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五 )
“以前有个说法叫‘三转一响’,是当时的家庭‘奢侈品’。‘三转’是指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一响’是收音机。”徐成喜说。
1980年,徐成喜家里买了第一台收音机,新鲜劲还没过,他就因工作调动去了外地,住进了集体宿舍。
“当时最大的愿望,是买台电视机,但就连电视机票都要排队等。”徐成喜说,单位三百多人,每次只能分到几个名额。同村的谭成伏在1986年买到一台14英寸长城牌黑白电视机,让周围人羡慕不已。而买电视花的400多元,相当于三年工资。
“现在,家家户户电脑、空调、洗衣机都是标配,连电视也经常以旧换新。”徐成喜回忆,自己分别买过18英寸和29英寸彩电。家里现在用的,则是去年新换的55英寸TCL牌液晶平板电视。
从买不起、买不到,到随时更新换代,小小家电背后,折射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巨大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
时间回到1978年10月。“真理标准”大讨论刚结束不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赴日本进行首次正式访问,参观了日产汽车、松下电器等公司的工厂。“来到这里,我明白了什么是现代化、近代化。”邓小平说。
- “中国智慧”走出去 北京城轨技术将亮相国际大展
- 中企“走出去” 网络来帮忙
- 当古堰画乡遇到原版巴比松画派 这是特色小镇走出去的尝试
- 郑永年:勿把“中国组装”当“中国制造”,中国模式是大趋势!
- 通讯:从“中国制造”到“非洲名牌”
- 中国制造!这项技术领先世界,超过30万琴童妈妈因此解放!
- “西戏中演”与京剧走出去
- 贸易摩擦夹缝中求生存?中国制造:是时候C位出道了!
- 又丢人!加拿大Dollarama紧急召回50万这个!全中国制造,有毒~
- “税易贷”助力企业“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