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转型科技集团开启人机新世代,将美的带向何方?
如何看待美的集团的科技化转型?如何理解人机新世代战略对于美的集团的商业价值和产业价值的再造?已经进入科技化新驱动轨道中的美的集团,如何协同原有家电业务和现有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智能物流等新兴业务?
2017年3月,首次提出转型科技集团,对于家电巨头美的集团来说,产业的新抓手和商业的突破口到底在哪里,这到底是一次应景时代的转型,还是一场基于企业需求的变命?2018年3月,人机新世代战略推出的背后,是否意味着美的集团已经找到家电业务与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智能物流等创新业务的融合点和对接口?对于中国制造企业来说,如何借助智能化、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和工具,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美的集团这一转型又能否探索出新的道路和模式?
近日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家电圈首次走进美的集团位于上海的库卡一般工业机器人工厂,以及位于苏州的清洁电器工厂,寻访美的集团智能制造专家,试图从中找到家电制造业务、机器人及工业化设备、智能物流等不同业务之间的协同发展、创新驱动关系。同时,美的集团正在探索科技创新驱动,与智能制造转型之间,又如何无缝对接。
走到新的拐点
被誉为中国家庭“美好生活”标志性家电之一的吸尘器,最近几年来在中国市场迎来一轮井喷式增长新势头。美的今年前5个月以全球化市场一盘棋的布局,实现超高速发展:其中亚太区占37.3%,中国地区占29.7%,EMEA地区占18.4%,美洲地区达14.6%。其中70%以上的海外市场占比,为接下来美的在中国吸尘器市场的厚积薄发奠定坚实基础。
在中国吸尘器市场上,美的除了已形成的中国美的、日本Toshiba和美国Eureka三大品牌格局。同时,还率先在中国家电产业建成唯一的自动化生产、自动化分拣和智能化仓储系统,为美的在快速引爆的清洁电器市场上注入源源不断的领跑动力。
在美的清洁电器工厂,家电圈看到,与传统的小家电制造企业,一条条生产线并排运行,从零部件到整机一条线走到底“截然不同”的是,超过十几条流水线上完成的10多种型号吸尘器同时被输送到一个流水线上,然后由流水线上的“鹰眼”自动误别,送进不同的轨道之后,由机器人手臂自动抓取,按照相同型号自动堆码在一起后,再送至仓库。整个过程涉及“识别、分拣、抓取、堆码、入库”等多个流程,看不到一个员工,全是机器人在自动运行。
这正是美的智能制造在清洁电器事业部大规模应用后带来的巨大变革一个缩影。不只是在所有生产线上完成了自动化和信息化应用,同时在入库、仓储环节也实现全自动化。将21条生产线同时生产的21个不同型号的吸尘器,全部混流后汇集到一条通向仓库的自动传送带上,然后再自动识别不同的型号,合并“同类项”产品安排座位后,再直接送入立体仓库的指定库位。全程不需要一个员工,机器的识别速度高达每分钟100米。
同时在美的清洁电器工厂,一座高22米的立体仓库,完全就是一个“无人区”:看不到一个人,只有10个巷道里的10台机器人在前前后后、高高低低地忙着入库、调货,最终出货。整个智能仓库一共有20排货架,约1.7万个库位,最多可容纳40万台吸尘器成品;同样,在美的清洁电器注塑车间,超过121台注塑机的送料、进料,直到成品部件的完成,输出,各个环节全部由机器人替代人工来完成,并早在2015年就实现“黑灯作业”,而员工数量同比减少30%。
这正是美的集团的智能制造布局,区别于其它制造企业智能转型的差异:将智能制造与智能供应链和物流全面打通,从上游的零部件制造,整机的智能制造,以及产品的智能仓储和智能物流无缝衔接后,构建一个“全智能制造”的新体系,最终让企业可以跟踪每一台产品的流转轨迹,甚至进入哪个用户家庭,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最终,这让美的清楚地了解到每年数亿台家电的流向,以及用户的需求。
无疑,对于美的集团来说,发力智能制造不是新的起点,而是新的拐点。特别是随着美的集团成为全球四大机器人巨头之一的德国库卡最大股东,并开启全新的科技集团转型大幕后,其原有以“自动化、信息化”为关键词的智能制造被赋予新的内涵,并植入美的各个产品事业部,并赋予这家老牌家电巨头在“效率驱动、 产品领先、全球经营”上的生命力。
史无前例的智能革命
在智能制造的战略布局和转型变革上,对于众多中国家电企业来说,更多是依靠并整合外部的资源,对于美的集团却是整合自身的硬件、软件、系统等智能化、数字化基因,实现快速落地和无缝衔接。
作为全球四大机器人公司之一的德国库卡,如今正在成为美的集团抢占智能制造新高点的“先锋军”。在位于上海松江的库卡机器人工厂,家电圈看到,面对大量家电制造工厂选择“机器人替代人工”所不同的,库卡机器人的大量核心部件加工制造,以及装配环节都是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亲自负责,从而保证机器人安全可靠。
