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会:研究生的评论课有什么价值?| 马少华
昨天下午,人大新闻学院举办第
7期“深研会”。来自中国青年报、中新社、人民日报、凤凰网、中国日报的著名新闻界人士刘畅、陈建、刘晓鹏、曹林、高明勇、徐京星,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界同行王君超、白净、王佳航老师,与我们人大新闻系同人一起,围绕着新闻实践的发展与新闻实务的变革,展开了广泛的交流。
就拿从南京当天闪电来回的白净老师来说,有着多年业界经验的她,不仅分享了南大新闻实务教学的创新经验,也介绍了汕头大学新闻实务教学的创新经验。两校师生在新闻变革潮头的创新热情,有一种特别感染人的力量。
我在曹林、高明勇两位著名评论人后面发言。首先向他们多年来在评论教学方面的热情投入,表达了敬意。近年来一些业界评论人自觉地投入评论教学,有他们内心的社会责任感,也肯定是因为不满意高校目前的评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我昨天说到后面这一点的时候,大家以为我是客气的玩笑话,都笑了。其实我是认真的。
在当前新闻传播格局和技术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下,新闻学界与新闻业界相向而行,更紧密地结合,看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人大新闻学院以“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创新”为总题目的深度研讨会和昨天以“新技术、新思路、新举措”为题的新闻实务教育讨论,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趋势。
我自己发言的题目是“新闻评论教学的研究生层面”。这是一个静态的、含蓄、老实的题目,没有什么动人的声色,可能就像我的性格。如果更直率一些,它表达的其实是:研究生的评论课有什么价值?
这就是我们评论教师面对的基本问题了。其实也是我们从业新闻实务教学的老师面对的普遍问题。
因为,评论课的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是什么样的关系?评论课的研究生教学的现实需求是什么?它可以贡献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这都是新闻实务教学的共性问题。
但作为评论课教师,我只能以自己在评论教学中的体会来试着回应这些问题。
比如,第一个问题——“评论课的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是什么样的关系?”
我在看来,在我看来,学习写作评论与研究评论的共同基础(假定)是:观点表达及其说服效果有一些特定的规律。这些规律既静态地隐藏在评论的论证、修辞、结构、语言之中;也动态地隐藏在评论的传播过程和传播关系之中。
而两者共同的认识起点,是对于评论文本的经验。
培养学生对新闻评论的文本经验,自然是本科生评论教学的内容,是关于写作的经验。这种经验虽然可以在课堂上经老师抽象地揭示;但只有学生在写作练习中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经验。
而对新闻评论的文本经验也是研究评论的基础,没有这种经验,评论的研究就容易蹈空,也可能会发现不了评论研究的选题,难以敏锐地在评论的传播和评论语句之间看到变化的可能性。
本科的评论教学,基本上局限于作品文本,这也是传统写作教学的基本格局。
研究生的评论教学,则超越作品文本,超越写作教学,把观点的公共表达还原到它们实际存在的传播关系和社会关系之中去观察和研究。
比如,本科的评论课有“新闻评论语言”一讲,主要讲评论写作中出现的一些涉及语言规范的问题,比如词语选择的准确与确定,简洁、清楚的语法关系,以及词语搭配的适当性问题。其中“病句”是通常使用的案例。也会探讨评论写作中一些修辞创新的效果。
研究生的评论课,也有“评论语言分析”一讲,但已经不再是讲语言规范问题,而是从语言学的角度,运用语言学的学术方法(如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批评性话语分析)揭示评论文本中那些不易被人察觉的语言因素所隐含的倾向、权力关系,以及在较长的历史周期内媒体与受众关系的调整。并介绍使用语言学方法研究新闻评论的相关论著。
研究生评论教学之内,其实也有不同的层面:
第一个层面,其实是在写作学层面的延伸:它往往要延伸到传播和说服效果。这是评论实务教学的自然延伸;它也会反过来深化和推动实务教学,使教学更接近评论写作规律。
一些传统的“写作要求”(“技巧”或“规范”),也无非反映了传播效果。但传统的写作教学体系本身不考虑传播过程;本科教学只讲“应该这样写”,不探讨“为什么”。所以,写作教学就容易讲成“经验”、“规范”,甚至“金科玉律”。其实,为什么“应该这样写”的问题,应该在“研究”的问题上解决。它基本上是一个效果问题。而效果,则往往需要研究才能确证。
