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拿什么去摆脱中国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印度要拿什么去摆脱中国》。来源是。

印度要拿什么去摆脱中国。中国|摆脱|地缘|恒河|板块|印度---


中国|摆脱|地缘|恒河|板块|印度---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印度要拿什么去摆脱中国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四十个年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中国快速发展,工业制造体系也越来越庞大,“Made In China”标签已驰骋世界许多年,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对中国产品的依赖程度都很高。其中包括与中国渊源颇深的印度。

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现印度六分之一进口产品来自中国,数据显示,2017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8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3%,创历史新高。印度在许多领域,早已离不开中国制造。印度有将近30%的电力产能来自中国设备;超过80%的印度太阳能组件用品来自中国;中国品牌智能手机已占据了印度51%的市场份额。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印理应同进同退,实现双赢。不过,印度却在许多事件上将中国置于对手的位置,提防着中国,又想超越中国。2014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发起“印度制造”运动,目标是将印度打造成世界制造中心,推广本土制造,摆脱对中国进口商品的依赖。今年4月初,印度教民族主义团体(RSS)领袖库马尔公开呼吁各国民众抵制中国货,他叫嚣道,“中国不会在军事层面上被打败,因此必须通过抵制中国货的手段来打击中国经济。”这样的行为姑且不论其是否可以真的使印度摆脱中国货,但从历史的发展规律来讲,这是极其不理智的行为。就拿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来讲,导致的后果是列强入侵,中国惨遭列强碾压,人民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而印度的盲目爱国抵制中国制造,或是发起单边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对国家的危害性几近相同。印度只有达成与中国的开发合作,才是符合印度国家利益的,才能实现“龙象共舞”。

当然,印度作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其想超越中国的心态能理解,再加上中印两国紧密的地缘关系,也使得印度时刻警惕着中国。可是,云石君敢说,印度不可能超越中国。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有比印度更为强大的地缘实力,当然,这只是外因,而最重要的是印度本身有很多缺陷,这才是制约其发展程度的关键因素。而内因中一个关键原因是印度无法实现中央集权,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一、外部压力太小,换句话说就是对外扩张的动力不足。

中国|摆脱|地缘|恒河|板块|印度---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印度要拿什么去摆脱中国

从地缘格局上看,南亚次大陆是一个非常独立的板块,东有缅甸密林为阻,北有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为拦,西有兴都库什山脉为隔,南面波涛汹涌的印度洋。这种地缘格局就决定了在人类生产力水平有限的时代,这里就像是一片与外界纷争格局的桃花林,印度文明在这样封闭的环境下自娱自乐,外部文明很难对其形成冲击甚至颠覆。南亚次大陆算得上上天的宠儿,这里耕地多,气候湿润,外来威胁不大,在农耕文明时代这里简直就是人类向往的美好家园。而人类都是有惰性的,生活得太滋润,就会少了对外扩张领土的动力,也不会想中国一样,为维护国家的大一统,必须集中资源来应对外来压力。

虽然,古代印度也会遭受中亚游牧文明周期性入侵,但对印度文明来说就像挠痒痒一样,无伤大体,不会对印度文明的独立性构成根本威胁。一则中亚作为大陆交通岛的地理位置,会经常遭受强势文明的入侵,成为他们的附庸,难以形成一支独立的有强大实力的本土势力,难以征服印度文明;二则,印度毕竟是个富饶之地,有那个能力去应付外部威胁。

一直以来,印度在政治上,一直是邦国林立、各自为政,极少实现统一。

第二、地缘核心不断被肢解,印度本部核心区影响力不足

大一统是将中央的权力凌驾在各地方权力之上,而各地方势力也会追求本地缘板块最大化的利益。在大一统之下,各地缘板块要为中央集权让道,部分政治权力被剥夺。而各地缘实力又是参差不齐的,免不了会遭遇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这也就是说地缘实力较弱的板块所受到的限制会更多,而一旦这些板块的人们心里太过失衡,那么,内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本部核心区作为中央集权的支撑。这样,才有能力压制边缘的不满,确保中央集权的有效性,同时,政治上的集权,又使边缘地区的资源大量流向本部,使本部因此受益。

不过,印度却很少实现大一统的局面,甚至,印度文明发源地:印度河流域,最后却落入伊斯兰文明之手,如今也就是与印度关系紧张的巴基斯坦国。而横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中间的近60万平方公里的塔尔沙漠便是两河流域分裂因子。

印度河板块的丢失,使印度文明的核心缩小为恒河板块,规模已减小,印度的地缘实力也相应降低。而印度文明和恒河板块的对立和冲突,又加大了恒河板块的消耗。最终,大大削弱了印度本部核心区——恒河板块实力。正是因印度本部核心实力不足,无法有效压制其它地缘板块,这也就有了原属印度的孟加拉国的成立。

第三、种姓制度扎根于民心,犹如一颗毒瘤难以拔出。

中国|摆脱|地缘|恒河|板块|印度---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印度要拿什么去摆脱中国

种姓制度是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

最初种姓制度是随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而创立的社会制度。南亚土著的达罗毗荼人(印度黑人)在人口数量上远远超过雅利安人,雅利安人为了确保统治权,便推出种姓制度,将印度人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犬舍、首陀罗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是两大高贵种姓,入犬舍、首陀罗是低等种姓、贱民。原本的种姓制度并非要划分阶级及人的高低贵贱,而是要确保本身雅利安人的执政权和保持各种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数。然而随着马木留克、蒙兀尔等外来伊斯兰教征服者统治印度,种姓制度为了政权经历过许多调整,并在英属印度时期为符合殖民者需要,被固定、僵化,成为阶级森严的阶序体系。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殖民体系独立后,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正式被废除,但是,在实际社会运作与生活上,受种姓制度的影响依旧很大。

种姓制度虽然利于统治阶级对社会的管理,但负面影响也很明显。因受奴化思想的影响,印度黑人难以摆脱种姓制度下的命运,摆脱不了奴隶的命运,对未来没有期望,也就会破罐子破摔,不会对国家报以多少希望,甚至不会对国家有认同感。同时,宗教影响力过于强大,也削弱了世俗权力的作用,在种姓制度中,居第一等级的是担任祭司的婆罗门,而国王、官吏组成的刹帝利屈居第二等级。

这种局面就致使了中央王朝派遣到地方上的官员的威信屈居于当地直接控制当地平民思想的寺庙和婆罗门,中央集权下的流官制在世袭贵族和祭司控制之地,显得无能为力。

虽然,种姓制度利于印度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稳定,但是,它是一把双刃剑,同时也将中央集权扼杀。

虽然现在的印度在政治上已然成为一个主权实体,但内部纷争依旧不断,各邦在内政上拥有极大的自主权,甚至各行其是,让新德里的中央政府分身乏术,无可奈何。

中国有很多形容团结的谚语: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心齐,泰山移。印度在新德里中央政府领导下,使各邦团结一心,才会有更大的力量发展自我,强大自身经济,才有机会摆脱中国货。但是,印度在发展,中国也绝不会止步不前,印度对中国的警惕之心也绝不会消除。

那么,为什么印度会时刻警惕中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