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八 )

“很多人并不认为不合格的产品就是废品,他们觉得那是二等品三等品,便宜点一样可以卖出去,必须把大家的质量观念彻底‘砸醒’。”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这样回忆当年往事。

从追求数量到注重品质,中国制造紧紧抓住质量这条生命线,将“品质革命”进行到底。工信部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逐年上升,2017年达到93.7%,产品满意度水平明显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批国产品牌在全球市场竞争中锻炼成长。欧洲冰箱市场上,海尔产品的单价从2004年的平均99欧元提高到如今的500欧元,最高达到2999欧元,树起了品牌形象。海尔家电、联想电脑、华为通信设备、小米手机、大疆无人机……近年来,中国品牌的竞争力、美誉度与日俱增。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制造的产能迅速提升,已能满足人们吃穿用的基本需求。1998年,我国提出制造企业要转型升级,汽车成为消费新需求。

彼时从一个小山村起家的吉利集团,如今已是世界500强企业,而且是国内上榜的6家汽车集团中唯一的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