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大而美”的知乎,要如何把知识分享带给更多人?

目标“大而美”的知乎,要如何把知识分享带给更多人?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作为中国互联网舆论传播高地的知乎,给人的印象都是知识分享的小众社区。但是,通过多家第三方调研机构给出的知乎用户画像,以及超1亿的注册用户数,可以看出,知乎已经演变成为聚集大众话题和不同专业知识、以及高质量信息的首选平台。尤其在开放了机构号注册之后,知乎已经把知识分享这件事带给了更多人。

 

据知乎官方消息宣布,今后将开放机构号注册,并将其原名“机构帐号”改为“机构号”。具有正规资质、合法合规的组织机构,均可通过知乎首页的机构号注册入口,直接注册开通机构号。而截止到目前,知乎已吸引 3000 多家企业、媒体、政府机关、科研院所、NGO 等不同机构入驻,覆盖互联网、科技、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上百个行业。

 

目标“大而美”的知乎,要如何把知识分享带给更多人?

知乎,已经完成了从一个知识社区走向知识平台的转变。而机构号开放注册这件事,与4年前那次开放个人用户注册一样,也将对知乎正在构建的知识平台产生极其重要而积极的深远影响力。

 

4 年前,知乎实行了社区开放政策,引入了个人用户注册,这一举措让4年之后的知乎注册用户数超过了1亿,日活跃用户量达 2600 万,人均日访问时长 1 小时,月浏览量 180 亿。

 

细细回顾,知乎能取得目前的成绩也并非偶然。在开放社区之初,互联网仍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知乎并未盲目追求流量增长,而是不断邀请各个领域的大V入驻,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严格的社区规范及反作弊系统,保持优质话题的沉淀和友善的讨论氛围。这样一个“特别”的社区自然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用户。此外,为了避免微博大V的马太效应所造成的新用户难以“上升”的问题,知乎开发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内容流通权重机制,促进优质内容流通的同时,也提供给了新用户足够的成长空间。

 

在这样的社区氛围和独特机制的催化下,曾经开放注册初始那个互联网圈的小众知乎,也已成长为现在拥有数十万话题领域分布的庞然大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和使用。

 

根据艾瑞调研机构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知乎用户正在变得多元。这是一批品质生活的追求者,他们注重品牌、热爱生活、看重情调、追求时尚、关注理财、享受旅行;这是一批知识型中产,他们拥有长阅读习惯、在意自我提升、拥有潜力的企业白领、管理人才和专业人士;这是一批新新人群,兴趣多元、爱玩爱分享、喜欢新事物、关注社交、追求潮流、网购达人……

 

目标“大而美”的知乎,要如何把知识分享带给更多人?

而从用户分布图来看,男女比例已经趋衡——53:47,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理工男、互联网人士集聚地。年龄分布25-35岁占比高达62%,这是一群社会最富潜力和影响力的大众群体。另外,知乎用户还具有高学历和高消费能力等特点,本科及以上用户占比 80%,中高收入及小康用户占比76%。

目标“大而美”的知乎,要如何把知识分享带给更多人?

 

过亿用户和极高价值属性,也意味着知乎模式已经获得了社会主流用户群体的认可,完成了从社区到平台的里程碑式转变。与此同时,这一转变过程也进一步加速了知乎构建知识平台的决心,从用户主体、使用场景、平台规则到工具功能,知乎在各个层面、各个产品中不断进行完善,不遗余力地推动内容生产。

 

也正因如此,知乎平台与日俱增的影响力也早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魏则西事件,百度刘超,赵薇,包贝尔婚礼等,不难发现几乎任何社会和企业的重大事件发生后,都会有知乎上的热议,并通过其他平台的形成二次传播。很多时候,知乎用户“逻辑严密”且“有说服力”的分析让知乎成为了决定舆论导向的重要战地。

 

而这一切都是机构越来越看重知乎这个平台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里有他们最想连接和触达的主流用户,比其他任何一个平台都更加集中而高能。这里的沟通,更强调机构与用户的平等对话和深度沟通。并且这里具备着广泛的传播影响力。

 

正如奥迪机构号运营负责人所说,“经过在知乎长期地运营与内容输出,奥迪品牌的一些误会得到修正,奥迪品牌最新的改变也被知友们所感知、认可。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品牌,我们终于在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之外,获得了向消费者与用户分享汽车知识的畅通渠道。我们认为这是里程碑式的成就。”

 

不只是奥迪,不只是知识分享。机构号还与个人用户间产生了服务、招聘等新颖丰富的关系形态,如“小米电视”通过文章介绍公司福利招贤纳士,“招行信用卡客服中心”通过回答解答用户对信用卡的疑惑。显而易见,知乎平台提供给机构发挥想象的空间远比单纯的内容分发渠道要大得多。

 

当然,知乎也曾经有过“失败”,2015年上线的“读读日报”如今已销声匿迹,但似乎也重新为知乎指明了方向,将重点回归知识平台的构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知乎都在围绕知识结构化和体系化的目标而前进,并在此基础上为优秀用户提供知识变现的可能。知乎电子书、值乎、知乎Live,再到现在的“知识市场”,知乎已经基本完成了自己的“知识付费”布局,让用户在这里分享、交流知识的同时,有机会出售自己的“知识产品”给知乎上天然的潜在知识消费者们。

 

而今,知乎机构号开放以及近期“想法”功能的上线也有着超乎产品外的“战略”意图。知乎“想法”功能的上线补足了此前知乎弱社交的劣势,强化用户社交关系的同时也推动了优质短内容的生产,吸引更多的用户注意力,在知乎停留更长时间。而机构号的开放也不仅仅是让知乎的用户体系得到完善,成为知乎的新一批内容提供者,甚至在商业化上也提供给知乎更大的想象空间。

 

从小众社区到价值平台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非一个机构号可以解决,这是知乎通过不断的产品更新和迭代而步步为营之功。仅仅今年,知乎就推出了多个新的知识分享和社交场景。5 月,知乎上线知识市场 Tab;9 月,推出轻量内容创作产品“想法”。在问答社区提供优质长回答、长文章的基础上,知识市场通过知乎书店和知乎 Live 提供知识付费服务,满足用户更加结构化、体系化的知识获取需求,而“想法”则很好地补足了优质轻量内容的一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维护平台治理规则上,知乎也是不惜重拳,通过不断完善举报、评论折叠、智能 AI 机器人等产品机制来维护社区氛围,用户举报处理率达到 100%。智能 AI 拦截系统“悟空”和“瓦力”每天 24 小时实时处理违规信息,仅上半年的处理量就高达 375 万条。

 

在中国互联网这个追求一夜暴富和盲目扩张的浮躁氛围下,知乎鲜有地保持了足够的克制和自觉,从小(小众社区)到大(价值平台),都紧紧围绕用户价值来做文章。在看尽了中概股上市、破发、大跌、退市的繁华落尽之后,知乎团队的不忘初心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在“把知识分享这件事带给更多人”这条路上,知乎确实让更多人有机会“发现更大的世界”,凭这一点,就足以赢得世人尊敬。

 

 王长胜,《中国企业家》、《彭博商业周刊》前科技主笔;文章还将发布到今日头条、百家号、网易、知乎、新浪、腾讯、虎嗅、36氪等数十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