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 除了考核央企研发投入,突破核心关键技术还缺什么?
理性·建设性
研发在核心关键技术领域突破,从来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情。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尤其需要一种向失败者致敬的文化。
上周,科技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公开的一份文件显示,技术进步要求高的中央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将纳入经营业绩考核,文件并给予央企创新一系列政策支持。如此力度此前少有,决策者的苦心,从“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的措辞可见一斑。
这份文件名为 《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发文日期是4月19日。这与“断芯”事件时间上的重合大概只是凑巧。不过中国人对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痛切感受并非始自今日,以 “胡萝卜”加“紧箍咒”的方式,希望实力雄厚的央企率先突围,体现了痛定思痛之后的决断。
纳入考核的央企研发投入占销售比重应该达到什么水平,文件没有披露。我们预计不同的企业或许会给出不同的区间。如果央企研发投入资金的提升,能刺激其他各类企业加大投入,形成新的竞争格局,对于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都是一件好事。
毋庸讳言,没有持续的高密度的资金投入,想获得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方面中国需要补课。根据欧盟去年底发布的《2017欧盟工业研发投入记分牌》,中国企业研发投入比上年增长18.8%,增幅第一,研发强度2.8,却低于欧美日。在研发投入5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只有华为上榜,名列第六。排在前五位的是德国大众、谷歌、微软、三星和英特尔。根据华为2017年财报,这家公司当年研发支出为896.9亿元,占全年收入的14.9%。近十年华为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3940亿元——所以我们大概可以理解华为在5G标准上的斩获。根据欧盟报告,华为的研发投入位次在过去的13年里提升了200位。
应当承认的是,即使有了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也不意味着研发一定开花结果。大资金不等于大回报。就研发而言,中国和世界先进经济体的核心差距恐怕还不在资金上。即以芯片为例,上个世纪以国家工程推动的几次冲击均告折戟,足以证明钱不是唯一的问题。所以,在我们立志突破芯片短板的今天,倒是要警惕各地政府推动下的一涌而上,补贴机制下的激励扭曲和动作变形。
还应该明确,这种突破从来都不意味着闭门造车。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但同样仰赖于灵活的市场机制和开放的竞争环境。我们需要更加宽松和自由的科研管理体制——这个体系正在走出封闭,但很显然,从科研经费的管理到科研人员的使用,还残留着计划的痕迹。市场、竞争环境和用人机制决定着资金分配和使用方式,也决定了资金效率,影响着这场的最终胜负。
研发在核心关键技术领域突破,从来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情。它需要企业耐得住寂寞,不怕耗费时间和心力,专注于一件事情。即使研发投入被纳入经营业绩考核,如果掌握考核权的部门更在意企业的规模和短期利润指标,企业恐怕也只会在短跑上下功夫,不会着力提升自己的耐力,不会花功夫在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长跑上。我们需要创新型企业家自如发挥的土壤和空间——如果是一家没有企业家的企业,任期调整等因素都可能打乱研发节奏和方向。
不夸张地说,核心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是无数失败换来的。如果说后发者还可以跟随模仿,领先者就可能遭遇没有航标的 “无人区”。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尤其需要一种向失败者致敬的文化。核心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有时候就是不惜血本,在若干可能性中不懈探索,在千百次试错的基础上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特别是在新兴技术领域,企业会选择在多个方向下注,然而只有一个方向代表了最终的市场主流。
推 荐 阅 读
洞察变化的商业世界
【BOSS说】任志强:你们别搞错了,我们现在房子是不够用的
【音频】体育人说 | 揭开世界杯另类商机 足球解说员背后的神秘生意
主力车型全部“扑街”背后:中华汽车深陷发展困境
经 济 观 察 报
∣
理性 建设性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 除了篮球,詹姆斯还有生活和家人
- 有清一代,汉臣中此人荣誉胜过张廷玉,但论成就除了不贪一无是处
- 古代光棍有需求咋办?除了去青楼,朝廷还给出了3种强有力的措施
- CDR说来就来,阿里小米百度京东能改变A股市场吗?除了这三点……
- 洪秀全有2000多个爱妃, 除了要陪他睡觉, 还让爱妃做一难以启齿之
- 除了房子,还可以多多关注几类重要资产,比如...
- 被伤害了,除了痛骂渣男,女人更应该做这些事情
- “除了国足没去世界杯其他都去了”,真的只有“扎心”吗 | 沸腾
- 朴槿惠除了有个总统父亲,还有两个做总理的亲戚
- 劳动者被用人单位违法辞退,除了要赔偿还能要什么?