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材只不过中等难度,学生负担过重主要是课外加码和教不得
作者:袁振国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教授,曾任教育部师范司、社科司副司长,中国教科院院长等职,兼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等。
1
贸然降低教材难度,风险很大
在中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呼声一直很高。很多家长、社会人士,包括著名学者、两院院士都认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需适当降低教材难度。但是,这一判断并没有科学研究的依据。从全世界科技发展的进程和课程教材改革的历史来看,教材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新的知识和方法不断被补充到教材中来。
如果比较笼统地做一个判断的话,中小学教材总的说来不是越来越易,而是越来越难,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降低教材难度具有很大的风险。
中小学教材的难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水平。世界上很多有影响的教育改革都聚焦课程教材的改革,教材难度的调整常常是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内容。1958年,美国为了应对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挑战,颁布了著名的《国防教育法》,强调“新三艺”,就是以提高教材难度而著称的。
如果我们在没有进行认真研究的情况下就把大中小学教材的难度降下来,10年、20年以后发现是一个错误选择的话,后果就太严重了。
2
对教材难度展开研究
要正面回答教材难不难的问题,有两条可以选择的途径。
一是测量出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潜力,同时确定学习不同难度的知识所需要的智力程度,根据人的学习能力和潜力判定教材的难易程度。但是我们都知道这在目前的科学研究水平上是做不到的,况且人和人还存在很大差异。
另一个相对可行的办法则是通过国际比较,确定我国教材在国际上的相对难易程度,由此做出政策性的判断。
为此,《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不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启动了“中小学理科教材国际比较研究”这一课题。
课题组通过反复讨论,确定了以下4个原则:
第一,此次教材比较研究限定于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这样可以排除历史文化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第二,研究涵盖三个学段——小学、初中、高中,以便了解不同学段教材难度可能存在的差异。
第三,仅就教材的文本进行比较,虽然各国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对教材的依赖程度不同,但它毕竟是一个基本依据。教材选取的原则是使用范围广,使用时间长,得到政府部门或专业委员会的认可。
第四,研究选取了十个国家进行比较,包含中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
3
重要发现
其实中国理科教材是中等难度
通过历时3年多的研究,把教材最难的国家计10分,最容易的计1分,把6科教材各个学段的积分相加,再除以13发现,在10个国家中,中小学理科教材最难的是俄罗斯,以下依次为:美国、澳大利亚、德国、中国、新加坡、韩国、日本、法国、英国。
我国中小学理科教材难度在10个国家中属中等水平,但10个国家的教材难度排名在6个学科上存在明显差异。
从总体上看,我国教材难度处于世界中等水平,但在广度、深度和不同知识主题的难度上表现出不同特征。
有的学科教材容量不大,更重内容深度,表现出“窄而深”的取向,如物理学科;有的学科教材覆盖面宽,知识点多,但内容较浅,表现出“大而宽”“浅而散”的倾向,如化学学科。
既然我国中小学理科教材难度在世界上处于中等水平,为什么人们会认为学生课业负担特别重呢?
13个研究团队基于对我国中小学教学长期的观察、调研发现:我国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是课外加码和教不得法所致。
在对教材难度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的同时,课题组还对中小学各学科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我国中小学的实际教学难度比教材难度平均高出50%—100%,同时又布置大量作业,重复练习问题严重,占用了学生大量课余时间,而且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4
研究带来的启发
这次研究对我国教材编写内容与形式的改进也有很多启发。从教材编写理念看,我们还基本停留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即注重概念、定义、例题、练习的讲解,内容缺乏问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更缺少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编写思想。
我国教材编写的改革还有很大空间。
1.加强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系统设计,注重不同学段的有效衔接
国际比较发现,我国中小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缺少学段间的整体规划,缺乏不同学段之间的有效衔接,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体现不够。有的学科课程标准没有一体化设计,在一标多本的教材编写模式之下,不同学段教材编写团队各自独立,未能通盘考虑。
2.变革教材呈现方式,增强趣味性
我国教材的编写基本遵循“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要求,不利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师生互动。
国外教材普遍比较重视栏目设计、版式设计、语言表达、插图编排以及内容组织的多样性,同时注重趣味性,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思想也非常清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易于教师把握和处理教材。
建议我国教材中增加实物图、示意图、模型图、概念图、表格等形象、直观、生动的素材,运用类比、模拟等方法,增强教材的吸引力。
、
3.优化教材结构,加强知识类型的均衡选择
国外教材重视科学性与逻辑性,多从问题入手,强调知识的整体构建。教材编写能考虑学生认知特点,突出同一概念或同一主题内容在不同年级的逐步深入,重视知识编排的递进性。
我国教材在编写时需更加注意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基础,螺旋式设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态度目标及其教学安排。针对教材中不同类的知识或主题难度不够均衡的问题,需要改进设计。
4.加强国情和本土文化的渗透,融合价值观教育
教材的本土文化渗透是指将本国地理、历史、艺术、文化、科技等渗透到教材中,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国外很多教材都特别重视文化渗透。如物理教材普遍注重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新加坡科学教材专门开辟了“国民教育”栏目;美国、法国、德国等国的教材频繁出现与科学有关的人物、艺术作品赏析;等等。相比其他国家,我国教材的文化渗透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5.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国外教材非常重视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比如,数学习题常常涉及文化、商业、家庭理财等方面的生活实际问题,突出知识的运用。建议我国教材增加应用性知识的比重,拓展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内容,习题更多以实际生活为背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注:自2011年2月起,由袁振国教授担任组长的“中小学理科教材难度的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组,汇集了六所教育部所属师范大学的150多名学科专家,分别围绕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层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六个学科,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日本十个国家,对教材的难易程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际比较研究发现,在10个国家中,中国教材的难度大多排在第4-6位之间,属中等水平。其中,小学数学排在第4位,初中和高中数学排在第3位;初中和高中物理教材难度分别排在第4和第5位;初中和高中化学分别排在第4和第6位;初中和高中生物均排在第7位;初中和高中地理分别排在第五和第4位;小学和初中科学分别排在第5和第6位。
本文整理自 当代教育家。
往期阅读:
幼儿园小班就学奥数的孩子,长大后都怎样了?
教育的刚需是什么?家长看完就不焦虑了
李镇西:当老师可能是需要某些天赋的
最好的教育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太凶残!教室安装监控,花100块钱就能随时看?
教育思想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旗下自媒体
读者交流QQ群:299487468
投稿及合作QQ:2039836476
一起分享教育的点滴
长按二维码关注
- 韩国官方认证,秋瓷炫的中国老公这回真的大势了
- 33岁才开始健身的中国妈妈,42岁蜕变成健身女王!
- 什么?区块链市值已超过中国移动?运营商到底该怎么玩?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特应性皮炎诊疗中心落户哈尔滨市儿童
- 国际乒联总决赛中国选手皆晋级 樊振东将战许昕
- 中国教育部承认的意大利正规高等院校全录,看看有没有你选的学校
- 麦麦提图尔孙·琼在2017年中国拳王赛中夺得“中国拳王金腰带”
- 看点|专访美敦力全球CEO:在中国推进价值医疗 我们得更紧迫些
- 周一中国美院良渚校区边上要卖地啦 !上限楼面价23999元/㎡
- 地理快讯|刘彦随研究员荣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科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