事;

 

放弃:无法实现的目标+对最终目标无益的事+不创造价值的事;

 

3、选好该坚持的事情后,如何坚持下去:WOOP流程+grit增强攻略

WOOP流程:W=wish(先做梦)、O=outcome(预想结果)、O=obstacle(预想障碍)、P=Plan(做计划)

 

Grit增强攻略:乐观主义+信念意义+把任务当游戏

 

01

与困难死磕,的确能帮你成为winner

“坚持就是胜利”,当然不仅仅是一句鸡汤,它也是有无数研究、案例证明后的道理。

 

同样智商、天分的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高度的成就?

 

除了外力因素中的家庭背景、资源多寡与时运机遇,一个很重要的内力因素,就是grit,即辛勤工作、锲而不舍、不愿言弃。

 

曾有一个研究,对美国700多位百万富翁做了调查,发现他们大学时的平均成绩,是2.9(满分为4),这个水平,可以算做妥妥的学渣。不过,尽管他们在成绩上表现并不突出,老师却极力称赞他们“值得信赖、愿意吃苦”。

 

学渣成了百万富翁,坚持与毅力,自然功不可没。

 

除了百万富翁,一本叫做《Creating Minds》的书中说道,一些被公认为非常成功的艺术家,他们虽然并非事事成功,但当遭遇失败,他们不会浪费时间在悲痛、懊悔和责怪中,更不会轻言放弃,而是快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调整状态,进行下一阶段的努力。

 

瞧,还是有关坚持。

 

坚持有助于成功,还能让人满意又快乐。

 

美国宾斯法尼亚大学学者Angela Duckworth的研究证实,特质中有grit的孩子,更快乐、更健康、更受欢迎,而且这种在逆境中溯流而上的品质,还让人有更乐观的人生态度、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这么多的研究都告诉我们,坚持让人富有、成功、快乐,坚持给人好人缘,哪怕你是学渣。毫无疑问,坚持可以作为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许多人的成功事迹中,都有grit的影子。

 

但是,非要说“坚持就能成功”,就太过武断了。

02

适度舍弃,不一定变成loser

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在此正好应景。

 

美国有一位获过多次学术奖项的学者Spencer Glendon,曾在哈佛大学拿了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在芝加哥做慈善,同时是马瑟诸塞州最大管理基金的合伙人。

 

这样的“多栖成功”,并非他最为人称道的地方,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点,在于他的健康程度非常非常差。

 

他高中时患了溃疡性结肠炎,随后导致持续性肝损伤,继而进行了肝移植,移植后进行了免疫制剂治疗。但是,一系列手术与治疗之后,他基本丧失了免疫能力,一丁点小小的感冒,就可能危及生命。

 

可以说,Spencer是一个完全被身体拘禁的人。

 

然而,他却说“在这一生中,我的身体,其实就是我的有力财富”。

 

听到这句话,相信大家的回应都是:“啊?”

 

没错,正是因为身体,高中时的Spencer根本无法像同龄人一样,参加派对、体育活动和进行约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得活得像个无能的透明人。

 

他听从治疗师的建议,调低自己的期待,不再想着什么都想去做,而是放弃了大多数活动,专注于每天完成一件事。

 

也恰恰是因虚弱身体而起的“日行一事”,教会了Spencer一件我们都忽略的事:生活就是不停的取舍。

 

Spencer被迫舍弃无法实现的目标、对最终目标无益的事,以及当前不创造价值的事,将极其有限的精力,全然付诸于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上。

 

而这种“舍弃+坚持”,就是每个人应该学习的“有策略的舍弃”。有研究证实,当我们停止追寻无法实现的目标,个人压力程度会减少、幸福程度上升,生病频率也会降低。

 

最有压力的人,恰是什么都想占全,又不肯舍弃无用之事的人;而真正做到多方面成功的人和公司,却经常毫不犹豫地付诸放弃。

 