比如,我在本科评论教学中讲到新闻评论中实现观点集中和提高表达效率的手段时,会讲到新闻评论中的分论点,往往以段落的“主题句”的形式呈现,即呈现于段落突出的位置——第一句之中。但是,主题句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频率到底如何?是本科教学中没有触及的问题。而在
2017年
6月结课的“新闻评论研究”课的期末论文中,硕士研究生顾桥孜同学就以一套操作规范的量化研究方法对《人民日报》评论版文章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主题句位置与评论其他因素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类型的主题句的分布比例。尽管样本不大,但这样的尝试,典型地体现了由本科写作教学内容向研究生的“研究性教学”的过渡。
评论课的研究层面就可能体现在:把对作品观察分析的微观结果,置入一个更为开阔的认识框架中,用更为规范的研究方法,从出得出普遍的结论。
即:我们在微观的作品分析中发现的现象,是否具有更大范围的分布规律?是否呈现出某种倾向或趋势?这是单篇作品的分析观察不能得出的。也是评论的写作者自己往往意识不到的。
研究生评论教学 第二个层面,则是在文本间、主体间的层面:着眼于在开阔、变动的传播结构中研究评论与不同主体关系。
——这实际上弥补了舆论研究的微观层面。因为,动态的舆论,总是由相互影响并一起运动的观点形成的。而评论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它们各自受到新近注入的事实信息的影响,就是文本间的关系。
我在昨天的发言中,介绍本学期研究生评论课上吴淑斌同学的学期论文《事实信息的变动对言论表达的影响》,就是考察了在“汤兰兰案”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媒体评论在在判断语言的确定性程度、转折连词的使用,互文性关系、话语力量和诉求主体的变化。这篇论文应用的方法,主要是费尔克拉夫在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的话语分析方法。
事实信息的变动肯定影响言论表达。这是我们对评论的基本共识。但是,事实信息的变动到底会如何影响其表达?体现在哪些方法,非有得当的方法,有效的研究不能回答。而这种研究本身,就不仅会对评论的规律做出贡献,更会对舆论的研究做出贡献。因为评论无非是构成舆论的那些显在的、完整的文本。
吴淑斌同学为了写作这篇学期论文,在本学期认真研读了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导论》,以及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的批判性话语分析方法。
昨天的发言中,我还以我指导的盛倩玉同学硕士学位论文《网络舆论生成过程中新闻评论的互文性》为例。这篇论文以山西、山东疫苗案的作为案例,考察了网络舆论的不同阶段中,新闻评论之间,评论与报道之间,多种类型的引用性关系。其中“互文性”的研究框架,正是评论的微观的写作层面与宏观的传播层面的结合点。它适用于在舆论的动态结构中揭示当代新闻评论文本间的相互影响:有利于外来信息与作者观点的真实关系。
“引用”是评论作品的基本操作。人们对此往习焉不察。只有在互文性的研究视角中,只有掌握互文性研究细致的方法,才能揭示出人们在自己的观点的主导下,对于外来信息有意无意间采取的“要素增加”、“要素删减”、“要素抽象”、“要素重组”和“要素畸变”等各种不同的引用方式。
说老实话,在我自己的评论写作经验和自己的本科生教学中,从来没有感到“引用”有这么多门道。在研究生的课堂上,我只是用具体的案例,引用同学们观察分析“互文性”关系。但这位同学则通过更深的理论研读和方法揣摩,将其使用到大规模的动态舆论之中。
这就是我对于评论课的研究生教学心中暗许的目标。
而我看来,评论与评论、评论与事实之间的关系,总是可以在评论中观察到,分析出来的。而这样的关系,整体上则可能反映了舆论运动的文本轨迹。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具体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一点。
所以,我昨天发言的最后感慨是:
评论研究的发展,已超越了文本内部的写作学层面,需要在文本外部真实、动态的舆论环境中展开。它是社会对于新闻实务教学的真实需求。
因为,社会需要那些既掌握了评论的写作规律,又掌握分析评论与评论、评论与事实之间交互影响的科学方法的人,向大家提供舆论的整体图景。
而这种需求,是写作教学本身难以完成的。
- 葡萄干与此物是天生的“克星”,不能共同食用,现在知道还不晚!
- 睡前喝半杯水防心梗
- 几种药食同源的药材日常养生的重要功效及吃法
- 为母亲针灸能给孩子治病?院方:系思考和探讨,非临床研究
- 中宣部授予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时代楷
- 官方研究促进“中间群体”增收 释放啥信号?
- 湖南检察院研究衡东驾车伤人案 加强管控犯罪分子
- 研究:全脂牛奶可保护心脏
- 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在广东佛山揭牌
- 宁夏成立中国枸杞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