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晒美容“励志帖” 引诱你花钱往脸上打假针

你要看的是不是《朋友圈里晒美容“励志帖” 引诱你花钱往脸上打假针》?如果是,那就说明你找对了,缘分啊,继续往下看吧。。。

正文开始:





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被查获的假药。





朋友圈微商形形色色,想必大家看到最多的,无外乎服装箱包、海外代购以及塑身减肥和微整形之类。衣服鞋子包包买到了假货,或许不会对身体有着很大的伤害,可是形形色色的减肥塑身和微整形真的安全可靠吗?要是买到假的减肥瘦身药,甚至往脸上注射不安全的玻尿酸、肉毒素,后果远比买到假包包严重得多。





近日,湖州安吉警方就破获了一起由公安部督办的特大生产、销售假药案件,捣毁制售假药窝点9个,现场扣押各类肉毒素3828盒、各类玻尿酸40771盒、纤维王等减肥药5253粒,涉案金额1.5亿元。





截至目前,警方已抓获童某、范某等在内的12名犯罪嫌疑人,另有1人正在上网追逃。整个抓捕行动从今年1月5日开始,警方足迹遍布浙江湖州、江苏盐城、安徽合肥、江西横峰县、吉林延边和湖南长沙等地。





朋友圈美容“励志帖”





背后藏着的是美丽陷阱





“网红整容变天王嫂”、“女子5年整形25次变身白富美”……去年,安吉县12345阳光热线频频接到举报电话:有人在微信朋友圈里做微整形广告,使用的药品很可能是假药。





得到这一线索后,警方迅速展开调查。通过前期对美容行业的排摸和信息监控,今年元旦前夕,安吉警方盯上了隐藏于某高档居民区内的安吉茗媛美容馆。今年1月5日,安吉警方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茗媛”开展了突击联合执法检查。





执法人员发现,该店在未取得医疗机构资质和医师资质的情况下,违法给顾客注射肉毒素和玻尿酸,现场查获“MEDITOXIN”肉毒素1盒和“Neuramis”玻尿酸5支,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翁某。





经初步认定,查获的肉毒素按假药论处、玻尿酸系无证医疗器械。





据犯罪嫌疑人翁某交代,茗媛美容馆是其与童某、周某合伙经营,翁某与周某负责招引生意,并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一些美容针产品。如果有顾客需要,两人就会联系犯罪嫌疑人童某进行注射。





在对童某等人的审问中,警方查到了其微商上线:江苏盐城的孙某。顺藤摸瓜,民警又在安徽合肥锁定了孙某的上线范某,随后,范某的上线林某等人在吉林延边被抓。这起公安部2018“打假厉剑”行动第一批督办的特大销售假药案件初步告破。





销售遍布





全国30多个省市区





3月上旬,湖州警方和合肥当地警方联动,进行抓捕行动。





为了保险起见,范某等人将售卖假药的仓库设在了合肥某高层单身公寓内,其一楼装有门禁系统。三人中,陈某负责收货、打包和寄送,同伙范某和小元则负责联系客人,每天下午6点多三人会准时到附近饭店吃饭。





摸清了范某等人日常活动轨迹,警方决定在三人一同去吃饭的路上进行收网。





然而,抓捕当天却生出了意外。范某和小元下了楼,陈某却迟迟不见踪影。民警决定先对范某和小元进行抓捕,再去仓库将陈某拿下。





民警坐电梯到仓库,透过门上的猫眼发现里面并没有灯光,立即打电话给守在楼下的民警,谨防陈某逃跑。没多久,陈某便出现在楼下,值守的民警猛地上前将其抓获。民警在仓库里查到132箱部分含有肉毒素、玻尿酸的假药产品,还有大批的快递单,涉及全国30余个省市区。





打针的人没有资质





所谓的美容针简直是暴利





事后,据范某交代,与她联系的下线客户有3000多个,每天至少有30多箱货发往全国各地。范某透露自己也常常提心吊胆,但面对暴利,还是收不住手。





民警告诉记者,“美容院以300元一支购入肉毒素,以1500元的价格卖出,负责注射的人没有任何行医资质,仅仅是在上海自费一万元参加过一个短期培训班。”





被查美容馆的三名犯罪嫌疑人都是30岁不到的年轻女子。“有顾客发现产品有问题后,会跟我们理论,我们通常会马上给他们退款或者进行赔偿,顾客拿到钱后,往往会息事宁人。”翁某说。





这三人又是如何与上家建立联系渠道的呢?办案民警表示,这些做美容和微整形的人,都有自己的圈子,三人当中童某主要负责货源,是在朋友圈中认识了上家,然后固定从上家拿货。





查获的药品均无国药准字





外包装二维码具有迷惑性





在安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处仓库里,堆放着大半个仓库的假冒伪劣药品,而这仅仅还只是追查到的假冒伪劣药品中的一部分。钱报记者注意到,在冒牌货美容针的外包装上,都印有规范的条形码和二维码。更具有迷惑性的是,当用手机扫上面的二维码时,会显示出产品的正规介绍和价格。





“这一点非常具有混淆性,不少消费者觉得外包装上有二维码肯定是能查到的正品。”安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副大队长董军介绍说,“事实上,这些药品本身都没有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国药准字,安全性根本得不到保证,其风险也可能是致命的。”





办案民警告诉钱报记者,在调查过程中,他们也接触到了部分受害人,这些受害人在使用了这些假冒美容药后,有的也出现皮肤过敏、肿胀、肌肉萎缩,甚至全身中毒的现象。





本报记者华炜





通讯员郭楼儿马俊杜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