有一个研究,欲对275位诺贝尔奖得主,和其他领域的佼佼者做调查,这个研究很著名,正如明星被邀请在国际大刊上拍封面一样,被邀请者理应不会拒绝。然而在邀请这些成功人士时,三分之一人的没有回复,三分之一的人则毫不留情地予以拒绝,其中有位世界著名的时间管理专家Peter Drucker,他拒绝邀请的理由是:

 

“你想问我高效的秘诀,其中之一,就是有一个巨大的垃圾桶,用来扔掉像你们这样完全浪费时间的邀请”。

 

《从优秀到卓越》一书的作者Jim Collins,就曾做过一个研究,专门针对起死回生的公司,他发现,这些公司扭转命运的关键举措之一,并非做出新的研发,而是砍掉公司在做的无意义、无效率之事。

 

在确定坚持什么之前,先做好舍弃的权衡,这才是winner的正确姿势。

03

坚持与放弃,如何抉择?

投资人每投资10家公司,他们就预期有7家绝于破产,2家盈亏平衡,1家变成下一个Google或Facebook。

 

同样,如果还没想好该坚持什么,你也可以像投资人管理投资一样,用小实验来进行寻找。

 

首先,就是尽可能多地做尝试。

 

拿找工作举个例子。

 

很多人都认为,频繁跳槽的人一定心无定性、不讲忠诚,不能作为一个可靠的好员工,自然也无缘高收入、高职位。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经济学家Henry Siu的研究就发现,在初入职场时经常换工作的人,更可能在事业黄金期拥有更高收入,因为通过多加尝试,人们能更快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获得真正的事业使命感。

 

不仅高收入,跳槽还可能更快帮你进入领导岗位。

 

研究者Lazear分析了斯坦福商学院校友的5000份问卷,发现在至少拥有15年工作经验的人中,身份少于2个的人,只有2%的可能性最终达到高管职位,而至少有5个身份的人,有18%的可能性登上顶层。

 

这是在你自己的领域多做尝试、身兼数职的结果。如果你在自己的领域之外多做尝试,也有可能做成大事。 研究表明,资历平平的科学家,可能和普罗大众一样,只有一个爱好;杰出的科学家,更可能有2个以上爱好;而能名垂青史的人,比如美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进化论奠基人查尔斯·达尔文,他们就有非常多的爱好和身份。

 

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美国政治家、物理学家,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

 

在不同领域、情境下面对错综复杂的挑战,使得他们用不同视角看待事物,从而挑战成见、突破陈规,做出伟大的创新。绝大部分成功的创新者,并非一开始就找到了绝妙点子,而是做了无数尝试,然后发现了最佳的那个。

 

抛开久远的例子不说,当今这个自媒体时代,就已经奖励了无数斜杠青年。他们不甘于只做一份本职工作,而是跨领域、跨学科大胆尝试,在经历一番浅尝辄止后,他们剔除一些不适合、无前途的项目,保留下喜欢的、可实现的、有前途的项目,然后就真的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你也一样,可以先花5-10%的时间,将感兴趣的东西尝试个遍,这一轮的尝试,并不需要太多投入,就像是学一门乐器之前的体验课一样,浅尝辄止即可。

 

接下来,进行一番剔除和筛选。 剔除什么?你每天都做,但并不创造价值的事;留下什么?有进步、有成长、输出价值的事。

 

然后,再花5%-10%时间,往深挖掘一下,看看是否能持续获得做下去。

 

在这之前的过程,你甚至还不需要启动grit特质,而真正找到感兴趣、有价值、有收益的事以后,再将你的坚持和毅力,用在这些事情上。

 

这时候,有些人可能就要说了:

 

“我知道坚持才能成事,但我做着做着就缺乏动力了,总是无法将一件事坚持到底,怎么破?”

 

给你一个流程:WOOP流程;外加一个grit增强攻略:乐观主义+信念意义+给自己讲故事+把任务当游戏。

04

WOOP流程:让实现不了的梦想落地生根

为什么你有那么多梦想,却总是一个也实现不了?

