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有多简陋 未来就可以有多精致︱DK书摘

过去有多简陋 未来就可以有多精致︱DK书摘

回头看看,我们确实失去一些东西,但总是得到了更多吧。我们是被历史的巨轮裹挟着前进,抱怨并没有用。

刘德科PM11:15,Oct.10th,2017

 

?

五六十年代

「dayuejin」时期住宅建设中提倡节约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每平方米住宅的造价,减少使用钢材等紧缺材料。因而,与当时冶金业、农业等行业浮夸产量的情况相反,城市住宅规划设计领域出现了竞相压低住宅造价与标准的局面。各地还纷纷出现了一些使用当地土产原材料和施工技术的住宅。

 

1958年4月建筑工程部举办的地方设计工作会议成为这类住宅的一次全国性汇展。例如:四川的竹编墙住宅、哈尔滨的「四不用」大楼,即不用钢铁、水泥、木材、红砖等。

 

由于不顾安全,盲目降低住宅建筑主要构件的数量和标准,使这个时期的住宅质量低、标准低,后来被归纳为「矮、小、窄、薄」住宅。由于标准低、设施不全,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低劣的房屋质量使大部分这类住宅在后来成为危房。

 

在「dayuejin」期间,与盲目降低住宅标准相反的现象是一度出现的标准浮夸风。随着「dayuejin」运动的进行,普遍存在的对于经济发展过于乐观的估计使人们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很快就会实现,住宅设计要做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准备。在1959年以后,又出现了一次高标准住宅的风潮。

 

——吕俊华,中国现代城市住宅(1840-2000)

七八十年代

这样的住宅,今天看是不可思议的,但在那时还算是比较好的,如我的连襟在剧团当导演兼舞美,住房面积只有我的一半约14平方米,只有一间卧室,厨房是大家合用的,一家一个小煤炉,会客、吃饭都坐在床上。打水、洗衣服要到楼下「道坛」里,那里有一个公用水龙头,还砌了一个大水池。

 

回忆起来,房子虽小了点,但是很温馨,尤其是邻里关系非常和睦。住宅坐落在城市当中的一座山顶的台地上,树木茂盛,环境优美,空气新鲜,要是现在的话,只有高级干部或大老板才能住上这样的位置。

 

我在山坡上的住宅周围有十来户邻里人家,大家经常互相串门、下棋、聊天。那时最感困难的是自行车问题,房屋在50米高的山上,从山脚到家,要上100多级台阶,再上20多米坡地,自行车背上扛下实在吃力。

几个邻居小伙子帮了大忙,他们每当看到我扛着自行车上下时都放下手上的活冲出家门抢着帮我扛,有一个叫长云的小伙子干脆每天定时在家门口或街口来帮忙。

 

我有时回家后还要外出用自行车,就暂时将它放在山脚口,后因计划改变或其他原因忘记扛它回家,也不要紧,那时是没有人偷车的,我在山上住了五六年,从来没有发生车子被偷或被砸坏的事件。或许是山下的邻居起着监护作用,每遇这种情况,山下的邻居都会把车子搬进家保管,第二天早晨放回原来位置,这是我至今想起来还会热泪盈眶的事。

 

此外,还有些感人至深的邻里人和事:比如说有时忘记关门了,我们的邻居都会查看一下然后把门关上。有时宿舍院落门坏了,家住山坡上的陈老伯会一整天坐在自家门口的小平地上关注着大门,起着业余门卫的作用。

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是有一天刮台风,我在房间里忽然感到门外有人,开门一看是一个浑身湿透的陌生人在躲雨,我请他进屋,拿毛巾给他擦身,后来我们成了朋友。

 

——刘燕辉 编,《中国住房60年(1949-2009)往事回眸》

八九十年代

 

 十年下乡,使我明白了一个事实:乡土建筑的整体破坏,主要出现在1985年后;之前,很多村落仍保持着相当完整的传统面貌。

由此,笔者又时常会联想起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中国,是100年前的变局更大,还是现在的变局更大?倘以中国所处之国际社会及自身之国家命运而论,毫无疑问,100年前的变局更大。然而,如果将眼光放到具体的社会生活或微观的家庭乃至个人生活,我们似乎就不好断然下同样的结论了。

 

阮仪三先生在1984年开始做周庄古镇的保护工作,那时候「从上海到周庄要走两天」。上海到周庄的直线距离是70多公里,即使按古代的方式,步行或乘船,两天也该「走」到了。仅仅过了十几年,这段路程就只需一个小时。

 

——罗德胤 万君哲,《宅记:二十年中国住房变迁之民间观察》

 ?

「德科地产频道」中国现象级楼盘案例课

这就包括我们所知道和该知道的一切

When old age shall this generation waste

Thou shalt remain

 

适合人群:房地产从业者,以及一切愿意打开脑洞的人

 

▎课程内容:课程案例分布于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成都、杭州、厦门、天津、宁波、大阪等城市,涉及万科、绿城、龙湖、远洋、中粮、祥生等开发商,用刘德科的独特视角,详解每一个头部项目带给我们的启发性。

 

▎课程纲要:

第1课TOD地铁上盖案例:地铁4.0时代的取舍

第2课大盘与小镇案例:海面下的冰山

第3课中式别墅案例:粗糙时代的精致突围

第4课新古典公寓案例:建筑大师的溢价路径

第5课样板区案例:重构客户敏感点

第6课极小户型案例:租金至上

第7课长租公寓案例:这一个风口

第8课菜市场案例:下一个风口

第9课体验式购物中心案例:知识贩卖时代的巨大利润

第10课存量商办改造案例:机遇遍地

过去有多简陋 未来就可以有多精致︱DK书摘

过去有多简陋 未来就可以有多精致︱DK书摘
点击 阅读原文 加入德科地产频道行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