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场|懊悔与内疚,如何面对这些负面情绪?
﹃
特
约
专
栏
﹄
·
·
·
·
·
心
流
场
我们终其一生,
是成为自己。
欢迎来心流场,
一起探索自己。
公众号ID:flowfield
专栏作者:
梁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壹心理、在行入驻心理咨询师,心理专栏作者。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
一位来访者来到我的咨询室,带着深深的懊悔和内疚感,因为Ta认为自己做错了一些事。
在咨询中我们了解到,Ta做错事的背后,其实有更深层的原因。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让人产生痛苦的“内疚感”如何形成,以及过度的内疚感该如何释放。
什么是内疚感
内疚感是一种重要的自我意识情绪,是自我觉察能力的体现。也是良知的核心,是我们做出违反个人理念和价值观的事情之后的心理反应。
我们需要通过内疚来测量自己与他人的边界,以确保自己的行为不对他人造成伤害。
合理的内疚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体现,但是过度的内疚感会造成一个人的自尊感下降,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
人人都会犯错,但不是人人都会内疚,更不是人人都会过度的内疚。
最初的内疚感是如何形成的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代表人物梅兰妮·克莱因认为,婴儿在刚出生的头三个月,在好妈妈的照顾下,会有健康的全能感,婴儿发现在饿的时候,妈妈乳房的及时出现,会让自己感到安全和满足。
再后来,婴儿会发现,妈妈的乳房并不总是会及时出现,等待的过程让婴儿感受到绝望、焦虑、愤怒,在Ta内心会产生强烈的破坏性冲动,幻想着要毁灭这个客体(妈妈或妈妈的乳房)。而当乳房出现时,婴儿可能会用撕咬的方式弄疼妈妈。克莱因认为,这时的婴儿是在释放愤怒的情绪,实施攻击和报复。
小婴儿分不清现实和幻想,Ta会认为在幻想中渴望的事真实发生了:Ta毁灭了妈妈。这个充满了自己恨意的妈妈,同时也是自己依赖和爱的妈妈。这时,小小的婴儿心中就产生了爱和恨的冲突,而失去爱的客体的恐惧也会悄然活跃起来。
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在察觉到自己对所爱之人恨和伤害的冲动时,我们会感到担忧和内疚。婴儿也是如此。
这是一个人最初的内疚感的来源。
如果这时的妈妈足够细心和敏感,在她呵护下的婴儿会逐渐发展出爱和恨的整合能力。而这种整合能力的达成,最关键的要素就是内疚感。
你为什么会有过度的内疚
1. 对本我的责难
佛洛依德将人的精神分为三大部分:本我、自我、超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认为“本我”是不好的,过度压抑“本我”的人,容易产生过度的自责和内疚感。
父母对孩子无情的责难,对孩子本我天性的批评和否认,容易让孩子产生过度的内疚感。比如一个孩子不愿意学钢琴,妈妈流泪控诉说:家里省吃俭用才给你买了一架钢琴,你怎么说不学就不学了。孩子就会感到妈妈太不容易了,自己的做法太自私,是自己让妈妈伤心了。
长期下来,孩子会内化这种自我责难和攻击。遇到问题时容易将责任归结于自身,认为是自身不好所致,而没有办法客观分析问题。
2. 对超我的强化
行为在得到奖励后会增加产生的频率或强度,我们称为正强化。
过度约束本我而得到“权威”奖励的孩子,更容易在成大后形成过强的“超我”。
这类孩子认同了权威的期待,想要努力变得符合期待。一旦本我和超我发生冲突,他们就会产生巨大的痛苦。他们往往以“完美”来要求自己,严重者甚至会形成强迫思维。
如何面对过去犯下的错误
1. 认识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情绪
任何人都会犯错,但重要的,不是纠结于错误本身而懊悔不已,而是去反省在做这件事时,你的情绪和动机。
你需要不带情绪的去探究:
你在做这件错事之前发生了什么?
是什么导致你去这么做?
是什么场景触发了你做这件事?
你在做这件事时背后有什么样的情绪和动机?
我们都听过柯尔伯格“道德两难”的故事:海因兹的妻子病危,而他却无钱支付高额的药费。在药商既不肯降价,又不答应延期付款的情况下,为了救妻子的性命,海因兹破门而入偷了药。
我们看到了海因兹偷药的行为,也应该看到他行为背后救妻心切的动机和绝望的情绪。
海因兹的行为可能有错,但是他的动机和情绪没有错。
只有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情绪,才有可能找到更恰当的行为的替代方式,去实现动机和释放情绪。
也只有去理解了动机和情绪,才有可能谅解自己的行为。
*反社会人格障碍和恶性自恋型人格障碍不在讨论范围内。这两类人由于严重的人格缺陷,可以为了自身利益严重伤害他人,他们内心不存在内疚感。
2. 补偿过去犯下的错误
错误如果严重侵害到他人利益,自然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是对一些人来说,即使已经受到法律的严惩,依然不能减少他们内心的煎熬。
内疚感会驱使人们采取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来修补受损害的社会关系。
弥补对他人造成的损失和伤害可以缓解内疚感。做一些亲社会的行为,如慈善、公益等,也可以是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
“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圣经:路15:7)
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而只有理解了犯错背后的情绪和动机,才有可能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也才能在内疚的痛苦中得到救赎。
参考文献:
【英】Melanie Klein&Joan Riviere著,吴艳茹译,爱与恨的修复,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2月第1版
【奥】Melanie Klein著,姚峰、李新雨译,嫉羡和感恩:梅兰妮·克莱因后期著作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
- 心流场|为什么在别人眼里“成功”的你,依然不快乐? (对“证明
- 越来越多人都流行在水泥上加洗衣粉,听水泥工一说,懊悔没早
- 越来越多人家里都不买餐桌了,听内行人一说,懊悔知道太晚
- 日本潜艇跟踪中国舰队18天:结果浮出海面后,日本艇长懊悔不
- 心流场|童年创伤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
- 血泪教训:老公图方便,买精装房,现在懊悔不已!
- 中国最贵演员37年只拍过一次广告,却遭记者打脸内疚一辈子
- 心流场|是什么决定了我们买买买? 疯狂购物背后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