 

事实上,梦想不会带给你想要的,它只会阻碍你的努力进程。

 

美国纽约大学的心理学教授Gabriele Oettingen就发现,人类的大脑并不善于分清理想和现实,当你做白日梦时,你的大脑灰质会感到很舒服,就好像梦想成真了一样。

 

每个人都曾幻想过自己中500万大奖,亟不可待地构想如何花这些钱,让自己徜徉在红粉粉的钞票堆,和香车宝马、豪宅美女中。

 

但是,大脑就像是溺爱孩子的母亲,它会让你沉浸在美妙的幻想中无法自拔,却不会警醒你,让你去搜集实现梦想所需的资源,更不会督促你付诸努力。

 

有多少人在幻想中奖后,立马跳起来去买张彩票的?

 

同样,研究发现,经常幻想自己变瘦的减肥女性,比不幻想、只行动的女性少瘦24斤;幻想自己拿到完美offer的人,比不幻想的求职者寄出更少的求职信,获得更少offer;幻想自己拿到满分的学生,比不幻想的人花更少时间学习,拿到更低分数。

 

当白日梦的粉红泡泡被戳破,当你徜徉在幻想中停止努力,迎接你的只能是现实的冰冷。

 

要想让梦想不再只是梦想,要想让自己对选择坚持始终,你需要WOOP流程(来自纽约大学心理学家Gabriele Oettingen)。

 

第一步,先做梦(wish):“我希望得到一个棒呆了的工作”。

 

此时需要提醒自己,停下美妙幻想,回到现实,进行下一步。

 

第二步,预想结果(outcome): “这个工作,我希望是在A公司做主管”。

 

将梦想具体化,为自己设想一个可实现的结果,“下周我就要成为美国总统”,就不在此列。

 

第三步,预想障碍(obstacle): “我不知道如何准备面试”。

 

为了达到上面那个结果,有什么事情是你暂时办不到的?

 

第四步,做计划(Plan): “我先去联系几个校友,找人去接触HR,看看有什么要求”。

 

计划最好足够详尽,预设完成时间,列出所需资源。接下来,按计划行事即可。

 

再强调一遍,WOOP流程只适合“可实现的目标”,那些天方夜谭的白日梦,留给自己做睡前催眠即可。

 

上面的例子是找工作,事实上WOOP的适用性很广泛,无论是改善婚姻关系,还是决定申请留学,都可以用该流程帮自己理清头脑,让梦想不再只是梦想。

 

现在,你可能已经做好计划。不过,对于一部分懒癌晚期的人来说,做了计划,也不一定能真正贯彻实施,所以你还需要一份“grit增强攻略”。如果这都帮不到你,我也无力回天了。

01

Grit增强攻略:坚持可不是傻傻苦撑

乐观主义+信念意义+把任务当游戏。

 

1、乐观主义(optimistic)

 

有什么领域的人,是出了名的有毅力?

 

也许你想象不到,保险推销员。

 

为什么?

 

他们每天有无数次面对无视、拒绝,严重的可能还有谩骂、殴打,受不了的都走了,还有一部分继续留下,甚至还成为了优秀推销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乐观主义。

 

研究表明,销售人员的招聘,可以仅仅用“乐观程度”一个维度。那些在“乐观程度”中排名前10%的人,销售额比在“悲观程度”排名前10%的人,还要多出88%。

 

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对于逆境和厄运的态度。

 

乐观主义认为,坏事是:

 

暂时的;

 

有确切原因、普遍存在的;

 

不是自己的错误。

 

悲观主义认为,坏事是:

 

永久持续的;

 

普遍存在、命运注定的;

 

是自己的错。

 

美国宾斯法尼亚大学的教授Martin Seligman就发现,当你从悲观主义转变为乐观主义时,你会变得更善于坚持。而且,乐观主义还可以实实在在预测成功,因为乐观的人:

 

更健康、长寿(乐观程度还可预测心脏病患者旧病复发的概率);

 

在谈判中更容易达成目标、让双方都开心;

 