与外界的想象不同,在库卡机器人工厂分为两大生产区域,一部分生产线装配着相当于机器人“躯干”的本体,另一部分生产线则负责扮演着“大脑”角色的控制柜。目前,从负载能力从3公斤到1300公斤的不同型号机器人,库存卡均可依照订单的需求进行定制,这些机器人将被应用于汽车、医疗、物流等多个行业的智能制造场景。
库卡一般工业中国首席执行官文启明透露,“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库卡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汽车的智能化制造等领域稳居全球第一。如今,随着美的集团成为库卡大股东,进一步拓宽企业的商业应用边界,从库卡最为擅长的6轴机器人介入4轴机器人,帮助我们在3C电子等多个新兴领域拓展和布局“。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密度虽居于全球第23名,却是全球机器人密度增速最快的国家。可以想见,在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必然形成对工业机器人的巨大需求。随着库卡位于上海松江工厂扩建,以及位于广东顺德工厂的加速建设,到2024年美的集团在中国的机器人产能将达到10万台,跃居中国市场首位,市场占比达25%至30%。
库卡的加入,加上美的集团的科技化转型,最终这不只是在公司战略层面建立高度可控、无缝衔接的智能制造创新驱动体系,为美的集团各个产业事业部的智能制造落地“如虎添翼”。同时,基于美的集团不同产品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可以快速抱团库卡后统一对外输出,助中国制造的智能化转型“一臂之力”。
新的创新驱动引擎
智能制造的加速落地和应用,对于美的集团来说,只是应对互联网时代变革浪潮冲击的创新手段之一,却是中国制造科技化转型、打造创新驱动的必由之路。仅2017年,美的集团投入创新的资金就高达85亿元,相当于一家中等规模家电企业一年的营收规模。
从2008年始于内需的智能制造转型布局,到2013年起逐渐聚焦一个核心六个维度的智能体系建设,即以智能精益工厂为核心、结合智能自动化、智能机器人、智能物流、智能信息化、移动大数据、物联网集成等六大关键技术应用;进入2018年后,在“人机新世代”战略新视野下,美的集团智能制造拥有更开阔的跑道和空间:不仅引进机器人、打造智能工厂,注重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和打通、让所有业务的互联互通,更大力打造工业互联网生态圈,向社会输出能适应各类复杂生产应用场景的自动化及商业解决方案。
“如果说精益化是灵魂,数字化就是大脑,自动化则是躯干,工业互联是神经。通过这样一个有机体,可以实现柔性定制,高效、低成本、环保的制造业的模式,形成为未来美的智能制造的系统框架,也是美的版工业互联网的蓝图。”美的集团智能制造专家曾旻坦言,美的智能制造是基于工业互联网背景下的美的解决方案,并非简单局限于生产制造环节。
目前,通过智能制造建设及数字化转型,美的已经成功实现了软件、数据驱动的全价值链运营。比如,在美的集团总部、事业部、基地工厂三个层面,建成一体化的企业级的自主MES系统,并已全面覆盖全集团32家国内工厂,1000多条产线。平台日应用人数近万人、每天产生60万财务交易凭证上传、100万物资出入库记录、管控90000多个生产作业过程、覆盖制造全流程的采集与追溯,实现产品为中心的人、财、物等重要资源的集约化、透明化管理。加速美的科技创新驱动从战略方向到具体业务的落地进程。
现在来看,智能制造对于美的集团来说,已经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更不是追求“智能制造带来的高效化、高品质”,而是作为科技集团的美的,探索创新驱动新引擎的动力和方向之一。
其核心,不只是在于整合集团内部的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业务,让家电产业获得“近水楼台先得月”领先优势,建立新的差异化技术领先优势;也不只是停留于上游制造环节的智能转型升级,而是基于“软件、数据驱动的全价值链运营”,全面打通智能制造与智能仓储、智能物流、智慧零售、智能服务,从而面向用户建立一条高科技、高效率、高产出的产品营销服务平台。
====
家电圈:覆盖产业面广阔、内容专业、观点鲜明的价值分享平台。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 青山湖科技城 产学研协同创新
- 造物节新科技“剧透”未来购物场景
- 《烽烟三国》特效好炫酷 黑科技让网媒记者“穿越”回三国时代
- 科技日报评论:严惩伪创新才是尊重创新
- 大脑信号新解码技术能解答情绪变化
- 浦阳江之变 浦江以治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 大幅提升科技人员的“获得感”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科技企业如何C位出道?
- 谣言导致科技闪崩,机构出逃,到底是危还是机?
- 直播预告 | 埃森哲企业数字化转型论坛·两化融合深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