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驾马车”新引擎:惠而浦今年在中国市场有两大看点

打造“三驾马车”新引擎:惠而浦今年在中国市场有两大看点

众所周知,这几年,来自美国百年家电巨头惠而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因为个中原因遭遇不小的挫拆。上市公司惠而浦(中国)2017年度的亏损,一度令外界的诸多商家和客户感到担忧:惠而浦是否会从此一蹶不振?



不过,面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家电消费市场,以及80、90后年轻消费群体强势崛起带来的消费高端化、品牌化,以及个性化、多元化等现状,手握品牌、技术、产品、用户信任等诸多优势的惠而浦,显然不会缺席。并且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就一直谋求在新跑道上的突破。



就在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幕前一天,5月24日惠而浦第七个全球研发中心及中国总部正式在安徽合肥投入使用。加上之前于2017年底投产的中国智能工厂,这表明惠而浦正在中国家电行业启动一场“破茧重生”新蝶变。

打造“三驾马车”新引擎:惠而浦今年在中国市场有两大看点



当天美国惠而浦公司首席执行官Marc Bitzer首次对外披露:从智能工厂、全球研发中心到中国总部落成,接下来惠而浦将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投入,成为中国第三大家电品牌商。



打造“三驾马车”驱动,建立发展新引擎





对于令全世界都羡慕的中国家电市场来说,虽然已经步入发展的成熟期,并带来产业竞争和品牌格局的稳定和固化。但是,在消费群体年轻化、消费需求的品质化、高端化的背景下,最近几年来行业一直处在动荡变化中。



一边是,大量中小微家电厂商被淘汰出局,行业洗牌和市场重组此起彼伏,另一边则是不少互联网创新公司却不断涌现,跨界破门而入;一边是,大量低端制造产能过剩、低价格已经越来越无法刺激消费需求;另一边,则是高端消费外流,品质升级通道中的消费者,不断从海外背回马桶盖、电饭煲。这充分释放出中国家电市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对此,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艾小明认为,“中国家电市场正在发生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大格局来看,市场不再是‘大而统’的局面,消费分化品牌也在分化,用户从买产品到买服务、买体验转变,市场也从大众便宜货向高端智能精品升级”。

打造“三驾马车”新引擎:惠而浦今年在中国市场有两大看点



对于百年品牌惠而浦来说,有着天然的国际品牌属性和产品技术优势。在艾小明眼中,“惠而浦作为定位中高端的品牌,在细分市场中瞄准精英群体。接下来的关键就是,怎样把正确的策略执行到位。无论产业竞争多么激烈,但市场空间仍然巨大,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就足够我们的发展和增长”。



艾小明的信心并非“空穴来风”。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位于安徽合肥的智能工厂、全球研发中心、中国总部相继投入使用,这被惠而浦定义为在中国市场正式步入“三驾马车”的发展驱动新时代。家电圈注意到,当前包括博世西门子、三星、松下、林内、伊莱克斯等外资企业,均没有将全球研发中心放到中国,更多还是将中国定位于制造基地。惠而浦选择在2018年这个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节点上,从全球研发中心、智能工厂和中国总部三剑齐发,充分表明企业对于中国市场的看好,以及长期投入不动摇的战略信号。



目前,惠而浦在美国、巴西、意大利、德国、印度、中国等共建立7大研发中心,中国虽然是第7家,却是采取了高标准、严要求、大投入的方式。目前,每个研发中心技术创新各有擅长的同时,还保持着创新资源的共享。比如一个家电项目在全球不同地区的研发中心同时启动,除了大大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外还将汲取不同地区所长,让产品的技术和功能更具全球视野。



作为惠而浦全球三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之一,已投产的合肥智能工厂的滚筒洗衣机总装线上,最快12秒钟就能下线一台滚筒洗衣机。一期目标是实现单班年产200万台滚筒洗衣机。最终,在2021年至2025年间,通过智能机器人、工业物联网、网络安全、大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可实现生产、计划、物流、销售、用户的完整统一,实现物联网环境下的智慧工厂运营模式,真正迈入工业4.0时代。



