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滞涨”了么?( 五 )
无论是,前期环保限产和去产能扩大化导致部分原材料的供给出现明显收缩,部分工业品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还是汇率贬值对经济带来输入型通胀的压力,都属于原材料上涨对物价的压力。从前期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情况来看,向中下游的传导并不顺畅,PPI的波动对于CPI的影响十分有限。
实际上,原材料价格上升,并不必然引起终端物价水平上涨,或者说并不想大家想象的那么直接。从原材料上涨到物价上涨需要经过三个环节的“过滤”:产业链的分摊、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对冲、下游过度竞争下的利润稀释。首先,上游原材料涨价会在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摊,原材料在每一个环节所占比例不同,其对终端消费品的成本压力也不一样。产业链越长,往往最初上游原材料的占比被稀释次数越多,对于终端产品的影响往往越小。其次,在生产环节,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原材料的可替代程度,也会改变最初原材料的使用比例、使用量和使用效率,进而对冲成本上涨压力。第三,下游过度竞争的环境下,会通过挤压下游企业自身的利润,对于终端消费品价格的涨幅形成抑制。可见,三个环节每一层都会分摊掉上游原材料上涨的影响权重,最后对于终端物价的影响,往往小于直观想象。
- 中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论坛举办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密码
- 壮阔四十年:中国经济的蜕变
- [评新而论·中国经济再出发]述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保卫我
- 鲜花店怒告“饿了么”:你家平台上有李鬼,为何不管
- 中国经济能不能打破僵局,就看我们能否破解这3大困局
- 坐姿划船需要注意的五个关键点,你做到了么?
- 谁才是拯救中国经济的白衣骑士?
- 周其仁:中国经济跑不动了吗?
- 向松祚:中国经济比L型还糟,可能是持续下跌!
- “我寻思是野生的呢!”饿了么小哥被指送餐后偷走鹦鹉,回应: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