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七 )

品牌质量持续升级

1985年12月,时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的张瑞敏带头砸掉76台有缺陷的冰箱,砸醒了员工的质量意识。从买不起、买不到,到随时更新换代,小小家电背后,折射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巨大变化和...

1985年12月,青岛电冰箱总厂收到一封用户来信,投诉冰箱质量问题。在凭票购买的年代,有瑕疵的冰箱也是抢手货,市场上甚至流行“纸糊的冰箱也能卖出去”的说法,厂里并没有把投诉当回事。但时任厂长的张瑞敏突击检查了仓库,从400多台冰箱中查出了76台有缺陷的冰箱。

如何处理?有人提议,质量不好的冰箱可以当成内部福利低价卖给员工。张瑞敏却作出了惊人的决定:开一个全体员工的现场会,将76台冰箱当众砸成废铁,而且是由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自己来砸。

当时,一台冰箱的价格是800多元,相当于普通工人好几年的工资。砸冰箱很快就成了热点新闻,并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次质量观念启蒙。

青岛电冰箱总厂正是当今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海尔集团的前身。1988年12月,张瑞敏带领海尔获得了中国电冰箱史上第一枚质量金牌。1989年后,国内冰箱市场首次出现供大于求,在冰箱厂家纷纷降价促销的情况下,海尔冰箱却逆势提价12%,依然受到消费者的争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