面对瞬息万变的家电行业、市场和需求,创新作为惠而浦的DNA正在发挥新的作用:从1911年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电动式洗衣机,到1949年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对开门冰箱,再到1969年为“阿波罗11号”登月计划定制世界第一座太空厨房。今年以来,专门面向中国市场和消费者推出的冻龄冰箱、新睿洗衣机,以及第六感控制系统,融合惠而浦全球智慧。



艾小明坚信,“接下来,惠而浦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将超过整个家电行业的平均水平”。对此,家电圈也认为,高增长将是惠而浦在中国家电市场的最大看点之一。因为,当前知名家电品牌在中国的市场格局已相对固化,留给各大渠道商的合作变革空间相对有限,惠而浦无论是从品牌,技术,还是产品、市场,都是那些希望改变的商家们最为看中的。



从做减法降成本,到做加法增价值





进入中国已经24年的惠而浦,虽然历经艰难与坎坷,却一直坚定不移地推进在中国市场的经营变革和模式创新,从最初的由美国直接向中国市场输出技术、产品、品牌,到如今扎根中国本土,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制造和服务创新等一系列自主探索,成为外资企业中少有的坚持者。这也向外界表明,在一个全面开放的中国家电市场上,只要有想法、有能力,任何外资企业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面对过去几年在中国市场遭遇的经营亏损、会计差错等一系列挑战,这并未影响惠而浦公司对于中国市场的发展信心和商业投入。随着艾小明从电气照明行业跨界进入家电领域执掌公司的经营变革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惠而浦重新在中国市场换发出新的发展姿态。知情人士向家电圈透露,艾小明上任之后在公司内部和市场外部同时启动一场“两减一增”的变革,其核心就是集中有效资源加大精品推广力度、加速公司经营决策效率,最终回归中高端品牌的本位。

打造“三驾马车”新引擎:惠而浦今年在中国市场有两大看点



据悉此前惠而浦(中国)公司仅洗衣机一个品类,就拥有600多个型号,这么多型号不仅造成生产成本上升、效率下降,也不利于产品的推广。艾小明到任后,将这一数字直接“砍”到200左右。砍掉多余的型号并非最终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集中优质资源,发展中高端精品和新品推广。今年以来,惠而浦相继与苏宁、京东、天猫等主流零售渠道,展开了一系列基于大数据的定制化新品推广。



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瞬息多变的互联网时代,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最终让“听得见炮火和枪声的人拥有经营决策的权力”,惠而浦缩减组织结构的审批流程、加强职能部门之间和对外的沟通,将更多的决策权交给一线。艾小明坦言,这种放权,不只是在市场营销部门,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等部门也是如此,最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让企业管理的预见性、观测性和可控性得到夯实。



在进行减法提效率、提升竞争力的同时,惠而浦也在做加法,其核心就是回归品牌的中高端定位,迎合中国消费的品质化、高端化升级东风,加速产品结构升级和价格提升,避免以低价格手段赢得的数量增长,而是追求更有质量的提升和发展。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手段的落地,惠而浦经营业绩也正在显现:2018年一季度报显示,惠而浦(中国)在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5761.94万元,扭转2017年全年亏损的态势。



当然这一切对于惠而浦和艾小明来说,都只是起点和开始。如果说,中国总部、全球研发中心、智能工厂的落成并投入使用,只是惠而浦夯实在中国发展基础和基石的保障,那么接下来公司更大的增长动力和看点,还在于如何集中优质资源和力量,进行品牌资源的组合和嫁接后,从而引领这一轮中国家电消费的品质化、品牌化浪潮,实现自身经营模式和理念的升级。



面对公司旗下惠而浦、三洋、帝度、荣事达四个品牌之间的定位,艾小明坦言接下来将“集中火力”发展重点品牌,其他品牌则采取维稳对策,保证经营平稳。最终通过将资源聚焦在适应消费升级和有价值的品牌及渠道上,整合惠而浦的全球资源开发更多中高端产品,从而在这一轮产业变革和消费升级占据一席之地。



这意味着,接下来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大电商、大连锁商,还是家电经销商、农村直营店,都将会在现有的市场竞争格局下,因为惠而浦多品牌经营策略的蝶变而迎来新的商业机会!

====

家电圈:覆盖产业面广阔、内容专业、观点鲜明的价值分享平台。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