更幸运(对于自己所坚持之事更乐观,会为自己赢得更多有利机会)。

 

所以,要想对一件事坚持到底,乐观主义是你的菜。

 

2、信念意义(meaning)

 

坚持有些事情,的确很苦很累,这时候,你需要一个信念支撑。研究也表明,当一个人感到自己所做之事有意义时,他会更有使命感,也更容易坚持下去。

 

这种信念,可以是别人,可以是责任,可以是更大的家国情怀。母亲会为孩子吃尽苦头,士兵会为了祖国战死沙场,他们都在被一种大于自我的意义、情怀支撑。

 

着眼生活,当你为了事业成就背后的满足感、成就感而工作,而不是为了金钱、地位工作时,你也会更有韧性。哈佛大学的研究就证实,“有意义的事业”,是人们想从职场中获得的第一件事,不是金钱、不是地位。

 

乔布斯当年从百事可乐将CEO John Sculley挖走的时候,就说了一句:

 

“你愿意终其一生在这里卖糖水,还是你想有一个机会去改变世界?”

 

多振奋人心。

 

当你为了一些比自我更宏大的东西生活,你会发现,坚持的痛苦已经不值一提,你会自动接受必要的牺牲与痛苦。

 

3、把任务当游戏(it’s a game)

 

为什么人们能乐此不疲、废寝忘食地玩游戏,却坚持不了一小时的阅读?

 

因为游戏很有趣,你会因为赢而多巴胺飙升,就连失败都能让你兴奋又刺激;

 

游戏让你有掌控感、满足感,觉得自己是神、是上帝;

 

游戏让你有使命感,驰骋沙场保家卫国;

 

游戏有持续的新高度、新对手、新成就,而大脑恰恰喜欢新鲜感,因新鲜刺激而保持专注,进入忘我的心流境界;

 

游戏还给你即刻反馈,输与赢都在数秒之间。

 

有趣、掌控感、满足感、使命感;新高度、新对手、新成就,即刻反馈,这些元素,就是让你乐此不疲的关键。

 

如果你觉得工作无聊,坚持不下去,那可能是因为,你感到自己只是一枚小螺丝钉,没有存在感、掌控感,更缺乏使命感;可能是因为你总是停留在一个水平,缺乏持续的进步,体验不到新挑战、新高度、新成就;也可能是因为老板总是不给你反馈,让你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徒劳无益。

 

如果改变不了公司、老板、同事,至少可以先转变一下自己的思维,将这些元素添加进你的工作,或者其他难以坚持的任务中。

 

你可以在每天睡觉之前,问问自己,“明天我还可以做什么,让重要的工作得到进步?”

 

这可以给你一个目标为之奋斗,而如果你的目标是升职加薪,不妨主动寻求反馈,问问老板你表现如何,还可以怎样提升。还记得上篇文章说的吗?拍马屁是有用的,但你可能要更真诚一点。

 

你甚至可以不用去做额外的事,仅仅是改变自己的心态、思考方法,就可以让枯燥的工作,变得不那么难以坚持。

 

人生若是一场游戏,为何不把她变得更有趣些呢?

 

References:

Teressa Amabile, Steven Kramer. The Power of small win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 2011

 

Teressa Amabile, Steven Kramer.. The progress principle. Bost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 2011

 

American Hear Association. Optimism assotiated with lower Risk of having stroke. ScienceDaily. July 22, 2011

 

Roy F. Baumeister, John Tierney. Willpower. New York: Penguin. 2011

 

Gabriele Oettingen. Rethinking positive Thinking. New York: Current, 2014

 

Eric Barker. 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 May 2017

在人生的岔路口,什么该坚持死磕,什么该果决放弃?

◎简介:家长进化论,高冷、严肃、名校控。与你一起,成长自己,成就孩子。不同于99.5%的亲子类公众号,用数据、理论说话的教育研究社区。关注家长进化论,让你比其他家长更懂教育。

在人生的岔路口,什么该坚持死磕,什么该果决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