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海绵城市试点路段:九成以上降雨可就地消纳
《南京海绵城市试点路段:九成以上降雨可就地消纳》是由傻大方资讯为您编辑整理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正文开始:
普通道路有明显积水的情况下,海绵道路并无水迹。资料图摄
中新网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申冉)15日,中国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会上有关中国推进海绵城市发展的论题,受到与会业界专家学者广泛关注。记者在会上获悉,正在南京试点的一条海绵生态路——天宝街,经过三年的监测数据显示,该路段就地削减地表径流九成以上,大部分雨水用以就地灌溉道路绿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近年来,城市内涝灾害广受关注,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让城市地下水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东南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成玉宁在发言中表示,“积涝和缺水”已成为城市道路水环境两极化的典型问题。
2016年7月7日南京突降特大暴雨,雨后5小时天保街周边及生态路路面对比。监控图 摄
作为南京天宝街海绵工程主要设计人,成玉宁介绍,天保街的海绵生态道路示范段长600米,从完工以来,就一直通过物联网及传感器技术进行24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控,所有区域降水量、雨水收集量和土壤含水量等海绵绩效数据,均由物联网通过电脑、手机和APP客户端实时传输到科研管理人员终端。
“三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在2016年7月7日南京突发特大暴雨期间,天保街附近多条城市道路因严重积水而导致交通中断,但天保街并无积水现象。”成玉宁告诉记者,在小到中雨量的情况下,试点路段能够实现降雨的全部就地消纳,地表径流控制率达100%;在暴雨到大暴雨情况下,也可实现90%以上的降水就地消纳,并有效发挥径流峰值削减效果;在极端特大暴雨情况下,超出设计滞留量的雨水可在经溢流管排出。
同时,该示范路段三年来的年均收集利用雨水近5000立方米,年均雨水资源利用率近50%,可基本满足路段绿化带灌溉用水需求,每年可节约近十万元的用水和人工费用。
不过,成玉宁也提出,城市道路的海绵系统需根据所在位置的环境、降雨量、和水系土壤特征等进行专项设计,即使是同一个城市内,不同路段也有不同要求及应对措施,“跨国经验,乃至于跨区域、跨城市经验都不宜简单套用。目前中国的海绵城市建设仍处于探索期,海绵城市的实践,应稳步推进、因天地制宜。”
记者了解到,自2014年住建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以来,全国陆续有近30个海绵城市确定为建设试点,其中包括江苏南京市。经过近三年的部分路段试点,南京于今年9月通过了《南京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该规划意味着南京海绵城市建设进入全速期,从小范围试点向全市范围推进。
根据该规划,南京将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预计将75%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该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完)
- 华北一城市斥资数十亿建文体场馆 资金不足停工4年
- 一个双十二5折,成功解锁成都这座幸福城市的密码...
- 城里人“下乡买房”有何法律风险?
- 考研必看!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南京大学考点考场安排及有关
- 父母怎么给孩子讲“南京大屠杀”?
- 北京新增城市绿地6120亩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7.4%
- 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 南京开出百万年薪招才
- 南京掉进“冰窟窿” 今晨最低温-4℃
- 南京板桥地区通地铁还需等一等
- 南京新街口东铁管巷地块45.7亿元起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